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38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3D打印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外壳,所述打印机外壳内部顶端安装有3D打印设备,所述打印机外壳的内部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打印机外壳的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打印机外壳的内部底端面上,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安装有自动取料组件和颗粒回收组件,解决了现有的3D打印机在打印完成后,不能够对内部空气中飘散的小型颗粒状原料进行稳定清除回收,打印机在开启后,小型颗粒状原料极易飘散到外界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形技术,它是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多层打印方式,构造零对象。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用于建造模型,现正发展成产品制造,形成“直接数字化制造”;现有的3D打印机在工作过程中,在打印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用铲子或其他工具把工件从打印平台上取下来,而打印平台多采用亚克力或者玻璃制品的材质,工件与打印平台的贴合紧密,在取下来时,费时又费力,给用户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且在安全性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封闭式的打印机,打印完成后,用户先把打印平台拿出来,然后再用铲子铲下工件,而在拿出打印平台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打印机内部空间不够大,使用户的手臂碰到打印内其它的元器件,如喷头,这样就会造成受伤的情况发生,并且工作人员在使用铲子工作时,大多从一边铲到另一边,这样产品在一边铲起后,另一边仍处于粘黏状态时,产品在倾斜过程中,其底部极易发生形变; 同时常规的封闭式的打印机,在打印完成后,不能够对内部空气中飘散的小型颗粒状原料进行稳定清除回收,打印机在开启后,小型颗粒状原料极易飘散到外界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现有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外壳,所述打印机外壳内部顶端安装有3D打印设备,所述打印机外壳的内部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打印机外壳的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打印机外壳的内部底端面上,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安装有自动取料组件和颗粒回收组件,所述打印机外壳上转动连接有防护门板,所述防护门板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杆,所述防护门板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打印机外壳内,所述打印机外壳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杆连接在滑动座的中间部位,所述滑动座的底端面与固定框的内部底端面相贴合,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底端面与打印机外壳的内部底端面平齐,所述螺纹杆的长度大于固定框的宽
度。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自动取料组件包括第一轮齿杆,所述第一轮齿杆焊接固定在固定框的内部侧端面上,所述第一轮齿杆上啮合连接有第一圆形齿轮,所述第一圆形齿轮焊接固定在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在滑动座上,所述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座上,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铲刀,所述铲刀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板。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轮齿杆对称分布在固定框两侧,所述第一轮齿杆与第一圆形齿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呈平行分布,所述固定杆固定在铲刀的侧端中间部位,所述铲刀的侧端面与橡胶板的侧端面平齐,所述橡胶板的长度与铲刀的宽度相等。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颗粒回收组件包括第二轮齿杆,所述第二轮齿杆焊接固定在固定框的内部侧端面上,所述第二轮齿杆上啮合连接有第二圆形齿轮,所述第二圆形齿轮焊接固定在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滑动座上,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排风扇和连接刮杆,所述连接轴上转动连接有滤网板,所述滤网板固定连接在通风筒内。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轮齿杆对称分布在固定框两侧,所述第二轮齿杆与第二圆形齿轮一一对应,所述排风扇的直径小于通风筒的内径,所述通风筒整体呈“L”字形,所述连接刮杆等角度分布在连接轴上,所述连接刮杆呈圆弧状,所述连接刮杆的底端面与滤网板的顶端面相贴合,所述连接刮杆的侧端面与通风筒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轮齿杆上轮齿分布的长度大于第一轮齿杆上轮齿分布的长度,所述第二圆形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圆形齿轮的直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风筒限位滑动连接在打印机外壳上,所述通风筒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通风筒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性框,所述第一磁性框内磁性吸附连接有第二磁性框,所述第二磁性框内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侧端面和通风筒的侧端面上贯穿开设有下料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磁性框的内端面与第二磁性框的外端面相贴合,所述收集箱的侧端面呈圆弧状,所述下料槽设置在收集箱的侧端中间部位,所述下料槽的底端面与滤网板的顶端面平齐。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门板的厚度和长度分别与橡胶杆的厚度和长度相等,所述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在防护门板的侧端中间部位,所述防护门板的长度与固定挡板的长度相等。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有自动取料组件,利用伺服电机的驱动,通过螺纹杆能够带动滑动座稳定运动,结合两侧第一轮齿杆和第一圆形齿轮之间的啮合,利用两侧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能够带动两侧固定杆上的铲刀同时向中间运动,进而能够对成型件的底部进行自动平稳铲起,并结合滑动座的运动,通过橡胶板能够推动成型件自动向外运动,进而能够完成成型件的自动取料工作,从而有效提高了打印机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成型件在铲起过程中底部发生形变。
[0015]2、设置有排风扇、滤网板和通风筒,滑动座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二轮齿杆和第二圆形齿轮的啮合能够驱动连接轴上的排风扇稳定转动,结合通风筒和其内部的滤网板能够对弥漫在空气中的小型颗粒进行自动抽吸过滤,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小型颗粒飘散至外界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0016]3、设置有收集箱,排风扇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轴能够驱动各个连接刮杆稳定转动,进而能够将滤网板上过滤的小型颗粒通过下料槽稳定推送至收集箱内,完成小型颗粒的自动收集工作,且结合第一磁性框和第二磁性框之间的磁性吸附,能够便捷稳定的完成收集箱的安装拆卸工作,进而能够保证小型颗粒收集后的便捷转运,从而能够保证小型颗粒后续回收处理工作的便捷和高效。
[0017]4、设置有防护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外壳(1)内部顶端安装有3D打印设备(2),所述打印机外壳(1)的内部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所述打印机外壳(1)的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内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打印机外壳(1)的内部底端面上,所述螺纹杆(6)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座(7),所述滑动座(7)上安装有自动取料组件(8)和颗粒回收组件(9),所述打印机外壳(1)上转动连接有防护门板(10),所述防护门板(10)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杆(11),所述防护门板(10)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2),所述复位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打印机外壳(1)内,所述打印机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连接在滑动座(7)的中间部位,所述滑动座(7)的底端面与固定框(4)的内部底端面相贴合,所述固定框(4)的内部底端面与打印机外壳(1)的内部底端面平齐,所述螺纹杆(6)的长度大于固定框(4)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取料组件(8)包括第一轮齿杆(801),所述第一轮齿杆(801)焊接固定在固定框(4)的内部侧端面上,所述第一轮齿杆(801)上啮合连接有第一圆形齿轮(802),所述第一圆形齿轮(802)焊接固定在固定轴(803)上,所述固定轴(803)转动连接在滑动座(7)上,所述固定轴(80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04),所述第一连接杆(80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806),所述固定杆(806)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805),所述第二连接杆(80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座(7)上,所述固定杆(806)上固定连接有铲刀(807),所述铲刀(807)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板(8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自动取物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齿杆(801)对称分布在固定框(4)两侧,所述第一轮齿杆(801)与第一圆形齿轮(802)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杆(804)与第二连接杆(805)之间呈平行分布,所述固定杆(806)固定在铲刀(807)的侧端中间部位,所述铲刀(807)的侧端面与橡胶板(808)的侧端面平齐,所述橡胶板(808)的长度与铲刀(807)的宽度相等。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赵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道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