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110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终端控制柜,终端控制柜内部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设有人机交互模块,中央处理器与人机交互模块通过电性连接,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单元、管理单元与命令收发单元,显示单元包括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屏固定安装在终端控制柜的一侧,触控显示屏的一侧设有清洁机构,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设有通信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通道检测模块、信息转换模块、通信移交模块,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及其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道检测模块与信息转换模块,有效利用了多个通信出口均可选择的特点进行传输,避免了单一出口拥堵的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通道融合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融合通信是指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是一种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的新通信模式,融合计算机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电话、传真、数据传输、音视频会议、呼叫中心、即时通信等众多应用服务,以方便集中化管理调度,为沟通协调提高效率,随着IP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融合通信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0003]现有的融合通信系统终端虽然设有多个通信出口,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大多通信信息还是根据自身相匹配的IP地址选择出口,不能根据拥堵程度进行动态调整,所以还是会出现某个单一出口拥堵的情况,由于不同通道所传输的信号不相同,因此也不便于实现管理,导致通信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及其方法,通过设置信息处理模块、通信移交模块与信息转换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终端控制柜,所述终端控制柜内部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设有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人机交互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单元、管理单元与命令收发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固定安装在终端控制柜的一侧,所述触控显示屏的一侧设有清洁机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设有通信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通道检测模块、信息转换模块、通信移交模块、通信传输模块与信息存储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通信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通道检测模块、信息转换模块、通信移交模块、通信传输模块与信息存储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通信采集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与通道检测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通道检测模块与信息转换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信息转换模块与通信移交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通信移交模块与通信传输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通道检测模块包括通道扫描单元、检测与计算单元、统计与排列单元、通道选择单元,所述信息转换模块包括属性检测单元、信息匹配单元、信息转换单元与融合打包单元,所述通信移交模块包括后检单元,移交单元与自动排列单元。
[0006]优选的,所述通信采集模块包括多个通道采集单元、通道预检单元与通道滤除单元,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信息接收单元、信息解析单元与信息分类单元,所述信息存储模块包括通信记录单元、通信删除单元与通信备份单元。
[0007]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壳体、电机、往复丝杆、两个固定板、齿轮、齿条与支撑杆,所述壳体一侧与终端控制柜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一侧内壁,所述往复丝
杆底端与电机顶部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均与壳体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外侧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往复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一侧设有滑轨,所述滑条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轨与壳体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轴承与壳体一侧活动连接,所述齿轮与支撑杆同轴设置且与支撑杆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远离连接板一侧啮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支撑杆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轴,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活动板与连杆,所述活动板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轴,所述连杆一端与第二圆轴活动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第一圆轴活动铰接。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二圆轴一侧设有清洁棉板,所述活动板靠近清洁棉板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容槽,所述清洁棉板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通过两个容槽与活动板插接。
[0012]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靠近第二圆轴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螺栓,两个所述螺栓分别贯穿两个安装槽内壁和两个连接块且分别与活动板和连接块螺纹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壳体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通过滑槽与顶板滑动连接。
[0014]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使用者想要启动触控显示屏进行相关操作时,首先可以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带动往复丝杆旋转,推动连接板、齿条与滑条沿着滑轨进行平移,齿条平移从而带动齿轮旋转;S2,齿轮旋转带动支撑杆与转杆旋转,通过分别与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活动铰接的连杆,推动活动板与滑块,沿着滑槽进行平移;S3,活动板平移带动清洁棉板平移,使得清洁面板经过触控显示屏的屏幕表面并对屏幕进行擦拭,去除屏幕表面的灰尘或细菌等;S4,当连接板运动到往复丝杆的端部时开始向回运动,从而通过齿条带动齿轮反向旋转,同时通过连杆拉动活动板与清洁棉板向回运动,对触控显示屏再一次进行擦拭,直到滑块运动到滑槽端部时停止;S5,当清洁棉板多次擦拭以后变脏,使用者可以通过拧下两个螺栓,从而将清洁棉板取下进行清洗更换;S6,使用者通过在触控显示屏上进行触控操作,可以通过命令收发单元对中央处理器下达指令并接收执行信息,从而通过管理单元对中央处理器与其他模块进行管理操作;S7,通过通信采集模块内的多个通道采集单元,可以同时采集来自多个不同通道传递进来的通信信息,并通过通道预检单元对这些通信信息进行病毒、型号、强度等方面的检测,当发现有问题的通信信息时,直接通过通道滤除单元将有问题的通信信息进行滤除,
然后将通过预检的通信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模块,信息接收单元将信息接收并做预处理后发送到信息解析单元,信息解析单元对信息数据进行解码分析后,信息分类单元根据信息内容将多个信息进行分类处理;S8,然后通道检测模块内的通道扫描单元,对多个通信出口进行扫描,并根据出口当前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通信数量,通过检测与计算单元计算出各个出口的通信传输速度以及通信状态,并以此形成综合分值,然后通过统计与排列单元将多个通信出口依照综合分值,从高到低进行简单地排列,并通过通道选择单元选择分值最高的通信出口,即为当前最佳通信出口,再通过信息转换模块内的属性检测单元对即将发出的相关信息进行属性扫描,然后根据信息匹配单元找寻适合的格式与型号,再通过信息转换单元将其转换成适用于当前最佳通信出口发出的信息格式与型号,接着通过融合打包单元进行打包处理,然后传输到通信移交模块内部,通过后检单元对打包的信息进行病毒、相关属性的最终检测,当确认无误后,通过移交单元将打包信息移交到最佳通信出口,并通过自动排列单元进行自动排列,等待通信传输模块将其向当前最佳通信出口发出;S9,所有的通信采集、分类、转换与传输过程均被信息存储模块记录,并通过通信备份单元进行备份处理。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包括终端控制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柜(1)内部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2),所述中央处理器(2)的输入端设有人机交互模块(3),所述中央处理器(2)与人机交互模块(3)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3)包括显示单元(31)、管理单元(32)与命令收发单元(33),所述显示单元(31)包括触控显示屏(311),所述触控显示屏(311)固定安装在终端控制柜(1)的一侧,所述触控显示屏(311)的一侧设有清洁机构,所述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分别设有通信采集模块(4)、信息处理模块(5)、通道检测模块(6)、信息转换模块(7)、通信移交模块(8)、通信传输模块(9)与信息存储模块(10),所述中央处理器(2)分别与通信采集模块(4)、信息处理模块(5)、通道检测模块(6)、信息转换模块(7)、通信移交模块(8)、通信传输模块(9)与信息存储模块(10)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通信采集模块(4)与信息处理模块(5)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5)与通道检测模块(6)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通道检测模块(6)与信息转换模块(7)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信息转换模块(7)与通信移交模块(8)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通信移交模块(8)与通信传输模块(9)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通道检测模块(6)包括通道扫描单元(61)、检测与计算单元(62)、统计与排列单元(63)、通道选择单元(64),所述信息转换模块(7)包括属性检测单元(71)、信息匹配单元(72)、信息转换单元(73)与融合打包单元(74),所述通信移交模块(8)包括后检单元(81),移交单元(82)与自动排列单元(8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采集模块(4)包括多个通道采集单元(41)、通道预检单元(42)与通道滤除单元(43),所述信息处理模块(5)包括信息接收单元(51)、信息解析单元(52)与信息分类单元(53),所述信息存储模块(10)包括通信记录单元(101)、通信删除单元(102)与通信备份单元(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壳体(11)、电机(12)、往复丝杆(13)、两个固定板(14)、齿轮(15)、齿条(16)与支撑杆(17),所述壳体(11)一侧与终端控制柜(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2)固定安装在壳体(11)一侧内壁,所述往复丝杆(13)底端与电机(12)顶部输出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4)均与壳体(11)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1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固定板(14)活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13)外侧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往复丝杆(13)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与齿条(16)固定连接,所述齿条(16)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条(19),所述滑条(19)一侧设有滑轨(20),所述滑条(19)与滑轨(20)滑动连接,所述滑轨(20)与壳体(11)一侧内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7)一端通过轴承与壳体(11)一侧活动连接,所述齿轮(15)与支撑杆(17)同轴设置且与支撑杆(17)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5)与齿条(16)远离连接板(18)一侧啮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7)远离壳体(11)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1),所述转杆(21)远离支撑杆(17)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轴(22),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活动板(23)与连杆(24),所述活动板(23)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轴(25),所述连杆(24)一端与第二圆轴(25)活动铰接,所述连杆(24)另一端与第一圆轴(22)活动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融合通信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
(23)远离第二圆轴(25)一侧设有清洁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亮施洋青魏建坪王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睿澳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