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纸板压实振动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257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8
一种绝缘纸板压实振动锤,属变压器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罩壳、传动部、振动部和锤击部,传动部安装在罩壳内部上侧,振动部安装在罩壳内部下侧且与传动部连接,锤击部安装在罩壳底部。罩壳包括上罩壳、把手、凸台和下罩壳,上罩壳侧部连接把手。上罩壳的底部内侧具有上圆环。下罩壳的内侧中下部具有下圆环。传动部包括转轴、曲柄、连杆和拉杆,转轴铰接在凸台上并与手柄内的动力源连接,传递转动,转轴上固定连接曲柄,曲柄与连杆铰接,连杆底部与拉杆铰接,拉杆底部具有拨片,拨片位于振动部内部。振动部包括振子、盖板、内弹簧和外弹簧,振子为壳体结构,振子顶部安装盖板,盖板将两个内弹簧和拨片盖合在振子内部,振子外侧中部具有振子凸台。凸台。凸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纸板压实振动锤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绝缘纸板压实振动锤。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需要将零部件压实,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场景是变压器绝缘件的安装过程中,需要以合适的力度压实多层绝缘件,当前的现场大多使用手工压实或者橡皮锤敲击压实,这两种方式往往难以掌握力度,手工压实对操作人员的自我力度感知非常高,而橡皮锤压实则难以保持均匀的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绝缘纸板压实振动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绝缘纸板压实振动锤,包括罩壳、传动部、振动部和锤击部,传动部安装在罩壳内部上侧,振动部安装在罩壳内部下侧且与传动部连接,锤击部安装在罩壳底部。
[0005]罩壳包括上罩壳、把手、凸台和下罩壳,上罩壳侧部连接把手。上罩壳的底部内侧具有上圆环。下罩壳的内侧中下部具有下圆环。
[0006]传动部包括转轴、曲柄、连杆和拉杆,转轴铰接在凸台上并与手柄内的动力源连接,传递转动,转轴上固定连接曲柄,曲柄与连杆铰接,连杆底部与拉杆铰接,拉杆底部具有拨片,拨片位于振动部内部。振动部包括振子、盖板、内弹簧和外弹簧,振子为壳体结构,振子顶部安装盖板,盖板将两个内弹簧和拨片盖合在振子内部,振子外侧中部具有振子凸台,振子凸台上方和下方各套合一个外弹簧,两个内弹簧分别位于拨片的上侧和下侧。锤击部包括底部螺纹区、锤击头和内腔面,锤击部通过底部螺纹区安装在下罩壳的底部,锤击部的底部为锤击头,锤击部的内部具有内腔面,内腔面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0007]进一步的,把手内置驱动部件和电源装置。
[0008]进一步的,上罩壳内侧与把手正对的位置具有凸台,凸台连接传动部。上罩壳下方连接下罩壳。
[0009]进一步的,上罩壳顶部两侧具有凹槽,凹槽可避免传动部转动时与上罩壳侧壁发生运动干涉。
[0010]进一步的,上罩壳的底部外侧具有上螺纹区,下罩壳的顶部具有下螺纹区,下螺纹区与上螺纹区配合实现上罩壳和下罩壳的对接安装。
[0011]进一步的,拉杆顶部具有双耳,双耳与连杆连接。
[0012]进一步的,振子的底部穿过下圆环。
[0013]进一步的,锤击头为软木材质或者橡皮材质包覆。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变压器生产过程中的绝缘纸板压制操作,其具有两组弹簧共同带动振子振动,对敲击部位的锤头产生振动激励,以可调可控的频率和力度对绝缘纸板进行压实
操作。
[0015]敲击力度调节方式为,若需要的敲击力较大,则可以将内腔面的高度设计的较高,使得振子每次向下运动时可以直接敲击内腔面,也就是直接传递振子的振动,若需要的敲击力较小,仅仅需要振子振动的惯性力矩来压实物料,则可以将内腔面的高度设计得较低,使得振子的运动最低点也不会触及内腔面,这样,锤击头便没有直接传递振子的敲击,仅有惯性振动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切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切爆炸图;图中:10.罩壳,11.上罩壳,111.凹槽,112.上圆环,113.上螺纹区,12.把手,13.凸台,14.下罩壳,141.下螺纹区,142.下圆环,20.传动部,21.转轴,22.曲柄,23.连杆,24.拉杆,241.双耳,242.拨片,30.振动部,31.振子,311.振子凸台,32.盖板,33.内弹簧,34.外弹簧,40.锤击部,41.底部螺纹区,42.锤击头,43.内腔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8]参见图1

图3所示的绝缘纸板压实振动锤,包括罩壳10、传动部20、振动部30和锤击部40,传动部20安装在罩壳10内部上侧,振动部30安装在罩壳10内部下侧且与传动部20连接,锤击部40安装在罩壳10底部。
[0019]罩壳10包括上罩壳11、把手12、凸台13和下罩壳14,上罩壳11侧部连接把手12,把手12内置驱动部件和电源装置,其内部形式可以参考常见的手电钻、电动螺丝刀等产品的手柄部件实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上罩壳11内侧与把手12正对的位置具有凸台13,凸台13连接传动部20。上罩壳11下方连接下罩壳14。
[0020]上罩壳11顶部两侧具有凹槽111,凹槽111可避免传动部20转动时与上罩壳11侧壁发生运动干涉。上罩壳10的底部内侧具有上圆环112,上罩壳10的底部外侧具有上螺纹区113。
[0021]下罩壳14的顶部具有下螺纹区141,下螺纹区141与上螺纹区113配合实现上罩壳11和下罩壳14的对接安装,下罩壳14的内侧中下部具有下圆环142。
[0022]传动部20包括转轴21、曲柄22、连杆23和拉杆24,转轴21铰接在凸台13上并与手柄12内的动力源连接,传递转动,转轴21上固定连接曲柄22,曲柄22与连杆23铰接,连杆23底部与拉杆24铰接,拉杆24顶部具有双耳241,双耳241与连杆23连接,拉杆24底部具有拨片242,拨片242位于振动部30内部。
[0023]振动部30包括振子31、盖板32、内弹簧33和外弹簧34,振子31为壳体结构,振子31顶部安装盖板32,盖板32将两个内弹簧33和拨片242盖合在振子31内部,振子31外侧中部具有振子凸台311,振子凸台311上方和下方各套合一个外弹簧34,两个内弹簧33分别位于拨
片242的上侧和下侧。振子31的底部穿过下圆环142。
[0024]详细的,一个内弹簧33位于拨片242和盖板32之间,另一个内弹簧33位于拨片242和振子31内腔底板之间,一个外弹簧34位于振子凸台311与上圆环112之间,另一个外弹簧34位于振子凸台311与下圆环142之间。
[0025]锤击部40包括底部螺纹区41、锤击头42和内腔面43,锤击部40通过底部螺纹区41安装在下罩壳14的底部,锤击部40的底部为锤击头42,锤击头42为软木材质或者橡皮材质包覆,锤击部40的内部具有内腔面43,内腔面43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若需要的敲击力较大,则可以将内腔面43的高度设计的较高,使得振子31每次向下运动时可以直接敲击内腔面43,也就是直接传递振子31的振动,若需要的敲击力较小,仅仅需要振子31振动的惯性力矩来压实物料,则可以将内腔面43的高度设计得较低,使得振子31的运动最低点也不会触及内腔面43,这样,锤击头42便没有直接传递振子31的敲击,仅有惯性振动力。
[002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动力源通过转轴21驱动曲柄22转动,连杆23随之摆动,带动拉杆24上下运动,拉杆24的拨片242推动两个内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纸板压实振动锤,包括罩壳(10)、传动部(20)、振动部(30)和锤击部(4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20)安装在罩壳(10)内部上侧,振动部(30)安装在罩壳(10)内部下侧且与传动部(20)连接,锤击部(40)安装在罩壳(10)底部,罩壳(10)包括上罩壳(11)、把手(12)、凸台(13)和下罩壳(14),上罩壳(11)侧部连接把手(12),上罩壳(11)下方连接下罩壳(14),上罩壳(10)的底部内侧具有上圆环(112),下罩壳(14)的内侧中下部具有下圆环(142),传动部(20)包括转轴(21)、曲柄(22)、连杆(23)和拉杆(24),转轴(21)铰接在凸台(13)上,转轴(21)上固定连接曲柄(22),曲柄(22)与连杆(23)铰接,连杆(23)底部与拉杆(24)铰接,拉杆(24)底部具有拨片(242),拨片(242)位于振动部(30)内部,振动部(30)包括振子(31)、盖板(32)、内弹簧(33)和外弹簧(34),振子(31)为壳体结构,振子(31)顶部安装盖板(32),盖板(32)将两个内弹簧(33)和拨片(242)盖合在振子(31)内部,振子(31)外侧中部具有振子凸台(311),振子凸台(311)上方和下方各套合一个外弹簧(34),两个内弹簧(33)分别位于拨片(242)的上侧和下侧,锤击部(40)包括底部螺纹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民杨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赣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