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104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至少包括,第一聚氨酯膜层;黏合层,位于所述第一膜层上;第二膜层,位于所述黏合层上;所述第二膜层包括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树脂;所述黏合层包括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安全套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安全套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和简单的避孕以及防止性病传播的器具,现有产品主要有天然胶乳橡胶安全套、聚异戊二烯安全套和聚氨酯安全套。
[0003]目前,天然胶乳橡胶安全套由于天然胶乳的材料特性,厚度大,同时天然胶乳中含有多种蛋白质,蛋白过敏人群使用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聚异戊二烯安全套材料质地柔软,透明性好,不含蛋白质但是其也存在厚度大、强度低的问题。聚氨酯安全套由于其材料高强度和高生物安全性的特点,但是聚氨酯薄膜柔软性相对天然胶乳和聚异戊二烯(PI)较差。
[0004]目前,市场上为了达到综合的性能,而将聚氨酯和天然胶乳或聚异戊二烯进行复合,但是由于聚氨酯树脂为极性材料,天然橡胶和聚异戊二烯(PI)为非极性材料,目前市场上的二者复合材料在复合时由于材料的极性不同造成附着力差,造成的分层现象,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
[0005]因此,提供一种新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使得其柔软、强度等性能可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并解决不同层材料之间因附着力较低造成的分层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该安全套避的厚度薄,并且具有优异的柔软和强度,而且解决不同层材料之间因附着力较低造成的分层问题,满足产品市场需求。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如下详述的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的制备方法。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包括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其至少包括:第一聚氨酯膜层;黏合层,位于所述第一聚氨酯膜层上;第二膜层,位于所述黏合层上;所述第二膜层包括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树脂;所述黏合层包括0

100重量%亲聚氨酯的极性组分、0

100重量%亲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树脂的非极性组分、0

100重量%极性

非极性组分组成的物质;所述黏合层具有0.1

30μm的厚度;所述聚氨酯安全套具有0.010

0.080mm的厚度。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安全套选自以下项的中至少一项:爆破压力大于等于1kPa;爆破体积大于等于5L;100%模量小于2.5N/mm2。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黏合层的物质选自以下项的中至少一项:玻璃化温度小于等于0℃;数均分子量小于等于200000g/mol;100%拉伸模量小于等于2.5N/mm2。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性组分选自聚氨酯、氯丁橡胶、聚醋酸乙烯树
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醋酸乙烯

乙烯共聚树脂、聚丙烯酸酯类、聚氯乙烯类、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类、环氧树脂类中任意一项或者上述任意其组合。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非极性组分选自天然橡胶、聚烯烃类、有机硅树脂类、丁基橡胶类、丁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类、聚苯乙烯类、聚异戊二烯、聚酯类、松香树脂、萜烯树脂、松香树脂及其延伸物等中的一种或上述任意其组合。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性

非极性组分选自有机改性的极性或非极性高分子材料。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改性的选自有机硅改性、有机氟改性、硅烷改性、丙烯酸酯共聚改性、乙烯基改性、芳香族单体改性、聚醚改性、氨基化、羧基化、羟基化、磺化、聚合改性中的任意一种或上述任意其组合。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其至少包括:第一聚氨酯膜层;第一黏合层,位于所述第一聚氨酯膜层上;第二膜层,位于所述黏合层上,第二黏合层,位于所述第二膜层上,所述第二黏合层与所述第一黏合层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三聚氨酯膜层,位于所述第二膜层上,所述第三聚氨酯膜层与所述第一聚氨酯膜层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膜层包括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树脂;所述第一黏合层包括0

100重量%亲聚氨酯的极性组分、0

100重量%亲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树脂的非极性组分、0

100重量%极性

非极性组分组成的物质;所述第一黏合层具有0.1

30μm的厚度;所述第一黏合层的100%拉伸模量小于等于2.5N/mm2;所述聚氨酯安全套具有0.010

0.080mm的厚度。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浸渍聚氨酯树脂,并烘干,以形成第一聚氨酯膜层;于所述第一聚氨酯膜层上浸渍黏合层物质,并烘干,以形成黏合层;于黏合层上浸渍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树脂,并烘干,以形成第二膜层;于第二膜层上浸渍隔离剂,并再经过烘干、脱模、电检得到所述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所述黏合层物质包括0

100重量%亲聚氨酯的极性组分、0

100重量%亲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树脂的非极性组分、0

100重量%极性

非极性组分组成的物质;所述黏合层具有0.1

30μm的厚度;所述聚氨酯安全套具有0.010

0.080mm的厚度。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利用在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和水性聚氨酯两种不同极性材料中间增加一层黏合层,制备了所述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所述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层间附着力高,在50

70℃的碱液中浸泡1

10min而不出现分层现象。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通过黏合层将同种性能或不同性能的膜层粘合在一起复合成型,充分发挥各层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所述安全套的厚度为0.010

0.080mm,且柔软性、强度等各项性能,达到性能的最优化,满足产品市场需求。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配方成本较低,采用浸渍成型,成型工艺简单、安全环保。其它的特征、益处和优势将通过本文详述的包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在内的本公开而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19]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带黏合层的聚氨酯安全套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图1中带黏合层的聚氨酯安全套的构造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带黏合层的聚氨酯安全套的构造层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其包括5层。
[0022]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带黏合层的聚氨酯安全套的制备方法一具体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聚氨酯膜层;黏合层,位于所述第一聚氨酯膜层上;第二膜层,位于所述黏合层上;所述第二膜层包括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树脂;所述黏合层包括0

100重量%亲聚氨酯的极性组分、0

100重量%亲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树脂的非极性组分、0

100重量%极性

非极性组分组成的物质;所述黏合层具有0.1

30μm的厚度;所述聚氨酯安全套具有0.010

0.080mm的厚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安全套选自以下项的中至少一项:爆破压力大于等于1kPa;爆破体积大于等于5L;100%模量小于2.5N/mm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组分选自聚氨酯、氯丁橡胶、聚醋酸乙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醋酸乙烯

乙烯共聚树脂、聚丙烯酸酯类、聚氯乙烯类、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类、环氧树脂类中任意一项或者上述任意其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极性组分选自天然橡胶、聚烯烃类、有机硅树脂类、丁基橡胶类、丁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类、聚苯乙烯类、聚异戊二烯、聚酯类、松香树脂、萜烯树脂、松香树脂及其延伸物等中的一种或上述任意其组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

非极性组分选自有机改性的极性或非极性高分子材料。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黏合层的复合型聚氨酯安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改性的选自有机硅改性、有机氟改性、硅烷改性、丙烯酸酯共聚改性、乙烯基改性、芳香族单体改性、聚醚改性、氨基化、羧基化、羟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家兵李维虎冯林林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科时西西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