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27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轴、搅拌器、热电偶,通过在热电偶上同轴套设高于热电偶测温头的测温套管,使其包括呈正三棱柱状的主体、连接在主体上端面的封板,使主体上端部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在釜体内壁上,使主体下端部向下逐渐内缩并抵紧热电偶外壁,使主体一侧壁平行于测温套管轴心线与搅拌轴轴心线形成的虚拟平面,既能使测温套管具有较高的强度,又能利用测温套管抵御物料流冲击,避免热电偶损坏,还能在测温套管与热电偶之间围成密闭隔温腔,避免测温点上方物料的温度传递,准确测温,还能利用主体平行于上述虚拟平面的侧壁或该侧壁对向侧的尖端将物料流分流并导向搅拌器,提升搅拌效果,并利用主体侧壁实现与固定装置的稳固连接。的稳固连接。的稳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物料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其内设有用于搅动物料的搅拌器以及用于监测反应温度的热电偶,由于热电偶的测温点大多在靠近反应釜底壁的位置,为减短热电偶的暴露长度,热电偶通常从反应釜侧壁或底壁插入,在搅拌器包括锚式搅拌器时,锚式搅拌器的转动为隔断热电偶从反应釜侧壁或底壁的插入路径,使得热电偶只能从反应釜顶壁插入,在到达测温点时,热电偶暴露在物料中的长度长,容易因物料流的冲刷而产生弯曲,严重的,还会导致损坏,位于测温点上方的物料也会将温度传导至热电偶,导致测温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热电偶不易损坏、测温准确的反应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封头设有中心孔、进料口、测温口,所述釜体的下封头设有中心底轴承、出料口;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中心孔内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搅拌轴的顶部向上凸出于所述上封头,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与所述中心底轴承相连接;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连接在搅拌轴中部的涡轮式搅拌器、连接在搅拌轴下端部的锚式搅拌器,所述涡轮式搅拌器有多组并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锚式搅拌器由多个呈形并围绕所述搅拌轴的轴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桨叶构成,所述桨叶包括向上延伸的竖直桨、以及连接在所述搅拌轴和所述竖直桨之间的弧形桨;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穿设在所述测温口内并向下延伸,所述热电偶的底部的测温头高于所述弧形桨,并低于所述涡轮式搅拌器;测温套管,所述测温套管同轴套设在所述热电偶上并位于所述测温头上方,所述测温套管插设在所述涡轮式搅拌器和所述竖直桨之间;所述测温套管包括呈正三棱柱状的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上端面的封板,所述主体的上端部通过位于所述竖直桨上方的固定装置连接在所述釜体的内壁上,所述主体的下端部向下逐渐内缩并抵紧所述热电偶的外壁,使所述主体的内壁、所述封板的下表面、所述热电偶外壁之间围成密闭的隔温腔,所述主体的一侧壁平行于所述测温套管的轴心线与所述搅拌轴轴心线形成的虚拟平面。
[0005]优选地,所述主体的侧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为所述热电偶的直径的8至12倍。
[0006]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釜体内壁上的弧形座、连接在所述弧形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主体的一侧壁。
[0007]优选地,所述测温套管轴心线距所述涡轮式搅拌器的最短距离与所述测温套管轴心线距所述竖直桨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0008]优选地,所述测温头与所述弧形桨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为3至5厘米。
[0009]优选地,所述竖直桨呈正三棱柱状,所述竖直桨的一侧壁平行于所述竖直桨的轴心线与所述搅拌轴轴心线形成的虚拟平面。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竖直桨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与所述主体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面积相等。
[0011]优选地,所述上封头上设有氮气口,所述氮气口与所述测温口对称分布在所述中心孔的两侧,所述氮气口内穿设有向下延伸的氮气管,所述氮气管上同轴套设有氮气套管,所述氮气套管具有呈正三棱柱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与所述主体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面积相等,所述本体与所述主体沿所述搅拌轴轴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0012]优选地,所述涡轮式搅拌器具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搅拌叶片。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釜体的下端部包裹有调温夹套,所述调温夹套内设有螺旋导流板,所述调温夹套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中心底轴承的底盖以及所述出料口的避让槽。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既能使测温套管具有较高的强度,又能利用测温套管抵御物料流的冲击,避免热电偶损坏,提升热电偶及测温套管的使用寿命,还能在测温套管与热电偶之间围成密闭的隔温腔,避免测温点上方物料的温度传递,提升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0015]2.还能利用主体平行于测温套管轴心线与搅拌轴轴心线形成的虚拟平面的侧壁或该侧壁对向侧的尖端对物料流进行分流,将物料流导向搅拌器,提升搅拌效果,并利用主体侧壁实现与固定装置的稳固连接。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径向剖视示意图,隐去了部分部件。
[0019]其中:10.釜体;11.釜身;12.上封头;121.中心孔;122.进料口;123.测温口;124.氮气口;13.下封头;131.中心底轴承;132.出料口;133.底盖;134.锥形导流板;14.调温夹套;141.螺旋导流板;142.避让槽;20.搅拌轴;31.蜗轮式搅拌器;311.搅拌叶片;32.锚式搅拌器;321.桨叶;322.竖直桨;323.弧形桨;40.热电偶;41.测温头;50.测温套管;51.主体;511.侧壁;52.封板;53.隔温腔;60.固定装置;61.弧形座;62.第一固定板;63.第二固定板;70.氮气套管;71.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0021]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上下方向是指图2中的上下方向。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0、搅拌轴20、搅拌器、热电偶40、测温套管50,其中,釜体10包括釜身11、上封头12、下封头13,釜身11呈圆筒状,上封头12
和下封头13分别焊接连接在釜身1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从而在釜体10内形成容纳物料的腔体,在本实施例中,釜身11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为2米3左右,釜体10的容积约为9立方米,上封头12和下封头13均为椭圆形封头,椭圆形封头是指上封头12和下封头13的轴向截面轮廓为椭圆形的一部分,上封头12设有中心孔121、进料口122、测温口123,下封头13设有中心底轴承131、出料口132;搅拌轴20可转动地穿设在中心孔121内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搅拌轴20的顶部向上凸出于上封头12并与设置在上封头12上的电机相连接,搅拌轴20的底部插设在中心底轴承131内并与中心底轴承131相连接;搅拌器包括连接在搅拌轴20中部的涡轮式搅拌器31、连接在搅拌轴20下端部的锚式搅拌器32,涡轮式搅拌器31有多组并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任意一组涡轮式搅拌器31均有四个倾斜设置的搅拌叶片311,这四个搅拌叶片311沿搅拌轴20的轴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锚式搅拌器32由两个呈形并围绕搅拌轴20的轴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桨叶321构成,桨叶321包括向上延伸的竖直桨322、以及连接在搅拌轴20和竖直桨322之间的弧形桨323;热电偶40穿设在测温口123内并向下延伸,热电偶40底部的测温头41(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约5厘米)高于弧形桨323,并低于最下层的涡轮式搅拌器31,具体地,测温头41与弧形桨3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封头设有中心孔、进料口、测温口,所述釜体的下封头设有中心底轴承、出料口;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中心孔内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搅拌轴的顶部向上凸出于所述上封头,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与所述中心底轴承相连接;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连接在搅拌轴中部的涡轮式搅拌器、连接在搅拌轴下端部的锚式搅拌器,所述涡轮式搅拌器有多组并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锚式搅拌器由多个呈形并围绕所述搅拌轴的轴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桨叶构成,所述桨叶包括向上延伸的竖直桨、以及连接在所述搅拌轴和所述竖直桨之间的弧形桨;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穿设在所述测温口内并向下延伸,所述热电偶的底部的测温头高于所述弧形桨,并低于所述涡轮式搅拌器;测温套管,所述测温套管同轴套设在所述热电偶上并位于所述测温头上方,所述测温套管插设在所述涡轮式搅拌器和所述竖直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套管包括呈正三棱柱状的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上端面的封板,所述主体的上端部通过位于所述竖直桨上方的固定装置连接在所述釜体的内壁上,所述主体的下端部向下逐渐内缩并抵紧所述热电偶的外壁,使所述主体的内壁、所述封板的下表面、所述热电偶外壁之间围成密闭的隔温腔,所述主体的一侧壁平行于所述测温套管的轴心线与所述搅拌轴轴心线形成的虚拟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侧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为所述热电偶的直径的8至12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元周家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锦翔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