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186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座,驱动座的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二丝杆,驱动座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座的侧面固定开设有通槽,第二丝杆的表面螺纹套接有滑动块,轴承座的内腔转动套接有套管,套管的内腔滑动套接有升降杆,皮带轮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皮带,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敲击球,弯管的一端和升降杆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锥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BIM技术实施现场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解决热传感器虽然可以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检测,但对于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却无法对混凝土表面的强度进行检测的问题。对混凝土表面的强度进行检测的问题。对混凝土表面的强度进行检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信息化模型的简称就是BIM技术,是一项在整个工程建造过程中,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建立建筑数字信息、应用建筑数字信息及传递建筑数字信息等,进一步的提高施工管理过程中整体水平的全新技术,通过BIM技术的提前模拟,在当前的施工过程中基本实现大面积混凝浇筑,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其他缺陷,目前,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常用的方法,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现场将大量的热传感器预埋在混凝土内部,监测人员对预埋的测点进行测量,记录所测数据,再进行内业数据分析。
[0003]通过热传感器虽然可以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检测,使其只能实现温度的检测,但对于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却无法对混凝土表面的强度进行检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能检测装置及方法,解决了通过热传感器虽然可以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检测,使其只能实现温度的检测,但对于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却无法对混凝土表面的强度进行检测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能检测装置,包括模具筒,所述模具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所述模具筒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环,所述插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套筒,所述模具筒的顶部设置有测温装置,所述电动滑轨的顶部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模具筒的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和模具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内腔转动套接有气缸。
[0008]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座,所述驱动座的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二丝杆,所述驱动座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驱动座的侧面固定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丝杆的表面螺纹套接有滑动块,所述驱动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腔转动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滑动套接有升降杆,所述套管和第二丝杆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皮带,所述滑动块的一端通过活动杆转动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敲击球,所述弯管的一端和升降杆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锥齿轮。
[0009]优选的,所述测温装置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分别滑动套接有滑动杆和水管,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热传感器,所述滑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器,所述滑动
杆和水管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套板,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螺纹套接在套板的表面和顶盖的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一端穿过通槽的内腔,并延伸至驱动座的侧面外,所述滑动块滑动套接在驱动座的内腔中。
[0012]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底部转动套接在滑动块的顶部上,所述锥齿轮的表面相互啮合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丝杆的顶部上。
[0014]优选的,所述驱动座螺纹套接在电动滑轨的表面上。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能检测装置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首先将套筒的底部插入到插环的表面上,然后再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投放到模具筒和套筒形成的间隙中,然后等混凝土凝固后然后再将套筒从插环的表面上进行脱膜;
[0017]S2、然后通过工具将顶盖盖在模具筒的顶部上,然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使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使套板在第一丝杆的表面上进行向下移动,同时带动滑动杆和水管在顶盖的顶部进行移动,使热传感器位于混凝土的内腔中,然后可以通过热传感器来检测混凝土内腔的温度,并通过升降可以实现不同位置的检测,当温度过高了,信号会通过处理器输送到服务器,然后控制外部的水箱将冷水通过水管输送带混凝土的内腔中,来进行降温,温度下来后,可以再通过水管将冷水抽取即可;
[0018]S3、然后启动气缸,使气缸在转动组件的内腔中进行转动式伸缩,并通过合页带动盖板进行向外张开,使混凝土局部的表面漏出来;
[0019]S4、然后启动电动滑轨,使电动滑轨带动驱动座进行一侧的移动,当移动合适的位置停止,然后再启动第二伺服电机,使第二伺服电机先带动第二丝杆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皮带轮和皮带的转动,带动套管和升降杆在轴承座的内腔中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锥齿轮进行转动,然后通过活动杆的转动带动弯管进行左右的移动,使敲击球敲击在混凝土的表面上,由于锥齿轮的一半没有齿峰,只能带动敲击球进行半圆转动,当半圆转动后,其敲击球失去齿峰的转动,会由于重力进行自动复位,然后当锥齿轮表面有齿峰的一面再次啮合转动时,又会带动敲击球进行敲击,同时第二丝杆转动会带动滑动块在驱动座内腔进行升降时,还会带动升降杆在套管的内腔中进行伸缩,其锥齿轮不会出现分离,从而改变敲击球的位置,实现不同位置都可以进行强度检测。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能检测装置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使第二伺服电机先带动第二丝杆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皮带轮和皮带的转动,带动套管和升降杆在轴承座的内腔中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锥齿轮进行转动,然后通过活动杆的转动带动弯管进行左右的移动,使敲击球敲击在混凝土的表面上,由于锥齿轮的一半没有齿峰,只能带动敲击球进行半圆转动,当半圆转动后,其敲击球失去齿峰的转动,会由于重力进行自动复位,然后当锥齿轮表面有齿峰的一面再次啮合转动时,又会带动敲击球进行敲击,同时第二丝杆转动会带动滑动块在驱动座内腔进
行升降时,还会带动升降杆在套管的内腔中进行伸缩,其锥齿轮不会出现分离,从而改变敲击球的位置,实现不同位置都可以进行强度检测。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顶盖盖在模具筒的顶部上,然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使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使套板在第一丝杆的表面上进行向下移动,同时带动滑动杆和水管在顶盖的顶部进行移动,使热传感器位于混凝土的内腔中,然后可以通过热传感器来检测混凝土内腔的温度,并通过升降可以实现不同位置的检测,当温度过高了,信号会通过处理器输送到服务器,然后控制外部的水箱将冷水通过水管输送带混凝土的内腔中,来进行降温,温度下来后,可以再通过水管将冷水抽取,实现不同位置温度的检测和降温的问题。
[0024]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套筒的底部插入到插环的表面上,然后再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投放到模具筒和套筒形成的间隙中,然后等混凝土凝固后然后再将套筒从插环的表面上进行脱膜,实现自动灌注现象,避免传统将凝固的混凝土再装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模具筒(1),所述模具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4),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筒(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环(11),所述插环(11)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套筒(10),所述模具筒(1)的顶部设置有测温装置(3),所述电动滑轨(4)的顶部设置有检测装置(5),所述模具筒(1)的表面通过合页(6)转动连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和模具筒(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8),所述转动组件(8)的内腔转动套接有气缸(9);所述检测装置(5)包括驱动座(51),所述驱动座(51)的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二丝杆(53),所述驱动座(51)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52),所述驱动座(51)的侧面固定开设有通槽(58),所述第二丝杆(53)的表面螺纹套接有滑动块(59),所述驱动座(5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轴承座(510),所述轴承座(510)的内腔转动套接有套管(511),所述套管(511)的内腔滑动套接有升降杆(56),所述套管(511)和第二丝杆(53)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55),所述皮带轮(55)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皮带(57),所述滑动块(59)的一端通过活动杆(514)转动连接有弯管(513),所述弯管(5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敲击球(54),所述弯管(513)的一端和升降杆(56)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锥齿轮(5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3)包括顶盖(31),所述顶盖(31)的顶部分别滑动套接有滑动杆(32)和水管(33),所述滑动杆(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热传感器(38),所述滑动杆(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器(35),所述滑动杆(32)和水管(33)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套板(34),所述顶盖(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9),所述支撑板(3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3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37)螺纹套接在套板(34)的表面和顶盖(31)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59)的一端穿过通槽(58)的内腔,并延伸至驱动座(51)的侧面外,所述滑动块(59)滑动套接在驱动座(51)的内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56)的底部转动套接在滑动块(59)的顶部上,所述锥齿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齐钱元弟程安春陈亨廖定雄王勇琳南勃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