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096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方法及系统,包括控制终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供所有下级模块执行;采集模块,用于选择数据采集目标群体,对采集目标群体进行数据的采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辨识模块,用于识别接收模块中采集到数据的数据属性、特征;云端储存模块,用于储存经辨识模块处理的接收模块中接收到的数据内容;调用模块,用于调取云端储存模块中储存数据进行查看或下载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主完成数据的安全性分析及区别储存,有效地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了管理,同时对于后续系统中储存的数据的调用,仍具有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了系统中储存的数据的泄露及入侵事件的发生。件的发生。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储存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0003]现有技术中,大数据的采集至存储的这一过程大都通过单独的系统程序完成,缺乏一套整体性较强的系统来服务于大数据的采集与储存,这导致采集到的数据在进行传输、接收、储存、调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使得数据的丢失、入侵等情况频频发生,进而造成数据被篡改,导致系统中储存的数据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大数据的采集至存储的这一过程大都通过单独的系统程序完成,缺乏一套整体性较强的系统来服务于大数据的采集与储存,这导致采集到的数据在进行传输、接收、储存、调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使得数据的丢失、入侵等情况频频发生,进而造成数据被篡改,导致系统中储存的数据无法使用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第一方面,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包括:
[0009]控制终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供所有下级模块执行;
[0010]采集模块,用于选择数据采集目标群体,对采集目标群体进行数据的采集;
[0011]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
[0012]辨识模块,用于识别接收模块中采集到数据的数据属性、特征;
[0013]云端储存模块,用于储存经辨识模块处理的接收模块中接收到的数据内容;
[0014]调用模块,用于调取云端储存模块中储存数据进行查看或下载操作;
[0015]认证模块,用于认证系统用户身份信息获取系统操作权限;
[0016]反馈模块,用于记载调用模块与认证模块的运行记录周期制向控制终端反馈。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下级部署有以下模块,包括:
[0018]溯源单元,用于对采集目标群体下的各采集目标进行网络地址的追溯识别;
[0019]评定单元,用于评定溯源单元中采集目标的网络地址安全性;
[0020]反馈单元,用于反馈控制终端,评定单元对采集目标网络地址安全的评定结果;
[0021]网关模块,用于配置临时网关对采集数据进行通断传输至接收模块。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评定单元评定采集目标网络地址安全性评定逻辑为溯源单元对
采集目标网络地址所在网域及对应网络应用属性;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数据使用网关模块作为数据传输通道向接收模块发送。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辨识模块中识别的数据属性包括采集数据的大小与格式,所述辨识模块中识别的数据特征包括采集数据的类、用途及采集目标群体中各目标的属性。
[0024]更进一步地,所述辨识模块下级部署有以下模块,包括:
[0025]提取单元,用于提取辨识模块中识别数据中数据特征的类别;
[0026]生成单元,用于接收提取单元中提取的数据特征类别,参考数据特征类别生成数据储存目录;
[0027]打包单元,用于传输数据至数据储存目录下,将数据内容打包发送至云端储存模块。
[0028]更进一步地,所述辨识模块中部署模块在系统初次运行时使用,接收模块后续运行接收数据内容时,使用辨识模块对接收数据内容进行数据属性、特征识别处理,当识别模块识别到的后续运行接收的数据内容的数据属性、特征与生成单元中生成数据储存目录不匹配时,辨识模块下级部署模块再次运行,如匹配跳转至云端储存模块对接收数据进行储存。
[0029]更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模块与认证模块在运行过程中,认证模块以调用模块作为运行触发信号同步运行,用户端操作调用模块行为触发系统跳转使认证模块启动;
[0030]其中,认证模块使用密钥及动态人像识别技术进行用户身份认证。
[0031]第二方面,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Step1:设定动态密钥生成逻辑,采集系统服务用户脸部动态特征,建立脸部动态特征数据库,将采集的系统服务用户脸部动态特征进行标记后拆除至脸部动态特征数据库中;
[0033]Step2:系统服务用户操作动态密钥生成逻辑生成密钥,并选择性对生成的动态密钥进行下发,动态密钥持有用户验证密钥后获取于系统查看数据内容权限;
[0034]Step3:监测动态密钥持有用户进入系统查看数据内容行为,禁止动态密钥持有用户操作的搭载系统的电子设备截图、录屏功能使用;
[0035]Step4:分析搭载系统的电子设备使用网络属性,根据网络属性评定搭载系统的电子设备安全性,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实时监测电子设备使用网络的网络波动;
[0036]Step5:捕捉使用网络波动源,判定网络波动源头与系统运行关联性,将判定结果反馈至系统服务用户端,系统服务用户端自主决策对动态密钥持有用户进行管理。
[0037]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1中动态密钥生成逻辑生成密钥有效时间为3min,所述步骤Step1中动态密钥生成密钥数量单次不超过三组,且单次生成密钥有效时间内禁止再次生成密钥。
[0038]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2中设置有子步骤Step21:动态密钥持有用户有上传或下载数据内容需求时,将请求数据内容反馈至系统服务用户端,等待系统服务用户端确认,系统服务用户确认后,动态密钥持有用户获得相应的时效性操作权限。
[0039]有益效果
[0040]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性完整的数据安全储存的系统供用户所使用,通过该系统
能够自主完成数据的安全性分析及区别储存,有效地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了管理,同时对于后续系统中储存的数据的调用,仍具有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了系统中储存的数据的泄露及入侵事件的发生,并且原理简单,操作易上手,便于用户的使用。
[004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方法供用户所使用,该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分发密钥的方式为系统用户提供更多的操作权限,同时在该过程中还能够对使用者进行监测与管理,从而以此更进一步的确保了数据储存的安全性,使得用户在使用本专利技术中方法及系统时更加安心。
附图说明
[00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4]图1为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终端(1),用于发出执行命令供所有下级模块执行;采集模块(2),用于选择数据采集目标群体,对采集目标群体进行数据的采集;接收模块(4),用于接收采集模块(2)采集到的数据;辨识模块(5),用于识别接收模块(4)中采集到数据的数据属性、特征;云端储存模块(6),用于储存经辨识模块(5)处理的接收模块(4)中接收到的数据内容;调用模块(7),用于调取云端储存模块(6)中储存数据进行查看或下载操作;认证模块(8),用于认证系统用户身份信息获取系统操作权限;反馈模块(9),用于记载调用模块(7)与认证模块(8)的运行记录周期制向控制终端(1)反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2)下级部署有以下模块,包括:溯源单元(21),用于对采集目标群体下的各采集目标进行网络地址的追溯识别;评定单元(22),用于评定溯源单元(21)中采集目标的网络地址安全性;反馈单元(23),用于反馈控制终端(1),评定单元(22)对采集目标网络地址安全的评定结果;网关模块(3),用于配置临时网关对采集数据进行通断传输至接收模块(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定单元(22)评定采集目标网络地址安全性评定逻辑为溯源单元(21)对采集目标网络地址所在网域及对应网络应用属性;所述采集模块(2)采集数据使用网关模块(3)作为数据传输通道向接收模块(3)发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辨识模块(5)中识别的数据属性包括采集数据的大小与格式,所述辨识模块(5)中识别的数据特征包括采集数据的类、用途及采集目标群体中各目标的属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辨识模块(5)下级部署有以下模块,包括:提取单元(51),用于提取辨识模块(5)中识别数据中数据特征的类别;生成单元(52),用于接收提取单元(51)中提取的数据特征类别,参考数据特征类别生成数据储存目录;打包单元(53),用于传输数据至数据储存目录下,将数据内容打包发送至云端储存模块(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辨识模块(5)中部署模块在系统初次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贾俊强杨霞苟亮薛高倩马倩文云迪力尼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思极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