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血化瘀灸法及其姜灸草本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1398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灸法理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活血化瘀灸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姜拌料,将小黄姜打碎,在其中均匀拌入姜灸草本;将混合后的姜灸草本加热并加入醋和草本药酒;将姜灸草本铺设于熏蒸床上;用户进入,盖上太空舱,熏蒸30min;用户出太空,休息补充水分,自然消汗,本方案,通过苦参、蒲公英、紫花地丁、丹参、白芍、银杏叶、野菊花、姜黄和当归的合适质量分数内的相互配合,各味药相辅相成,实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利用生姜末和姜灸草本之间相互配合,在熏蒸床的作用下,对身体的各个穴位进行刺激,以此提升疗效。以此提升疗效。以此提升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血化瘀灸法及其姜灸草本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灸法理疗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血化瘀灸法及其姜灸草本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灸法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结节,是可触及的局限性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实质性皮肤损害。结节的形成可以是炎症性或非炎症性,可累及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大小不一。人体在发现有结节时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避免结节最终恶化。
[0003]目前针对人体内的结节,治疗主要是服用西药,西药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的特点,然而,西药的治疗存在容易复发、治标不治本,而且容易给肠胃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以及肝脏的负担;或者采用外科手术切除、X线照射、电灼术、锐匙刮除术、液氮冷冻、激光治疗的方式对其进行切除,但当结节良性,没有急速增长的态势,由于手术等方式均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伤,同时需要时间去恢复,医院方便通常建议继续观察;因此部分人群选择通过中医疗法进行治疗,但由于中药大多苦口,难以下咽,且治疗时间长,多数人无法坚持。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西医治疗易对身体造成一定损伤,中医服药治疗难以坚持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血化瘀灸法及其姜灸草本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活血化瘀灸法及其姜灸草本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活血化瘀灸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一:准备工作,在熏蒸床上铺上一张透气的一次性床单,打开熏蒸锅,并在其内部加入适量的水,调至加热备用;
[0009]步骤二:打姜拌料,称8斤小黄姜,将其放入打姜机中,打出的颗粒倒入盆中,随后转移至托盘中,在其中混合入30

40g姜灸草本粉,随后将其混合均匀;
[0010]步骤三:上锅蒸料,将蒸箱预热3

5分钟,将混合后的姜灸料放入蒸箱中,夏季6

8min,冬季9

11min,取出后,在混合料中倒入准备好的90

110ml的醋和90

110ml的草本药酒,再次将其混合均匀;
[0011]步骤四:姜灸铺料,将步骤三中混合后的姜灸料倒在步骤一中熏蒸床铺设的一次性床单上,将其规整成人体平躺时的形态,姜灸料的范围上至大椎穴,下至三阴交,完成铺设后在姜灸料上再铺设一层一次性透气床单,上述铺设过程在2min内完成;
[0012]步骤五:用户进太空舱,在温度合适时,用户躺上熏蒸床,将身体置于步骤四中铺设的姜灸料上方,保证身体下方和姜灸料之间贴合,将熏蒸床上的太空舱进行布设,太空舱
位移至用户肩颈位置处,将太空舱接通电源,并调节其温度至38

42℃,根据用户反馈温度适宜程度进行灵活调整,姜灸时间控制在25

35min范围内;
[0013]步骤六:用户出太空舱,姜灸结束后,首先关闭熏蒸锅和太空舱电源,等待4

10min后开舱,开舱后,擦干身体上的水分,并转移至理疗床进行10

20min的休息,用户在完成姜灸后,4

6h内忌寒凉,自然消汗。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熏蒸锅内部水量保证在熏蒸过程中不会蒸干,水量为熏蒸锅蒸发量*时间的1.2

1.5倍。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小黄姜不水洗,将其表面灰尘清理干净即可,打姜机的打姜颗粒大小控制在1.5

4mm范围内,姜颗粒的含水量为65

85g/100g,直观表现为手指插入姜末中手潮湿但没有水珠附着。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蒸箱可替换为微波炉进行姜灸料的加热。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熏蒸锅的档位设置为最大档位,步骤四中熏蒸锅档位设置为最小档位。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可在太空舱端部搭盖浴巾,对用户的肩颈位置进行包覆,减小蒸汽的外泄。
[0019]一种活血化瘀灸法姜灸草本的制备方法,所述姜灸草本包括0.1

0.3质量分数的苦参,0.1

0.25质量分数的蒲公英,0.1

0.2质量分数的紫花地丁,0.05

0.15质量分数的丹参,0.05

0.2质量分数的白芍,0.15

0.3质量分数的银杏叶,0.05

0.15质量分数的野菊花,0.1

0.25质量分数的姜黄,0.05

0.2质量分数的当归,取对应量的各组分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后的粉末均匀混合制得姜灸草本。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1]通过苦参、蒲公英、紫花地丁、丹参、白芍、银杏叶、野菊花、姜黄和当归的合适质量分数内的相互配合,各味药相辅相成,实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利用生姜末和姜灸草本之间相互配合,在熏蒸床的作用下,对身体的各个穴位进行刺激,以此提升疗效;通过体外的疗法,减小肝脏负担的同时,无需吞服药物,减小患者的抗拒情绪,易于坚持,提升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初次超声检查结果图。
[0023]图2是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治愈超声检查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活血化瘀灸法及其姜灸草本的制备方法。
[0026]实施例一:
[0027]一种活血化瘀灸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步骤一:准备工作,在熏蒸床上铺上一张透气的一次性床单,打开熏蒸锅,并在其内部加入适量的水,熏蒸锅内部水量保证在熏蒸过程中不会蒸干,水量为熏蒸锅蒸发量*时间的1.2倍,调至加热备用,熏蒸锅的档位设置为最大档位;
[0029]步骤二:打姜拌料,称8斤小黄姜,将其放入打姜机中,打出的颗粒倒入盆中,随后转移至托盘中,小黄姜不水洗,将其表面灰尘清理干净即可,打姜机的打姜颗粒大小控制在1.5mm,姜颗粒的含水量为65g/100g,直观表现为手指插入姜末中手潮湿但没有水珠附着,在其中混合入30g姜灸草本粉,随后将其混合均匀;
[0030]步骤三:上锅蒸料,将蒸箱预热3分钟,将混合后的姜灸料放入蒸箱中,夏季6min,冬季9min,蒸箱可替换为微波炉进行姜灸料的加热,取出后,在混合料中倒入准备好的90ml的醋和90ml的草本药酒,再次将其混合均匀;
[0031]步骤四:姜灸铺料,熏蒸锅档位设置为最小档位,将步骤三中混合后的姜灸料倒在步骤一中熏蒸床铺设的一次性床单上,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血化瘀灸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在熏蒸床上铺上一张透气的一次性床单,打开熏蒸锅,并在其内部加入适量的水,调至加热备用;步骤二:打姜拌料,称8斤小黄姜,将其放入打姜机中,打出的颗粒倒入盆中,随后转移至托盘中,在其中混合入30

40g姜灸草本粉,随后将其混合均匀;步骤三:上锅蒸料,将蒸箱预热3

5分钟,将混合后的姜灸料放入蒸箱中,夏季6

8min,冬季9

11min,取出后,在混合料中倒入准备好的90

110ml的醋和90

110ml的草本药酒,再次将其混合均匀;步骤四:姜灸铺料,将步骤三中混合后的姜灸料倒在步骤一中熏蒸床铺设的一次性床单上,将其规整成人体平躺时的形态,姜灸料的范围上至大椎穴,下至三阴交,完成铺设后在姜灸料上再铺设一层一次性透气床单,上述铺设过程在2min内完成;步骤五:用户进太空舱,在温度合适时,用户躺上熏蒸床,将身体置于步骤四中铺设的姜灸料上方,保证身体下方和姜灸料之间贴合,将熏蒸床上的太空舱进行布设,太空舱位移至用户肩颈位置处,将太空舱接通电源,并调节其温度至38

42℃,根据用户反馈温度适宜程度进行灵活调整,姜灸时间控制在25

35min范围内;步骤六:用户出太空舱,姜灸结束后,首先关闭熏蒸锅和太空舱电源,等待4

10min后开舱,开舱后,擦干身体上的水分,并转移至理疗床进行10

20min的休息,用户在完成姜灸后,4

6h内忌寒凉,自然消汗。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宗琼马莉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真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