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253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教室儿童视频图像信息,视频图像信息包括下课视频图像信息和上课视频图像信息;步骤2:将步骤2中的视频图像信息与大数据中的标准图像信息进行对比;步骤3:确定状态异常儿童信息,状态异常儿童信息包括儿童位置信息、上课状态信息、以及下课状态信息;步骤4:获取上课视频图像信息中儿童上课时眼部状态,眼部状态包括瞳孔大小信息、以及瞳孔位置信息;步骤5:对儿童心理状态进行确定,儿童心理状态信息包括轻微心理失调、轻度心理疾病、以及严重心理疾病;步骤6:获取教师上课观察数据并与步骤5确定的儿童心理状态进行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便捷的对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进行识别,并保证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的准确性。确性。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心理状态识别
,具体为一种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心理状态是人类对于内部或外部的事件所产生的反应。人类的心理状态蕴含了大量复杂的生物信息,其中不仅包括语言,神情等外部行为,还包括大脑内部神经机制相互协调所产生的脑电波变化。
[0003]其中小学阶段属于义务教育,其服务于全体适龄儿童。小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丰富多变的,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小学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和行为的示范者,也是孩子们心灵的美容师—心理保健者。许多一线教师熟悉并了解普通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但对于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却缺乏了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时也会对小学生造成师源性的心理伤害,甚至会因为不能正确识别小学生的异常心理表现,错失干预时机,使其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障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方法,可以便捷的对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进行识别,并保证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的准确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获取教室儿童视频图像信息,所述视频图像信息包括下课视频图像信息和上课视频图像信息;
[0007]步骤2:将步骤2中的视频图像信息与大数据中的标准图像信息进行对比;
[0008]步骤3:确定状态异常儿童信息,所述状态异常儿童信息包括儿童位置信息、上课状态信息、以及下课状态信息;
[0009]步骤4:获取上课视频图像信息中儿童上课时眼部状态,所述眼部状态包括瞳孔大小信息、以及瞳孔位置信息;
[0010]步骤5:对儿童心理状态进行确定,所述儿童心理状态信息包括轻微心理失调、轻度心理疾病、以及严重心理疾病;
[0011]步骤6:获取教师上课观察数据并与所述步骤5确定的儿童心理状态进行验证。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1通过教室内设置的室内摄像头对视频图像信息进行采集;所述上课图像信息包括儿童上课眼部信息、儿童上课身体信息、以及儿童周围信息。
[0013]优选的,所述儿童上课眼部信息包括眼部瞳孔大小信息、以及眼部瞳孔位置信息;所述儿童上课身体信息包括头部信息、身躯信息、手部信息和腿部信息;所述儿童周围信息包括儿童周围儿童的身躯信息。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儿童位置信息包括儿童座位信息;所述上课状态信息包括上课正常听讲状态、以及注意力发散状态;所述下课状态信息包括儿童周围人数信息、以及周
围儿童个人信息。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瞳孔大小信息包括摄像头采集的上课瞳孔大小信息,所述上课瞳孔大小占正常瞳孔大小的0.9倍到1.1倍之间即为正常状态,所述上课瞳孔大小大于正常瞳孔大小的1.1倍即为非正常状态。
[0016]优选的,所述儿童心理状态判定过程如下:
[0017]第一步:通过下课视频信息确定下课孤单儿童信息,并对儿童位置信息进行定位;
[0018]第二步:通过上课视频信息定位下课孤单儿童的上课状态,当上课处于正常听讲状态时,该儿童则处于轻微心理失调状态;当上课处于半听讲状态,则该儿童处于轻度心理疾病状态;当上课处于发呆状态,则处于严重心理疾病状态。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获取教室视频图像信息便于对教室内儿童上下课的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并将该信息数据与标准信息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便于对异常状态儿童进行切丁,并对异常状态儿童的信息进行确定,再通过摄像头变焦对异常状态儿童的眼部信息进行记录,从而便于对异常儿童心理状态进行分类确定,再通过教师上课观察数据与确定的异常儿童心理状态进行验证,可以便捷的对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进行识别,并保证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的准确性,避免了教师上课观察遗漏导致无法对每位儿童观察仔细的情况出现,保证了儿童出现异常心理状态后可以进行及时的干预。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方法简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请参阅图1,一种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1:获取教室儿童视频图像信息,视频图像信息包括下课视频图像信息和上课视频图像信息;通过教室内设置的室内摄像头对视频图像信息进行采集;上课图像信息包括儿童上课眼部信息、儿童上课身体信息、以及儿童周围信息,其中通过室内摄像头便于对教室内儿童上课和下课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全面记录,避免了上课教室对儿童上课状态观察出现遗漏,导致无法对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进行及时记录,出现儿童异常心理状态加重的情况出现。
[0025]步骤2:将步骤2中的视频图像信息与大数据中的标准图像信息进行对比;其中标准图像信息可以通过室内摄像头获取的正常上课时儿童的视频图像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网上儿童上课时标准的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对比,从而便于对异常儿童进行判别,其中大多数情况下下课出现单独一人且周围没有别的儿童时需要将该儿童标记为异常儿童。
[0026]如图所示,其中在儿童出现异常的心理状态时会出现孤僻的性格,与周围儿童远
离导致心理状态加重,此时教师并不能快速对心理异常儿童进行确认并及时的对儿童心理进行调整,通过摄像头便于对儿童的行为举止进行记录,并对儿童进行追踪,从而便于确定儿童是否出现异常心理状态或仅为暂时的出现心理偏差,从而便于教师对心理偏差的儿童进行心理调节,可以便捷的对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进行识别,并保证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的准确性。
[0027]步骤3:确定状态异常儿童信息,状态异常儿童信息包括儿童位置信息、上课状态信息、以及下课状态信息;儿童位置信息包括儿童座位信息;上课状态信息包括上课正常听讲状态、以及注意力发散状态;下课状态信息包括儿童周围人数信息、以及周围儿童个人信息;儿童上课眼部信息包括眼部瞳孔大小信息、以及眼部瞳孔位置信息;儿童上课身体信息包括头部信息、身躯信息、手部信息和腿部信息;儿童周围信息包括儿童周围儿童的身躯信息。
[0028]步骤4:获取上课视频图像信息中儿童上课时眼部状态,眼部状态包括瞳孔大小信息、以及瞳孔位置信息;瞳孔大小信息包括摄像头采集的上课瞳孔大小信息,上课瞳孔大小占正常瞳孔大小的0.9倍到1.1倍之间即为正常状态,上课瞳孔大小大于正常瞳孔大小的1.1倍即为非正常状态。
[0029]如图所示,其中通过摄像头便于对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教室儿童视频图像信息,所述视频图像信息包括下课视频图像信息和上课视频图像信息;步骤2:将步骤2中的视频图像信息与大数据中的标准图像信息进行对比;步骤3:确定状态异常儿童信息,所述状态异常儿童信息包括儿童位置信息、上课状态信息、以及下课状态信息;步骤4:获取上课视频图像信息中儿童上课时眼部状态,所述眼部状态包括瞳孔大小信息、以及瞳孔位置信息;步骤5:对儿童心理状态进行确定,所述儿童心理状态信息包括轻微心理失调、轻度心理疾病、以及严重心理疾病;步骤6:获取教师上课观察数据并与所述步骤5确定的儿童心理状态进行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通过教室内设置的室内摄像头对视频图像信息进行采集;所述上课图像信息包括儿童上课眼部信息、儿童上课身体信息、以及儿童周围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异常心理状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上课眼部信息包括眼部瞳孔大小信息、以及眼部瞳孔位置信息;所述儿童上课身体信息包括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云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