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及现场作业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168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及现场作业管理系统,属于安全作业技术领域。该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布作业信息;划定作业边界,并关联启用监控设备;关联启用定位终端;获取实时位置和实时图像;将实时位置与作业边界进行比较,以及对实时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现场作业情况数据,实现现场作业管理。该现场作业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监控设备、定位终端和通讯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及现场作业管理系统,将人员定位、视频监测和作业管理进行结合,以智能化方式进行现场作业远程监管,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以视频监测取代人眼观察,基于图像识别处理技术,对作业人员的作为行为进行精准识别,避免了监控盲区。盲区。盲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及现场作业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作业
,尤其涉及一种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及现场作业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工厂、工地、矿井等施工作业现场,经常需要对作业现场的环境、设备运行状态、人员作业情况进行跟踪,以确保对现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尤其是作业人员操作安全管理。
[0003]然而,现有的作业人员操作安全管理方式通常采用安全员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监督,工作效率较低,且存在监控盲区或者遗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作业人员操作安全管理方式存在效率低、存在遗漏的问题,提供一种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及现场作业管理系统,将人员定位、视频监测和作业管理进行结合,以智能化方式进行现场作业远程监管,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以视频监测取代人眼观察,基于图像识别处理技术,对作业人员的作为行为进行精准识别,避免了监控盲区。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现场作业管理方法,所述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发布作业信息,作业信息包括作业指定人员信息和作业指定区域信息;步骤S2,基于作业指定区域信息,划定作业边界,并关联启用作业边界内的固定式监控设备,和/或关联启用移动式监控设备,且该移动式监控设备关联启用后需移动至作业边界内;步骤S3,基于作业指定人员信息,关联启用指定的每个作业人员的定位终端;步骤S4,获取每个作业人员的实时位置;同时,基于该作业人员的实时位置,调整固定式监控设备和/或移动式监控设备的拍摄角度,同步跟踪获取该作业人员的实时图像;步骤S5,将实时位置与作业边界进行比较,以及对实时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现场作业情况数据,实现现场作业管理。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发布作业信息前,先构建基础信息库,基础信息库包括全部作业人员信息,以及安全作业规范信息。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构建基础信息库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11,逐一获取每个作业人员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形成识别该作业人员的特征库,从而得到全部作业人员信息;步骤S12,逐一获取每个安全措施物品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形成识别该安全措施物品的特征库;步骤S13,逐一获取每个违禁物品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形成识别该
违禁物品的特征库;安全措施物品的特征库和违禁物品的特征库联合共同构成安全作业规范信息。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关联启用指定的每个作业人员的定位终端后,若定位终端显示的对应的作业人员的初始位置不在作业边界内,则提示该作业人员需立刻前往作业边界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将实时位置与作业边界进行比较,以及对实时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现场作业情况数据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51,比较实时位置与作业边界,判定作业人员是否移动到作业边界外;若判定结果是作业人员位于作业边界外或者作业人员有向作业边界外移动的趋势,则予以示警,储存作业边界、实时位置和判定结果;步骤S52,依据基础信息库,对实时图像进行识别,判定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若判定结果是作业人员存在违规行为,则予以示警,储存实时图像和判定结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2中,依据基础信息库,对实时图像进行识别,判定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521,提取实时图像中的特征,与基础信息库进行比对;步骤S522,若提取的特征与基础信息库比对后,认定作业人员与对应的作业指定人员信息不符合,则予以示警;步骤S523,若提取的特征与基础信息库比对后,认定作业人员未使用安全措施物品,则予以示警;步骤S524,若提取的特征与基础信息库比对后,认定作业人员使用违禁物品,则予以示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现场作业管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6,获取作业边界内的实时环境参数值,并将实时环境参数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实时环境参数值大于等于预设值,则予以示警。
[0012]现场作业管理系统,以实施前述的现场作业管理方法,所述现场作业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指令发布、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作业现场视频监测;定位终端,所述定位终端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作业人员位置定位;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所述监控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以及所述定位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信号传递。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现场作业管理系统还包括:环境监测设备,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与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通讯模块连接通讯。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采用安全员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现场作业监督,存在工作效率较低,且存在监督遗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及现场作业管理系统。本专利技术中的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及现场作业管理系统,将人员定位、视频监测和作业管理进行结
合,以智能化方式进行现场作业远程监管,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以视频监测取代人眼观察,基于图像识别处理技术,对作业人员的作为行为进行精准识别,避免了监控盲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现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实施例1中,现场作业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1为取代现有采用安全员人工巡检进行现场作业监督的巡检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其流程如附图1中所示。该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发布作业信息,作业信息包括作业指定人员信息和作业指定区域信息。
[0019]步骤S2,基于作业指定区域信息,划定作业边界,并关联启用作业边界内的固定式监控设备,和/或关联启用移动式监控设备,且该移动式监控设备关联启用后需移动至作业边界内。
[0020]其中,固定式监控设备或者移动式监控设备的拍摄部分(比如摄像头)是可以自由活动,即拍摄的角度可以根据拍摄需求自动调节。
[0021]本实施例中的作业边界为作业区域在实际环境中的虚拟电子围栏范围,其可以从监控界面上以框线方式予以显示。作业边界的大小可依据作业要求、作业安全距离等因素设置。
[0022]本实施例中的监控设备可以是固定的摄像头、带摄像头的移动机器人或者带摄像头的无人机等。本实施例中通过关联启用作业边界内相关的监控设备,一方面,不在作业边界内的监控设备可以不启用或者部分启用,以整体降低功耗。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启用作业边界内的监控设备,能加强对该作业边界内监控,以保证监督效果,尤其适用于作业中安全风险系数较高场景。以监控设备代替人工,也可以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监督效果。
[0023]步骤S3,基于作业指定人员信息,关联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发布作业信息,作业信息包括作业指定人员信息和作业指定区域信息;步骤S2,基于作业指定区域信息,划定作业边界,并关联启用作业边界内的固定式监控设备,和/或关联启用移动式监控设备,且该移动式监控设备关联启用后需移动至作业边界内;步骤S3,基于作业指定人员信息,关联启用指定的每个作业人员的定位终端;步骤S4,获取每个作业人员的实时位置;同时,基于该作业人员的实时位置,调整固定式监控设备和/或移动式监控设备的拍摄角度,同步跟踪获取该作业人员的实时图像;步骤S5,将实时位置与作业边界进行比较,以及对实时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现场作业情况数据,实现现场作业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发布作业信息前,先构建基础信息库,基础信息库包括全部作业人员信息,以及安全作业规范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构建基础信息库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11,逐一获取每个作业人员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形成识别该作业人员的特征库,从而得到全部作业人员信息;步骤S12,逐一获取每个安全措施物品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形成识别该安全措施物品的特征库;步骤S13,逐一获取每个违禁物品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形成识别该违禁物品的特征库;安全措施物品的特征库和违禁物品的特征库联合共同构成安全作业规范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关联启用指定的每个作业人员的定位终端后,若定位终端显示的对应的作业人员的初始位置不在作业边界内,则提示该作业人员需立刻前往作业边界内。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将实时位置与作业边界进行比较,以及对实时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现场作业情况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传鹏杨可万齐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瑞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