一种用于SF6现场回收回充的冷热源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333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8
一种用于SF6现场回收回充的冷热源供给装置,属于变电站SF6气体回收回充技术领域,解决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回收时存在的SF6气体液化不完全以及回充时存在的液态SF6气化不完全,而导致的现场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所述的冷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入端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三端口密封连接,冷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的第四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的热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三端口密封连接,热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入端与板式换热器的第四端口密封连接;冷热源供给装置保证了在回收时SF6气体完全液化、回充时液态SF6完全气化,大大提升了现场作业的效率。大大提升了现场作业的效率。大大提升了现场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SF6现场回收回充的冷热源供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变电站SF6气体回收回充
,涉及一种用于SF6现场回收回充的冷热源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量的SF6气体绝缘设备在超高压、特高压以及全封闭组合电器上普遍使用。同时,随着我国许多SF6气体绝缘设备运行年限的增长以及SF6/N2混合气体有逐渐替代SF6作为电气设备中绝缘介质的趋势,SF6现场回收、回充作业(大多为室外露天作业)任务逐年增多。
[0003]在SF6现场回收作业时,为便于运输和存储,通常以液态形式储存在钢瓶或储气罐中,因此在回收SF6气体时,需要将SF6气体绝缘设备中的气态SF6降温液化。针对SF6现场回充作业,需要将存液态存储的SF6气体完全气化后回充至SF6气体绝缘设备内,常采用钢瓶内气化或钢瓶外气化方式进行回充,钢瓶内气化回充可实现SF6气态进入设备,但回充效率极低,钢瓶外气化回充采用钢瓶倒置液体流出换热后气化充至SF6气体绝缘设备内,通常采用环境换热或电加热间接换热两种方法,钢瓶外气化回充效率高、钢瓶内余气少,但环境换热方式极易因现场环境温度过低影响,导致气化效果不佳,电加热间接换热可不受环境温度影响进行高效气化回充,常规采用油或水作为转换介质换热,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同时电热转换效率为1:1,而液态SF6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才可完成气化,因此提升热交换效率、安全环保且低能耗换热气化进行回充作业具有重要意义。
[0004]综上所述,迫切需要一种用于SF6现场回收回充的冷热源供给装置,以提高SF6现场回收回充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用于用于SF6现场回收回充的冷热源供给装置,以解决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回收时存在的SF6气体液化不完全以及回充时存在的液态SF6气化不完全,而导致的现场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7]一种用于SF6现场回收回充的冷热源供给装置,用于给板式换热器(11)降温或加热,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1)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用于输入、输出气态或液态SF6,包括:冷源供给循环回路和热源供给循环回路,所述的冷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入端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三端口密封连接,冷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四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的热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三端口密封连接,热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入端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四端口密封连接。
[0008]本技术的冷热源供给装置在现场回收SF6气体阶段,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通过冷源供给循环回路给板式换热器(11)降温,从而调节SF6气体的液化温度,在回收作业时将SF6气体快速降温液化存储;在现场回充液态SF6阶段,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通过热源供
给循环回路给板式换热器(11)加热,从而调节液态SF6的气化温度,在回充作业时安全高效气化回充;不受冬夏季、昼夜、地域性等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回收时SF6气体完全液化,回充时液态SF6完全气化,大大提升了现场作业的效率。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冷源供给循环回路包括:第二单向阀(122)、气液分离器(123)、压缩机(124)、油分离器(125)、多通阀(126)、第二风机冷凝器(127)、储液器(128)、干燥过滤器(129)、热力膨胀阀(130)、单向阀组(131);第二单向阀(122)的入口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三端口密封连接,板式换热器(11)的第四端口与单向阀组(131)密封连接,单向阀组(131)与第二风机冷凝器(127)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二风机冷凝器(127)的另一端与多通阀(126)的C端口密封连接,多通阀(126)的D端口与油分离器(125)的输出端密封连接,多通阀(126)的E端口与第二单向阀(122)的入口密封连接,多通阀(126)的S端口与气液分离器(123)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气液分离器(123)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24)的输入端密封连接,压缩机(124)的第一输出端与油分离器(125)的第一输入端密封连接,压缩机(124)的第二输出端与油分离器(125)的第二输入端密封连接,储液器(128)的输入端与单向阀组(131)密封连接,储液器(128)的输出端与干燥过滤器(129)的输入端密封连接,干燥过滤器(129)的输出端与热力膨胀阀(130)的输入端密封连接,热力膨胀阀(130)的输出端与单向阀组(131)密封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热源供给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单向阀(120)、第一风机冷凝器(121)、气液分离器(123)、压缩机(124)、油分离器(125)、多通阀(126)、第二风机冷凝器(127)、储液器(128)、干燥过滤器(129)、热力膨胀阀(130)、单向阀组(131);第一单向阀(120)的出口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三端口密封连接,板式换热器(11)的第四端口与单向阀组(131)密封连接,单向阀组(131)与第二风机冷凝器(127)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二风机冷凝器(127)的另一端与多通阀(126)的C端口密封连接,多通阀(126)的D端口与油分离器(125)的输出端密封连接,多通阀(126)的E端口与第一风机冷凝器(121)的输入端密封连接,第一风机冷凝器(121)的输出端与第一单向阀(120)的入口密封连接,多通阀(126)的S端口与气液分离器(123)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气液分离器(123)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24)的输入端密封连接,压缩机(124)的第一输出端与油分离器(125)的第一输入端密封连接,压缩机(124)的第二输出端与油分离器(125)的第二输入端密封连接,储液器(128)的输入端与单向阀组(131)密封连接,储液器(128)的输出端与干燥过滤器(129)的输入端密封连接,干燥过滤器(129)的输出端与热力膨胀阀(130)的输入端密封连接,热力膨胀阀(130)的输出端与单向阀组(131)密封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单向阀组(131)包括:1
#
单向阀、2
#
单向阀、3
#
单向阀、4
#
单向阀;所述的1
#
单向阀的输入端与3
#
单向阀的输出端密封连接,1
#
单向阀的输出端与2
#
单向阀的输出端密封连接,2
#
单向阀的输入端与4
#
单向阀的输出端密封连接,3
#
单向阀的输入端与4
#
单向阀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1)的第四端口密封连接在2
#
单向阀的输入端与4
#
单向阀的输出端的连接公共点,所述的第二风机冷凝器(127)的一端密封连接在1
#
单向阀的输入端与3
#
单向阀的输出端的连接公共点,所述的储液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SF6现场回收回充的冷热源供给装置,用于给板式换热器(11)降温或加热,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1)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用于输入、输出气态或液态SF6,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源供给循环回路和热源供给循环回路,所述的冷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入端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三端口密封连接,冷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四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的热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三端口密封连接,热源供给循环回路的输入端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四端口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F6现场回收回充的冷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源供给循环回路包括:第二单向阀(122)、气液分离器(123)、压缩机(124)、油分离器(125)、多通阀(126)、第二风机冷凝器(127)、储液器(128)、干燥过滤器(129)、热力膨胀阀(130)、单向阀组(131);第二单向阀(122)的入口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三端口密封连接,板式换热器(11)的第四端口与单向阀组(131)密封连接,单向阀组(131)与第二风机冷凝器(127)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二风机冷凝器(127)的另一端与多通阀(126)的C端口密封连接,多通阀(126)的D端口与油分离器(125)的输出端密封连接,多通阀(126)的E端口与第二单向阀(122)的入口密封连接,多通阀(126)的S端口与气液分离器(123)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气液分离器(123)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24)的输入端密封连接,压缩机(124)的第一输出端与油分离器(125)的第一输入端密封连接,压缩机(124)的第二输出端与油分离器(125)的第二输入端密封连接,储液器(128)的输入端与单向阀组(131)密封连接,储液器(128)的输出端与干燥过滤器(129)的输入端密封连接,干燥过滤器(129)的输出端与热力膨胀阀(130)的输入端密封连接,热力膨胀阀(130)的输出端与单向阀组(131)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F6现场回收回充的冷热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源供给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单向阀(120)、第一风机冷凝器(121)、气液分离器(123)、压缩机(124)、油分离器(125)、多通阀(126)、第二风机冷凝器(127)、储液器(128)、干燥过滤器(129)、热力膨胀阀(130)、单向阀组(131);第一单向阀(120)的出口与板式换热器(11)的第三端口密封连接,板式换热器(11)的第四端口与单向阀组(131)密封连接,单向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龙许一力苏晓东陈以明房超武子豪方红磊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