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178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4
本申请方法1为计算机预处理环节模型支撑复制移植使用方法;具体为,启动计算机运行3D打印模型预处理程序;加载模型A和B;选择添加支撑菜单指令再选定模型A并对其添加支撑单元C1;选定模型A;选择复制支撑菜单指令;选定模型B;模型B上连接生成与C1相同的支撑单元C2;方法2和装置2为对应于方法1的程序控制实现方法及装置;具体为,获取并遍历模型A和B的三角网格模型和数据;使模型A上生成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1;选定模型A的一个参考点a;获取三角网格群组C1数据;选定模型B的一个参考点b;以参考点a和b之间的坐标偏移量对三角网格群组C1的数据进行偏移运算;使模型B上生成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3D打印
,具体涉及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三维(Three Dimensiona,简称3D)打印技术是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新型快速成型技术,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制造模型,是与传统模具生产制造完全不同的成型技术。目前在现有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中,普遍先采用3D预处理软件对SOLIDWORKS等工业设计软件生成的三角网格拼接组成的3D模型进行模型预处理后,再根据所生成的切片数据进行光固化3D打印。3D打印处理过程为,先把数字化模型按照指定的层高分成若干个层切片,从低到高逐层往上打印,每一层都是在前面的一层基础上进行叠加,如果当前层的上一层为空,则当前层不能被撑住,该位置就会打印失败。因此需要对模型悬空位置添加支撑单元,使模型本体受到支撑。
[0003]目前的现有技术中针对多个相同模型时,可以手动单次添加单个支撑,也可以针对多个模型一次批量自动添加支撑,或者还可以对单个模型先手动或自动添加模型支撑后,再将模型本体及模型支撑整体进行批量复制。这三种方式中,手动单次添加单个支撑的方式速度太慢,工作量大,效率太低;对多个模型一次批量自动添加支撑时,由于批量支撑单元的粗细、大小参数一致,如果全部采用较粗支撑柱时,支撑柱不易剪断,会增加打印后去除支撑的难度;如果全部采用较细支撑柱时,打印后支撑柱虽易剪断,但是打印过程中,模型重心位置的支撑柱太细时,模型进行LCD光固化打印时,脱膜又会容易断裂,造成打印失败;因此为兼顾模型的特殊需要,仍需要在支撑自动添加完成的基础上,继续手动作出修改;
[0004]因此可以对一个模型一次批量自动添加支撑,再手动修改编辑单个模型支撑,最后通过批量复制模型及支撑来完成批量模型的预处理;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对的多个相同模型及支撑进行批量复制,在面对多个具有部分相同特征的模型,依旧无法快捷完成模型支撑的添加,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更快捷的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多个具有部分相同特征的模型的支撑快速添加问题,本专利技术申请通过选取不同模型的相同特征上的参考点来直接批量复制模型支撑的方式,进而使不同模型之间,相同特征位置的模型支撑也能被批量复制移植;与此同时,在需要对相同模型批量添加支撑时,也可以将一个模型的全部支撑批量复制移植到多个相同模型上,从而实现模型支撑的高效复制添加,相比于将模型本体带模型支撑整体进行批量复制的方式,本申请的技术也能达成相同效果。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如下: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两种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其中,
[0007]方法1,一种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该方法为计算机上模型支撑复制移植的使用
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05、启动计算机运行3D打印模型预处理程序;
[0009]S110、加载模型A和模型B;
[0010]S115、选择添加支撑菜单指令再选定模型A并对其添加支撑单元C1;
[0011]S120、选定模型A;
[0012]S125、选择复制支撑菜单指令;
[0013]S130、选定模型B;
[0014]S135、模型B上连接生成与C1相同的支撑单元C2。
[00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20和所述步骤S125之间包括不固定先后顺序。
[0016]作为优选,所述模型A和模型B部分相同,或模型A和模型B完全相同,或模型A和模型B成比例相似。
[001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单元C1或C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18]方法2,一种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该方法为对应于方法1的模型支撑复制移植的计算机程序控制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205、控制单元获取模型A和模型B的三角网格模型;
[0020]S210、控制单元遍历模型A和模型B的三角网格数据;
[0021]S215、控制单元根据添加支撑指令使模型A上生成组成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 C1;
[0022]S220、控制单元选定模型A的三角网格并以其一个预设几何中心点为参考点a;
[0023]S225、控制单元根据复制支撑指令获取模型A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1数据;
[0024]S230、控制单元选定模型B的三角网格数据并以其一个预设几何中心点为参考点b;
[0025]S235、控制单元以参考点a和参考点b之间的坐标偏移量对三角网格群组C1的数据进行偏移运算;
[0026]S240、控制单元根据偏移运算结果使模型B上生成组成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 C2。
[002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20和所述步骤S225之间包括不固定先后顺序。
[0028]作为优选,所述模型A和模型B部分相同,或模型A和模型B完全相同,或模型A和模型B成比例相似。
[002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单元C1或C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30]作为优选,所述三角网格群组C1中组成三角网格的点和线段的结构关系与所述三角网格群组C2中组成三角网格的点和线段的结构关系相同。
[0031]作为优选,所述预设几何中心点为模型A和模型B的底面中心点,或为模型A和模型B的侧面中心点,或为模型A和模型B的边线中点,或为模型A和模型B的最小外接模型框的中心点。
[0032]进一步地,方法2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3]S245、控制单元判断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是否全部连接到模型B的三角网格;如果判断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全部连接到模型B的三角网格,则进行步骤 S260;如果判断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未全部连接到模型B的三角网格,则进行步骤S250;
[0034]S250、控制单元对未连接到模型B的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做突出标记;
[0035]S255、控制单元对被突出标记的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做编辑;
[0036]S260、流程结束。
[0037]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对未连接到模型B的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做突出标记的方式包括着色标记,或标签标记,或阴影标记,或箭头指向标记。
[0038]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对被突出标记的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做编辑的方式包括删除,或移动,或复制,或粘贴。
[003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为执行方法2,提供了一种模型支撑复制移植的装置,包括:
[0040]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模型A和模型B的三角网格模型;
[0041]模型数据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模型A和模型B的三角网格数据;
[0042]支撑单元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添加支撑指令使模型A上生成组成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1;
[0043]第一参考点选择模块,用于选定模型A的三角网格并以其一个预设几何中心点为参考点a;
[0044]支撑单元数据获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5、启动计算机运行3D打印模型预处理程序;S110、加载模型A和模型B;S115、选择添加支撑菜单指令再选定模型A并对其添加支撑单元C1;S120、选定模型A;S125、选择复制支撑菜单指令;S130、选定模型B;S135、模型B上连接生成与C1相同的支撑单元C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0和所述步骤S125之间包括不固定先后顺序;所述模型A和模型B部分相同,或模型A和模型B完全相同,或模型A和模型B成比例相似;所述支撑单元C1或C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3.一种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205、控制单元获取模型A和模型B的三角网格模型;S210、控制单元遍历模型A和模型B的三角网格数据;S215、控制单元根据添加支撑指令使模型A上生成组成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1;S220、控制单元选定模型A的三角网格并以其一个预设几何中心点为参考点a;S225、控制单元根据复制支撑指令获取模型A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1数据;S230、控制单元选定模型B的三角网格数据并以其一个预设几何中心点为参考点b;S235、控制单元以参考点a和参考点b之间的坐标偏移量对三角网格群组C1的数据进行偏移运算;S240、控制单元根据偏移运算结果使模型B上生成组成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0和所述步骤S225之间包括不固定先后顺序;所述模型A和模型B部分相同,或模型A和模型B完全相同,或模型A和模型B成比例相似;所述支撑单元C1或C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网格群组C1中组成三角网格的点和线段的结构关系与所述三角网格群组C2中组成三角网格的点和线段的结构关系相同;所述预设几何中心点为模型A和模型B的底面中心点,或为模型A和模型B的侧面中心点,或为模型A和模型B的边线中点,或为模型A和模型B的最小外接模型框的中心点。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型支撑复制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245、控制单元判断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是否全部连接到模型B的三角网格;如果判断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全部连接到模型B的三角网格,则进行步骤S260;如果判断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未全部连接到模型B的三角网格,则进行步骤S250;S250、控制单元对未连接到模型B的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群组C2做突出标记;S255、控制单元对被突出标记的支撑单元的三角网格做编辑;S260、流程结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G零六F三零四八一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必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