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底侧卸式矿车卸载站曲轨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14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山溜矿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底侧卸式矿车卸载站曲轨固定结构,包括卸矿站凹坑、卸矿站曲轨和横梁,所述卸矿站曲轨固定安装在横梁上侧;所述横梁由两组方钢上下叠放形成,所述卸矿站凹坑内壁一侧设有定位槽,位于定位槽和卸矿站曲轨之间的横梁上侧为卸矿冲击点,所述卸矿站凹坑内部与定位槽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焊接衬板,所述横梁一端插入定位槽内部,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焊接衬板,所述第二焊接衬板与第一焊接衬板焊接固定,所述横梁与定位槽之间设有浇灌层,所述卸矿冲击点位置设有耐磨衬板,所述耐磨衬板固定安装在横梁上侧。在卸矿冲击点位置处磨损周期长,可用于永久性支撑固定卸载站曲轨。可用于永久性支撑固定卸载站曲轨。可用于永久性支撑固定卸载站曲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底侧卸式矿车卸载站曲轨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矿山溜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底侧卸式矿车卸载站曲轨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型底侧卸式矿车卸载站曲轨方式卸矿在矿山溜矿系统应用比较广泛。而底侧卸式矿车卸载站曲轨固定结构存在一定缺陷。水平有轨运输系统卸载站根据生产实际证明,卸载站进车侧曲轨的支撑固定浇铸体处于矿石流卸载的起始点,使之成为矿石冲刷的主要受力部位。根据卸载站生产实际使用年限判定,该处支撑固定曲轨浇铸体使用约2年左右便会粉碎、消失,且其周边锰钢衬板大部分脱落,导致曲轨丧失支撑。
[0003]现有技术中,在该浇铸体磨损严重前,会采用工字钢梁替代原混凝土浇铸体作为曲轨支撑梁,但其关键在于需要利用原混凝土残余结构以及井壁未脱落的锰钢板作为支撑点,以浇注圆钢或以锰钢衬板焊接等方式予以连接固定。而随着生产运行,卸载站井壁锰钢板受矿石冲击导致不定程度脱落,导致站内矿料对井壁混凝土结构冲刷加剧,即钢梁左、右两侧井壁的凹陷后,受钢梁保护的正下方混凝土突出。随着两侧凹陷深度的增加,突出的混凝土会在较短时间内被两侧矿石流冲刷。最终导致钢梁固定结构不可靠,固定点逐渐变小至消失。
[0004]当曲轨横梁无可靠固定结构后导致卸载站曲轨异常受力,致使曲轨磨损现象加剧、曲轨连接螺栓断裂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时导致曲轨直接产生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底侧卸式矿车卸载站曲轨固定结构。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型底侧卸式矿车卸载站曲轨固定结构,包括卸矿站凹坑、卸矿站曲轨和横梁,所述卸矿站曲轨固定安装在横梁上侧,所述卸矿站凹坑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托轮底座,所述托轮底座上侧安装有组合托轮,用于传动卸矿车;
[0007]所述横梁由两组方钢上下叠放形成,所述卸矿站凹坑内壁一侧设有定位槽,位于定位槽和卸矿站曲轨之间的横梁上侧为卸矿冲击点,所述卸矿站凹坑内部与定位槽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焊接衬板,所述横梁一端插入定位槽内部,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焊接衬板,所述第二焊接衬板与第一焊接衬板焊接固定,所述横梁与定位槽之间设有浇灌层,所述卸矿冲击点位置设有耐磨衬板,所述耐磨衬板固定安装在横梁上侧。
[0008]优选的,所述横梁远离定位槽一端侧壁上焊接有若干组加固筋板,所述加固筋板与第一焊接衬板焊接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为方形槽,边长为500mm,深度为700mm。
[0010]优选的,所述方钢的长度为4700mm,宽度为200mm,高度为200mm。
[0011]优选的,所述浇灌层由沙子、水泥、石子混合固定形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结构简单,相对比原浇铸体和工字钢形式曲轨横梁耐受力高,两组方钢上下叠放形成的横梁相较于水泥浇铸体与工字钢在卸矿冲击点位置处磨损周期长,可用于永久性支撑固定卸载站曲轨。横梁一端在卸载站凹坑内壁一侧进行预埋700mm后与卸载站凹坑另一侧壁通过第一焊接衬板和第二焊接衬板焊接后连接为一体,更加牢固可靠,在卸矿冲击点设置的耐磨衬板减小矿石流的冲刷力,进一步提高横梁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的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的横梁安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浇注体位置示意图;
[0019]其中:1、组合托轮;2、托轮底座;3、卸矿站曲轨;4、卸矿站凹坑;401、定位槽;5、横梁;6、第一焊接衬板;7、第二焊接衬板;8、加固筋板;9、浇筑层;10、耐磨衬板;11、支撑浇注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大型底侧卸式矿车卸载站曲轨固定结构,包括卸矿站凹坑4、卸矿站曲轨3和横梁5,所述卸矿站曲轨3固定安装在横梁5上侧,所述卸矿站凹坑4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托轮底座2,所述托轮底座2上侧安装有组合托轮1,用于传动卸矿车;
[0023]所述横梁5由两组方钢上下叠放形成,所述卸矿站凹坑4内壁一侧设有定位槽401,位于定位槽401和卸矿站曲轨3之间的横梁5上侧为卸矿冲击点,所述卸矿站凹坑4内部与定位槽40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焊接衬板6,所述横梁5一端插入定位槽401内部,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焊接衬板7,所述第二焊接衬板7与第一焊接衬板6焊接固定,所述横梁5与定位槽401之间设有浇灌层9,所述卸矿冲击点位置设有耐磨衬板10,所述耐磨衬板10固定安装在横梁5上侧。
[0024]所述横梁5远离定位槽401一端侧壁上焊接有若干组加固筋板8,所述加固筋板8与第一焊接衬板6焊接固定。
[0025]所述定位槽401为方形槽,边长为500mm,深度为700mm。
[0026]所述方钢的长度为4700mm,宽度为200mm,高度为200mm。
[0027]所述浇灌层9由沙子、水泥、石子混合固定形成。
[0028]具体的,首先在原支撑浇注体11处的卸矿站凹坑4侧壁上使用凿岩机进行钻孔,使用钻头进行钻孔后继续使用水钻机进行扩孔,使用大锤对扩孔后的浇筑混凝土进行破碎,对裸漏出的钢筋等金属物进行切割,重复以上步骤最终钻孔形成边长500mm,高500mm,深度700mm的定位槽401。将两根200mm方钢在站外进行对接形成横梁5,对接方式按照上下横向方式对接,对接后进行焊接加固,形成总体高度为400mm的使用高度,增加其横向受力面积。然后使用起重机于站外起吊长度为4700mm的横梁5下放至卸矿站凹坑4内。吊起横梁5一侧移动至定位槽401方向,进入定位槽401内700mm,使用钢板在预埋孔内做暂时支撑,固定位置后,对定位槽401内的横梁5使用沙子、水泥、石子进行浇筑,横梁5另一端与卸矿站凹坑4侧壁之间通过第一焊接衬板6和第二焊接衬板7进行对接,对接后进行焊接加固,焊接部位加固后使用加固筋板8进行二次焊接,从而提高横梁5的结构稳定性,上述的凿岩机、水钻机、起重机都是现有技术中非常成熟的技术,在此对其工作原理不做赘述。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底侧卸式矿车卸载站曲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卸矿站凹坑(4)、卸矿站曲轨(3)和横梁(5),所述卸矿站曲轨(3)固定安装在横梁(5)上侧,所述卸矿站凹坑(4)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托轮底座(2),所述托轮底座(2)上侧安装有组合托轮(1),用于传动卸矿车;所述横梁(5)由两组方钢上下叠放形成,所述卸矿站凹坑(4)内壁一侧设有定位槽(401),位于定位槽(401)和卸矿站曲轨(3)之间的横梁(5)上侧为卸矿冲击点,所述卸矿站凹坑(4)内部与定位槽(40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焊接衬板(6),所述横梁(5)一端插入定位槽(401)内部,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焊接衬板(7),所述第二焊接衬板(7)与第一焊接衬板(6)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威石启明王志凯齐炳辉张敬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开发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