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真空绝热板和保温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77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所述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分别相向翻折后包围出容置芯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再背向翻折,使得所述翻折部分分为容置腔的侧壁和与上膜熔接的平面;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在容置腔的四个角处分别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向着靠近第一边的平面方向内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包括上膜、下膜和芯材;所述下膜为如上所述的下膜;所述芯材填充在容置腔内,所述上膜与下膜的平面熔接,以在芯材的上表面外侧形成一圈热封边。芯材的上表面外侧形成一圈热封边。芯材的上表面外侧形成一圈热封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真空绝热板和保温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材料,尤其涉及真空绝热板。

技术介绍

[0002]真空绝热板(VIP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是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它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因此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可以达到0.002-0.004w/m.k,为传统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1/10。
[0003]真空绝热由芯部隔热材料,气体吸附剂、干燥剂和阻隔膜组成。通过对芯材与阻隔膜抽真空,通过减少绝热板内部气体的热传递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0004]真空绝绝热板的现有制作工艺主要采用先将阻隔膜制成一面开口的袋子,再将由玻璃纤维制作成的芯材放入袋中,将整体放入真空室内抽真空,达到所需的真空度后对封边进行加热封口。
[0005]现有技术的缺点:
[0006]1.抽真空难:为了得到比较导热系数比较小的真空绝热板就必须对阻隔膜内部抽真空到比较低的一个真空度,而当抽到一定真空度后,气体从袋子中出来是通过气体分子的自由运动随机从袋子内出来(并非通过压力差流出),由于阻隔膜只有单边开口,所以抽真空流导小且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所需真空度,影响效率且真空度亦不好保证。折边破坏阻隔膜的结构,造成漏率;通过现有技术对阻隔膜进行抽真空封装势必会在真空绝热板的四周中间形成封边,如图1,在真空绝热板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真空绝热板贴附于冰箱外壳或其他冷藏设备的表面,因此这种需要先将这种封边折至绝热板的表面使其形成一个规则的形状。而由于阻隔膜本身有一定的硬度,对阻隔膜进行折叠这一过程就会使阻隔膜形成一些微小的气孔,使外部的气体进入,对真空绝热板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当形成比较大的漏率时会使绝热板进入大量气体,导热系数大大增加而直接失效。
[0007]2.封边过长:由于玻璃纤维制成的芯材具有较高的蓬松度,为了满足装袋工艺,必须将袋子做得比较大,才能将芯材放入袋子,而袋子在抽真空压缩后必然就会形成比较长的封边。这样的制作工艺也就造成了对阻隔膜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依靠折叠的方式形成出容置芯材的腔室。
[0009]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
[0010]所述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分别相向翻折后包围出容置芯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再背向翻折,使得所述翻折部分分为容置腔的侧壁和与上膜熔接的平面;
[0011]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在容置腔的四个角处分别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重
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向着靠近第一边的平面方向内折。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
[0013]所述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分别相向翻折后包围出容置芯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再背向翻折,使得所述翻折部分分为容置腔的侧壁和与上膜熔接的平面;
[0014]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在容置腔的四个角处分别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向着靠近第二边的平面方向外折。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
[0016]所述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分别相向翻折后包围出容置芯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再背向翻折,使得所述翻折部分分为容置腔的侧壁和与上膜熔接的平面;
[0017]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在容置腔的四个角处分别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重叠部分;四个所述重叠部分中向着靠近第一边的平面方向内折,另一部分向着靠近第二边的平面方向外折。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
[0019]所述下膜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填充芯材;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沿着周向水平向外延伸出一圈用于与上膜熔接的平面;
[0020]所述容置腔的四个顶角与下膜的四个顶角之间还分别连接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的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向着靠近第一边的平面方向内折。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
[0022]所述下膜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填充芯材;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沿着周向水平向外延伸出一圈用于与上膜熔接的平面;
[0023]所述容置腔的四个顶角与下膜的四个顶角之间还分别连接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的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向着靠近第二边的平面方向外折。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
[0025]所述下膜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填充芯材;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沿着周向水平向外延伸出一圈用于与上膜熔接的平面;
[0026]所述容置腔的四个顶角与下膜的四个顶角之间还分别连接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的重叠部分,四个所述重叠部分中一部分向着靠近第二边的平面方向外折,另一部分靠近第二边的平面方向外折。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包括:上膜、下膜和芯材;所述下膜为如上所述的下膜;所述芯材填充在容置腔内,所述上膜与下膜的平面熔接。
[002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深度与芯材抽真空后的厚度相适配。
[002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膜与下膜的平面熔接后,在所述芯材的上表面沿着周
向形成一圈热封边。
[0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保温产品,应用了如上所述的真空绝热板。
[003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真空绝热板,改变了以往使用阻隔膜装入芯材再抽真空的方式,改为使用单独的两块阻隔膜,这样就可以从四个方向上进行抽真空处理。当阻隔膜与芯材在真空室抽真空时,芯材的整个上表面都是暴露于真空室内,所形成的空气流道大,因此在内部气体能被更快抽走的同时,也可以让气体抽得更干净,得到更低的真空度,使绝热板的导热系数更低,隔热性更好。
[003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真空绝热板,所形成的封边在一侧,而不是在中间,且不受芯材蓬松度影响,所形成的封边较现有技术比会窄很多,且由于封边在一侧,在把绝热板贴附于冰箱外壳或其他冷藏设备的表面时,可以让有封边的这一侧进行贴附,可以省去折边这一工艺,这不仅对真空绝热板的寿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对真空绝热板的制作过程也少去了折边这一工艺,使真空绝热板的加工变得更简单和快捷,节省大量的制造成本。
[0034]3.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一种真空绝热板,通过折叠的方式在下膜上形成了一个容置腔,可以将芯材放置在这个容置腔中,相较于冲压出容置腔的方式,折叠的方式对膜的延展性要求比较低,容易实现,成本也比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所述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分别相向翻折后包围出容置芯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再背向翻折,使得所述翻折部分分为容置腔的侧壁和与上膜熔接的平面;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在容置腔的四个角处分别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向着靠近第一边的平面方向内折。2.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所述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分别相向翻折后包围出容置芯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再背向翻折,使得所述翻折部分分为容置腔的侧壁和与上膜熔接的平面;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在容置腔的四个角处分别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向着靠近第二边的平面方向外折。3.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所述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分别相向翻折后包围出容置芯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再背向翻折,使得所述翻折部分分为容置腔的侧壁和与上膜熔接的平面;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在容置腔的四个角处分别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重叠部分;四个所述重叠部分中一部分向着靠近第一边的平面方向内折,另一部分向着靠近第二边的平面方向外折。4.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所述下膜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填充芯材;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沿着周向水平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运林礼煌江正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