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285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新风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风机机组内风场不均,导致换热效率低下以及造成风量损失,增加机组噪声的问题。该新风装置包括机体、热交换芯体和引风机组件,热交换芯体安装于机体内,机体内形成有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引风机组件安装于新风通道和/或回风通道上,引风机组件能够自动调整风速大小,并使新风通道通过热交换芯体表面的新风风速在目标新风风速范围内,和/或使回风通道通过热交换芯体表面的回风风速在目标回风风速范围内。该新风装置可使风场均匀度提升,不仅可实现热交换芯体的充分利用,保证热交换芯体高效换热,还可避免机组内部产生湍流现象,从而减少风量损失,降低机组噪声。降低机组噪声。降低机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风机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交通枢纽和教育医疗等场合。目前新风机,尤其是大型新风机,由于机组结构紧凑及空间限制,风机或芯体无法严格对称布置,导致机组内风场与流场非常不均匀。
[0003]图1为现有技术中机组内垂直芯体表面的速度分布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机组内的新风风场流线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从左至右,机组内风速依次递减或递增,风场流线依次变密集或变稀疏。双向流热交换机组风场叠加后,新风与回风换热不均匀的问题更加凸显,如新风风速高的区域与回风风速低的区域换热,导致新风与回风换热不充分,换热效率低下;而且机组内风道风场不均,也会使得机组内部产生湍流,从而造成风量损失,增加机组噪声。
[0004]另一方面,新风机内的过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尘埃在过滤网中形成絮状堵塞,极大降低过滤效率;同时因尘埃堆积,造成过滤网中局部阻力增加,风道风场均匀度也因此降低。为此,需要清洗过滤网,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人工手动拆洗过滤网,然而,新风机一般为吊顶安装,手动拆洗过滤网较为困难。
[0005]因此,急需对现有技术中的新风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风机机组内风场不均,导致换热效率低下以及造成风量损失,增加机组噪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新风装置,包括机体、热交换芯体和引风机组件,其中,所述热交换芯体安装于所述机体内,所述机体内形成有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并且所述引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新风通道和/或所述回风通道上,所述引风机组件能够自动调整风速大小,并使所述新风通道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表面的新风风速在目标新风风速范围内,和/或使所述回风通道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表面的回风风速在目标回风风速范围内。
[000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风机组件为两组,两组引风机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新风通道和所述回风通道上。
[001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风机组件包括多个引风单元,所述引风单元将所述新风通道和/或所述回风通道分成多个新风通道单元和/或多个回风通道单元,所述引风单元能够自动调整风速大小,并使所述新风通道单元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表面的新风风速在目标新风风速范围内,和/或使所述回风通道单元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表面的回风风速在目标回风风速范围内。
[001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风单元包括引风机和风速测试仪,其中,所述风速测试仪用于监测所述新风通道单元和/或所述回风通道单元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表面的风速;所述引风机用于调整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表面的新风风速和/或用于调整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表面的回风风速。
[001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风单元呈矩阵排布。
[001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新风装置还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上,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回风通道上,并且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位于所述引风机组件远离所述热交换芯体的一侧;所述引风机组件能够反向吹风并使风向朝向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
[001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新风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差传感器和第二压差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两侧,所述第二压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两侧,并且引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差传感器的监测结果与预设压差的差值大小决定。
[0015]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新风通道和所述回风通道上还设置有转动轴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
[0016]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新风装置还包括室外空气检测组件,所述室外空气检测组件用于监测室外空气参数,并且当室外空气参数在预设参数范围内时,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新风通道平行,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回风通道平行。
[001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新风进风口和回风出风口,所述机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新风出风口和回风进风口,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形成所述新风通道,所述回风进风口和所述回风出风口之间形成所述回风通道;并且所述新风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阀,所述回风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风阀,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
[001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和除尘出风口,所述除尘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除尘通道和所述第二除尘通道的出口处,所述第一除尘通道的入口与新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除尘通道的入口与回风通道连通;并且所述第一除尘通道入口处设置有第三风阀,所述第二除尘通道入口处设置有第四风阀,所述第三风阀和所述第四风阀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新风装置,包括机体、热交换芯体和引风机组件,其中,热交换芯体安装于机体内,机体内形成有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并且引风机组件安装于新风通道和/或回风通道上,通过引风机组件自动调整风速大小,可使新风通道通过热交换芯体表面的新风风速在目标新风风速范围内,和/或使回风通道通过热交换芯体表面的回风风速在目标回风风速范围内,从而可达到提高风场均匀度的目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新风机,本专利技术的新风装置风场均匀度提升,使得风场流线更均匀,热交换芯体表面的新风风速和/或回风风速分布更均匀,从而可实现热交换芯体的充分利用,保证热交换芯体高效换热;另一方面,风场均匀度提升,还可避免机组内部产生湍流现象,从而减少风量损失,降低机组噪声。即本专利技术的新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风机机组内风场不均,导致换热效率低下以及造成
风量损失,增加机组噪声的技术问题。
[002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0022]本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获取所述新风装置的运行模式;
[0024]所述新风装置执行送风模式时,比较新风通道单元和/或回风通道单元通过热交换芯体表面的实时风速与目标风速的大小,并基于风速的比较结果调整引风机的转速,使所述新风通道单元和/或所述回风通道单元通过热交换芯体表面的实时风速在目标风速范围内。
[0025]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新风装置执行送风模式时,控制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开启,控制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关闭,并且控制机组的离心风机开启,控制引风机正向吹风并使风向朝向所述热交换芯体。
[0026]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新风通道单元和/或所述回风通道单元通过热交换芯体表面的实时风速小于目标风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0)、热交换芯体(20)和引风机组件(30),其中,所述热交换芯体(20)安装于所述机体(10)内,所述机体(10)内形成有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并且所述引风机组件(30)安装于所述新风通道和/或所述回风通道上,所述引风机组件(30)能够自动调整风速大小,并使所述新风通道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0)表面的新风风速在目标新风风速范围内,和/或使所述回风通道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0)表面的回风风速在目标回风风速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组件(30)为两组,两组引风机组件(30)分别安装于所述新风通道和所述回风通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组件(30)包括多个引风单元,所述引风单元将所述新风通道和/或所述回风通道分成多个新风通道单元和/或多个回风通道单元,所述引风单元能够自动调整风速大小,并使所述新风通道单元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0)表面的新风风速在目标新风风速范围内,和/或使所述回风通道单元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0)表面的回风风速在目标回风风速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包括引风机(301)和风速测试仪(302),其中,所述风速测试仪(302)用于监测所述新风通道单元和/或所述回风通道单元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0)表面的风速;所述引风机(301)用于调整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0)表面的新风风速和/或用于调整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0)表面的回风风速。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呈矩阵排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滤器(40)和第二过滤器(50),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器(40)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上,所述第二过滤器(50)设置于所述回风通道上,并且所述第一过滤器(40)和所述第二过滤器(50)位于所述引风机组件(30)远离所述热交换芯体(20)的一侧;所述引风机组件(30)能够反向吹风并使风向朝向所述第一过滤器(40)和所述第二过滤器(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差传感器(60)和第二压差传感器(70),其中,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60)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40)的两侧,所述第二压差传感器(70)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50)的两侧,并且引风机(301)的转速由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60)和所述第二压差传感器(70)的监测结果与预设压差的差值大小决定。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和所述回风通道上还设置有转动轴(80)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轴(80)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转动轴(80)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一过滤器(40)和第二过滤器(50)安装于所述转动轴(80)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外空气检测组件,所述室外空气检测组件用于监测室外空气参数,并且当室外空气参数在预设参数范围内时,所述第一过滤器(40)与所述新风通道平行,所述第二过滤器(50)与所述回风通道平行。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的一侧设置有新风进风口(101)和回风出风口(102),所述机体(10)的另一侧设置有新风出风口(103)和回风进风口(104),所述新风进风口(101)和所述新风出风口(103)之间形成所述新风通道,所述回风进风口(104)和所述回风出风口(102)之间形成所述回风通道;并且所述新风进风口(101)处设置有第一风阀(105),所述回风进风口(104)处设置有第二风阀(106),所述第一
风阀(10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置路迟亚玲高朋阮志杰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