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模组件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16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脱模组件及模具,包括第一行位机构;第二行位机构;驱动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斜撑销和第二斜撑销,当所述驱动机构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斜撑销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行位机构远离产品的成型工位,所述第二斜撑销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行位机构远离产品的成型工位,当所述驱动机构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斜撑销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行位机构靠近产品的成型工位,所述第二斜撑销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行位机构靠近产品的成型工位。本申请提供的脱模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设有多个行位机构的模具存在的结构复杂和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模组件及模具


[0001]本申请属于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脱模组件及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0003]在注塑产品完成注塑之后,需要将各个行位机构中的行位镶件与产品进行脱模,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各个行位机构分别安装驱动机构,然后通过各个驱动机构带动对应的行位机构移动,以完成开模和合模操作,设置多个驱动机构使得模具的整体机构复杂,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模组件及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有多个行位机构的模具存在的结构复杂和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脱模组件,包括:第一行位机构;第二行位机构;驱动机构,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斜撑销和第二斜撑销,所述第一斜撑销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斜撑销与所述第二行位机构滑动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一斜撑销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行位机构朝远离或靠近成型工位的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斜撑销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行位机构朝远离或靠近成型工位的方向移动。
[0006]本申请提供的脱模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脱模组件通过在驱动机构中设有第一斜撑销和第二斜撑销,并且将第一斜撑销与第一行位机构滑动连接,将第二斜撑销与第二行位机构滑动连接,驱动机构中的第一斜撑销和第二斜撑销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斜撑销和第二斜撑销分别带动第一行位机构和第二行位机构完成合模和开模的工序,驱动机构能够分别带动第一行位机构和第二行位机构移动,不需要在第一行位机构和第二行位机构中分别设置相互独立的驱动机构,简化了整个脱模组件,降低生产成本。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位机构包括有第一行位座,所述第一行位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斜撑销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壁具有第一抵靠侧和第二抵靠侧,所述第一抵靠侧与所述第二抵靠侧朝远离所述成型工位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二行位机构包括有第二行位座,所述第二行位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斜撑销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壁具有第三抵靠侧和第四抵靠侧,所述第三抵靠侧与所述第四抵靠侧朝远离所述成型工位的方向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一斜撑销与所述第一抵靠侧相抵靠且所述第二斜撑销与所述第三抵靠侧相抵靠时,所述第二抵靠侧与所述第一斜撑销的间距大于所述第四抵靠侧与所述第二斜撑销的间距。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位座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行位座上;所述第一行位座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行位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或者,所述第一行位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行位座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供所述第一限位部卡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模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靠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和所述第二行位机构之间,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方向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的移动方向相平行。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位机构还包括有第一行位镶件,所述第一行位镶件与所述第一行位座相连接,所述第二行位机构还包括有第二行位镶件,所述第一行位镶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行位镶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行位镶件内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的滑槽,所述第二行位座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行位座与所述第二行位镶件相抵接以推动所述第二行位镶件沿着所述安装孔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成型工位的方向移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位座靠近所述第二行位镶件的一侧设有传动斜面,所述第二行位镶件与所述传动斜面相抵靠。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背离所述第一行位座的一端的内壁面上凹设有导入槽。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模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第一行位机构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行位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或者,所述底板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行位座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供所述第二限位部卡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一铲基和第二铲基,所述第一铲基用于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背离所述成型工位的一侧抵靠,所述第二铲基用于与所述第二行位机构背离所述成型工位的一侧抵靠。
[0015]本申请的第二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脱模组件。
[0016]由于上述模具采用了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脱模组件,所以所述脱模组件大大减小模具的尺寸,同时不需要外部信号来控制第一行位机构和第二行位机构的运动顺序,避免了第一行位机构和第二行位机构之间运动干涉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脱模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的脱模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的脱模组件的俯视图;
[0021]图4为图3所示的脱模组件在驱动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沿B

B线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5为图3所示的脱模组件在驱动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沿A

A线方向的剖视图;
[0023]图6为图3所示的脱模组件在驱动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沿B

B线方向的剖视图;
[0024]图7为图3所示的脱模组件中的驱动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沿A

A线方向的剖视图;
[0025]图8为图3所示的脱模组件在驱动机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沿C

C线方向的剖视图。
[002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7]10、第一行位机构;101、第一连接孔;102、第一抵靠侧;103、第二抵靠侧;11、第一行位镶件;111、安装孔;12、第一行位座;121、第二限位槽;122、滑槽;13、第一限位部;
[0028]20、第二行位机构;201、第二连接孔;202、导入槽;203、第三抵靠侧;204、第四抵靠侧;21、第二行位镶件;22、第二行位座;221、第一限位槽;222、第二避让槽;23、弹性件;
[0029]30、驱动机构;31、第一斜撑销;32、第二斜撑销;33、第一铲基;34、第二铲基;341、第一避让槽;
[0030]40、底板;41、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行位机构;第二行位机构;驱动机构,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斜撑销和第二斜撑销,所述第一斜撑销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斜撑销与所述第二行位机构滑动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一斜撑销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行位机构朝远离或靠近成型工位的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斜撑销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行位机构朝远离或靠近成型工位的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包括有第一行位座,所述第一行位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斜撑销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壁具有第一抵靠侧和第二抵靠侧,所述第一抵靠侧与所述第二抵靠侧朝远离所述成型工位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二行位机构包括有第二行位座,所述第二行位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斜撑销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壁具有第三抵靠侧和第四抵靠侧,所述第三抵靠侧与所述第四抵靠侧朝远离所述成型工位的方向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一斜撑销与所述第一抵靠侧相抵靠且所述第二斜撑销与所述第三抵靠侧相抵靠时,所述第二抵靠侧与所述第一斜撑销的间距大于所述第四抵靠侧与所述第二斜撑销的间距。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位座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行位座上;所述第一行位座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行位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或者,所述第一行位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行位座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供所述第一限位部卡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靠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和所述第二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亚飞张敬付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模德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