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233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包括混凝土供给车、输送管、输送叶片和导向叶片;所述混凝土供给车的出料口经管道与输送管的进料口连通,输送管的出口设置有排料管,所述输送叶片靠近进料口设置,所述导向叶片靠近排料管设置,所述导向叶片内设置有多个交叉布置的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和隔板与输送管内壁之间分别形成中导向通道和边缘导向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输送管内布置输送叶片来提高混凝土的动力,避免纤维在导向通道内堵塞,利用导向叶片的结构对纤维的姿态进行调整,使其尽可能的沿流体流速方向分布,并定向的向模板内浇筑,使纤维沿梁受弯底面分布,增大纤维在梁纵向分布的纤维数量,提升纤维的增强与增韧效率。提升纤维的增强与增韧效率。提升纤维的增强与增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UHPC,UHPC与普通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不同的方面包括:不使用粗骨料,必须使用硅灰和纤维(钢纤维或复合有机纤维),水泥用量较大,水胶比很低,UHPC堪称耐久性最好的工程材料,适当配筋的UHPC力学性能接近钢结构,同时UHPC具有优良的耐磨、抗爆性能,适合用于大跨径桥梁以及高磨蚀、高腐蚀环境。
[0003]一般来说,纤维在混凝土中是乱向分布的,理论上来说,纤维在三维坐标方向上分布的数量基本是均等的。而对于梁式构件来说,那些垂直于梁受弯底面上的纤维就起不到增强与增韧的作用。因此,如果有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增大纤维在梁纵向分布的纤维数量,将会很大程度上提升纤维的增强与增韧效率。
[0004]现有的纤维定向分布的装置有很多种,如:利用电磁力让纤维定向分布,利用不同浇筑方式让纤维定向分布,利用L型导槽改变浆体流向让纤维定向分布等。研究表明,这些装置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纤维的分布方向,进而提升纤维的利用效率,但是也存在如价格昂贵,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或者导向纤维效率不高等问题,基于此,研究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仍然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纤维定向分布结构造价高,导向纤维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包括混凝土供给车、输送管、输送叶片和导向叶片;所述混凝土供给车的出料口经管道与输送管的进料口连通,输送管的出口设置有排料管,所述输送叶片靠近进料口设置,所述导向叶片靠近排料管设置,所述导向叶片内设置有多个交叉布置的隔板,中部的隔板之间形成中导向通道,边缘的隔板与输送管内壁之间边缘导向通道。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中导向通道的截面为正方形,其包括主隔板和分隔板,所述主隔板平行设置,分隔板垂直连接在主隔板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叶片固定在转轴上,转轴转动设置在输送管的侧壁上,并与外侧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内端套装有定位套,定位套的侧壁上均布有定位杆。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中导向通道的截面为正方形,其包括主隔板和分隔板,所述主隔板平行设置,分隔板垂直连接在主隔板之间,所述转轴处于中导向通道的中心,定位杆的投影处于正方形的对角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叶片包括圆形隔板、内隔板和外隔板,所述圆形隔板内设置有十字状的内隔板,内隔板与圆形隔板之间形成多个中导向通道,所述外隔板均布在圆形隔
板的外侧,圆形隔板、外隔板与输送管内壁之间形成多个边缘导向通道。
[0012]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叶片固定在转轴上,转轴转动设置在输送管的侧壁上,并与外侧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内端套装有定位套,定位套的侧壁上均布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投影分割中导向通道和部分或全部边缘导向通道。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排料管为开口向下的弧形结构,所述输送叶片为犁桦式旋转叶片。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叶片的末端距离排料管的转弯点距离小于纤维的最大长度。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中导向通道的孔径为纤维最大长度的1.5

2.5倍。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内的纤维进行导向和引导,超高性能混凝土其水胶比交底,流动性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内部添加纤维,并使纤维沿混凝土的流动方向分布,为实现此目的,在输送管内设置了输送叶片和导向叶片,输送叶片靠近进料口,其目的是为混凝土在输送管内流动提供动力,导向叶片有隔板组合而成,其内部存在中导向通道和边缘导向通道,混凝土携带这纤维通过该通道,纤维中存在两类,一类是会接触到隔板的,另一类直接进入到通道内,对于会接触到隔板一般为倾斜或者垂直与隔板的纤维,由于隔板的存在会降低混凝土的流速,而中部的流速大,当纤维触碰隔板后会被混凝土的流速调整方向使其沿混凝土流速方向分布,并跟随混凝土经过导向通道,而直接进入通道的纤维由于通道内的两侧流速慢,中部流速快,会给纤维一个偏心力迫使其调整方向(除非纤维刚好受力均匀,这种概率很小)。
[0017]同时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驱动输送叶片的转轴,并在转轴的内端布置有定位杆,定位杆为固定结构,定位杆的投影处于正方形的对角线上,输送叶片为混凝土提供动力,在进入导向叶片前预先为纤维进行一次姿态调整,减少垂直于流体方向的纤维数量,避免纤维以垂直与流体方向姿态进入导向通道,造成纤维堵塞在导向通道前和内部,提高纤维的导向效率。
[0018]由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输送管内布置输送叶片来提高混凝土的动力,对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来说能提高其输送效率,提高纤维通过导向通道的动能,避免纤维在导向通道内堵塞,利用导向叶片的结构对纤维的姿态进行调整,使其尽可能的沿流体流速方向分布,并定向的向模板内浇筑,使纤维沿梁受弯底面分布,增大纤维在梁纵向分布的纤维数量,提升纤维的增强与增韧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输送管的内部结构视图;图3为定位杆的结构视图。
[0020]图4为导向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定位杆与导向叶片的对应关系图;图6为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右视图;图8为导向叶片与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左视图;图10为导向叶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纤维导向的机理图。
[0021]附图标记:1为混凝土供给车,2为管道,3为输送管,4为输送叶片,5为导向叶片,51为主隔板,52为分隔板,53为中导向通道,54为边缘导向通道,55为圆形隔板,56为内隔板、57为外隔板、6为排料管,7为梁式构件模板,8为纤维,9为转轴,10为定位套,11为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主要针对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针对其内部纤维分布杂乱,人们往往想让纤维沿梁纵向分布来提高纤维的增强与增韧效率,基于此目的,现有的技术往往采用电磁力和一些复杂的结构来实现,这种结构存在成本高、导向纤维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
[0023]一般来说,纤维在混凝土中是乱向分布的,理论上来说,纤维在三维坐标方向上分布的数量基本是均等的。而对于梁式构件来说,那些垂直于梁受弯底面上的纤维就起不到增强与增韧的作用,如果有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增大纤维在梁纵向分布的纤维数量,将会很大程度上提升纤维的增强与增韧效率。本实施例在混凝土泵送管出口处增加刀片式导向叶片,同时通过犁铧式旋转叶片促进新拌混凝土浆体流动,然后让纤维在导向叶片处发生方向改变,可让纤维最大限度的沿着梁式受弯构件纵向分布,以此来提高纤维的增韧效率,以达到节材环保的“双碳”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输送叶片和导向叶片;所述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排料管,所述输送叶片靠近进料管设置,所述导向叶片靠近排料管设置,所述导向叶片内设置有多个交叉布置的隔板,中部的隔板之间形成中导向通道,边缘的隔板与输送管内壁之间边缘导向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定向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导向通道的截面为正方形,其包括主隔板和分隔板,所述主隔板平行设置,分隔板垂直连接在主隔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定向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叶片固定在转轴上,转轴转动设置在输送管的侧壁上,并与外侧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定向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内端套装有定位套,定位套的侧壁上均布有定位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定向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处于中导向通道的中心,定位杆的投影处于正方形的对角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定向导向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卢海陆朱海堂孟庆鑫王尚伟程晟钊袁健松赵亮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