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076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座,所述转座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该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将两个注塑模具工件分别与两个限位杆卡合连接,第一马达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带动限位块、限位杆和注塑模具工件移动,使得注塑模具工件卡合或分离,第二马达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圈和转座转动,从而调节限位杆上注塑模具工件的方向,就可以起到使用方便,可对注塑模具工件进行卡合拼接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
,具体为一种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0003]主要针对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的功能性方面进行改进,注塑模具加工步骤需要对注塑模具工件进行分离,也需要对注塑模具工件进行卡合拼接,普通的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有协助使用者对卡合的注塑模具工件进行分离的作用,但其结构单一,大多只具备对注塑模具工件的分离功能,缺乏卡合拼接功能,且不便于调节其夹持机构和注塑模具工件的方向,不利于提高其使用便利性,故而提出一种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具备使用方便,可对注塑模具工件进行卡合拼接等优点,解决了普通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结构单一,大多只具备对注塑模具工件的分离功能,缺乏卡合拼接功能,且不便于调节其夹持机构和注塑模具工件的方向,不利于提高其使用便利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座,所述转座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0006]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限位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轴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轴贯穿第一限位座,且第一马达的输出轴与第一限位座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杆对称分布在双向螺杆的左右两侧。
[0008]进一步,左侧所述转杆的左侧与第一限位座转动连接,右侧所述转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二限位座的底部与转座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双向螺杆的外部与限位块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对称分布在双向螺杆外部的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两个限位块的顶部。
[0010]进一步,所述限位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限位块内部的前后两侧,所述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基座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部固
定连接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轴左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底部左侧啮合有齿条圈,所述齿条圈的内部与转座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的基座,基座支撑该装置,保持该装置的稳定性,转座保持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的稳定性,第一限位座与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保持第一固定座的稳定性,调节结构起到带动限位块移动的作用,第一固定座与第一马达固定连接,保持第一马达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一马达的输出轴与转杆固定连接,使得第一马达发动后可带动转杆转动,转杆与双向螺杆固定连接,使得转杆转动时可带动双向螺杆同步转动,双向螺杆与限位块螺纹连接,使得双向螺杆转动时可带动两个限位块朝相反方向移动,限位块与限位杆固定连接,使得限位块移动时可带动限位杆同步移动,限位杆起到与注塑模具工件卡合连接的作用,滑杆与限位块滑动连接,保持限位块的稳定性,第二固定座与第二马达固定连接,保持第二马达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二马达的输出轴与齿轮固定连接,使得第二马达发动后可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圈相啮合,使得齿轮转动时可带动齿条圈同步转动,齿条圈与转座固定连接,使得齿条圈转动时可带动转座同步转动,第二限位座与第一限位座保持转杆、双向螺杆和滑杆的稳定性。
[0014]2、该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将两个注塑模具工件分别与两个限位杆卡合连接,第一马达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带动两个限位块朝相反方向移动,两个限位块带动两个限位杆和注塑模具工件移动,使得注塑模具工件卡合或分离,第二马达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圈和转座转动,从而调节限位杆上注塑模具工件的方向,就可以起到使用方便,可对注塑模具工件进行卡合拼接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基座、2转座、3第一限位座、4调节结构、401第一固定座、402第一马达、403转杆、404双向螺杆、5限位块、6限位杆、7滑杆、8第二固定座、9第二马达、10齿轮、11齿条圈、12第二限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一种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支撑该装置,保持该装置的稳定性,基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座2,转座2保持第一限位座3和第二限位座12的稳定性,转座2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座3,第一限位座3与第一固定座401固定连接,保持第一固定座401的稳定性,第一限位座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结构4,调节结构4起到带动限位块5移动的作用,调节结构4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5,限位块5与限位杆
6固定连接,使得限位块5移动时可带动限位杆6同步移动,限位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限位杆6起到与注塑模具工件卡合连接的作用;
[0021]调节结构4包括第一固定座401,第一限位座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401,第一固定座401与第一马达402固定连接,保持第一马达402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一固定座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马达402,第一马达402的输出轴与转杆403固定连接,使得第一马达402发动后可带动转杆403转动,第一马达402的输出轴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403,转杆403与双向螺杆404固定连接,使得转杆403转动时可带动双向螺杆404同步转动,转杆40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404,双向螺杆404与限位块5螺纹连接,使得双向螺杆404转动时可带动两个限位块5朝相反方向移动。
[0022]在实施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0023]1)将两个注塑模具工件分别与两个限位杆6卡合连接;
[0024]2)发动第一马达402,带动两个注塑模具工件卡合或分离;
[0025]3)发动第二马达9,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座(2),所述转座(2)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座(3),所述第一限位座(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结构(4),所述调节结构(4)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所述调节结构(4)包括第一固定座(401),所述第一限位座(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401),所述第一固定座(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马达(402),所述第一马达(402)的输出轴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403),所述转杆(40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马达(402)的输出轴贯穿第一限位座(3),且第一马达(402)的输出轴与第一限位座(3)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杆(403)对称分布在双向螺杆(404)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装夹注塑模具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转杆(403)的左侧与第一限位座(3)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强邱振雄梁继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方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