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58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总成及汽车,支撑总成包括支撑架以及支撑架上设置的支护顶板,支撑架包括第一搭接部、沿第一搭接部一端向外延伸出第二搭接部以及沿第一搭接部另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三搭接部,第二搭接部与第三搭接部用于连接第一梁板和第二梁板,第一搭接部通过支护顶板分别与第一梁板和第二梁板,以使支撑总成与第一梁板和第二梁板围合共同组成三菱柱式支撑结构,三菱柱式支撑构件本身通常具备较好承重性及稳固性,解决了现有支撑固定结构本身强度较差,且为了满足支撑固定结构承重需求,通常在原有的固定支撑结构上增加其结构厚度增加支撑固定结构质量问题。结构厚度增加支撑固定结构质量问题。结构厚度增加支撑固定结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总成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汽车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支撑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驾驶室(cab)载货汽车和专用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驾驶员日夜工作的地方。其结构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安全、工作效率和健康。驾驶室一般采用金属薄壳结构,并与车架柔性相连,不承受载荷,属于非承载式车身。
[0003]非承载车身一般通过弹性部件将驾驶室与车架连接,在连接时,通常会在驾驶室设置支撑固定结构,用于容置连接车身悬置的连接件。
[0004]现有设置在驾驶室内支撑固定结构,通常采用沿驾驶室支架向外延伸出的悬空式结构进行支撑,使得现有支撑固定结构本身强度较差,且为了满足支撑固定结构承重需求,通常在原有的固定支撑结构上增加其结构厚度,进而导致支撑固定结构整体质量增加,提高汽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总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本较高和不利于驾驶室轻量化设计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出的支撑总成,固定于汽车驾驶室梁板上,所述梁板包括第一梁板和第二梁板,所述支撑总成包括支撑架以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支护顶板;
[0007]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搭接部、沿所述第一搭接部一端向外延伸出第二搭接部以及沿所述第一搭接部另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三搭接部,所述第二搭接部与所述第三搭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梁板和所述第二梁板,所述第一搭接部通过所述支护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梁板和所述第二梁板,以使所述支撑总成与所述第一梁板和所述第二梁板围合共同组成三菱柱式支撑结构。
[0008]上述,支撑总成,通过设置支撑架,并固定在支撑架上的支护顶板以及支护底板,以使所述支撑架围合形成的封闭空间的支撑总成,在进行支撑时,围合后的支撑总成可分别与一侧的第一梁板及另一侧的第二梁板围合,共同组成三菱柱式支撑结构,且三菱柱式支撑构件本身通常具备较好承重性及稳固性,解决了现有支撑固定结构本身强度较差,且为了满足支撑固定结构承重需求,通常在原有的固定支撑结构上增加其结构厚度增加支撑固定结构质量问题。
[0009]另外,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支撑总成,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搭接部相对所述支护顶板一端连接有支护底板,所述支护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梁板和所述第二梁板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护顶板以及所述支护底板围合形成的封闭空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搭接部上开设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外围设置有加强框。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护底板一端设有至少一加强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二搭接部以及所述第三搭接部上均设有指示凸块。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护底板包括安装孔、排液孔以及沿所述支护底板一侧向外延伸出的第一搭接部,所述支护底板另一侧向外延伸出第二搭接部,所述安装孔用于容置连接车身悬置的连接件,所述排液孔用于引导所述支护底板内积水外排。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搭接部和所述第二搭接部用于配合所述第二搭接部和所述第三搭接部与所述第一梁板和所述第二梁板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支护顶板包括第一连接面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面向外延伸出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一翻边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搭接部,所述支护顶板一侧向外延伸出第二连接面,所述支护顶板另一侧向外延伸出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面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梁板和所述第二梁板,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用于提高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结构强度。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二梁板连接,所述第二翻边用于提高所述支护顶板与所述第二梁板连接处结构强度。
[0018]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支撑总成。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支撑总成及汽车梁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支撑总成中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支撑总成中支护顶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支撑总成中支撑架与支护顶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4]支撑架1加强框17第一搭接部11指示凸块18第二搭接部12支护顶板2第三搭接部13第一连接面21支护底板14第一翻边22安装孔141第二连接面23排液孔142第二翻边24第一搭接部143第三连接面25第二搭接部144第二加强部26加强部15第一梁板3减重槽16第二梁板4
[00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实施例一
[0030]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支撑总成,该支撑总成固定于汽车驾驶室梁板上,梁板包括第一梁板3和第二梁板4,支撑总成包括支撑架1以及支撑架1上设置的支护顶板2,支撑架1包括第一搭接部11、沿第一搭接部11一端向外延伸出第二搭接部12以及沿第一搭接部11另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三搭接部13,第二搭接部12与第三搭接部13用于连接第一梁板3 和第二梁板4,第一搭接部11通过支护顶板2分别与第一梁板3和第二梁板4 连接,以使支撑总成与第一梁板3和第二梁板4围合共同组成三菱柱式支撑结构,根据三菱柱式支撑构件,可在没有增加结构厚度的情况下能实现增加结构强度的目的,支护顶板2用于提高支撑架1顶部结构强度,第一搭接部11相对支护顶板2一端连接有支护底板14,支护底板14分别与第一梁板3和第二梁板 4连接,以使支撑架1、支护顶板2以及支护底板14围合形成的封闭空间,第一搭接部11上开设有减重槽16,减重槽16外围设置有加强框17;
[0031]在具体实施时,支撑架1是对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总成,固定于汽车驾驶室梁板上,所述梁板包括第一梁板和第二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总成包括支撑架以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支护顶板;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搭接部、沿所述第一搭接部一端向外延伸出第二搭接部以及沿所述第一搭接部另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三搭接部,所述第二搭接部与所述第三搭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梁板和所述第二梁板,所述第一搭接部通过所述支护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梁板和所述第二梁板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总成与所述第一梁板和所述第二梁板围合共同组成三菱柱式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相对所述支护顶板一端连接有支护底板,所述支护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梁板和所述第二梁板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护顶板以及所述支护底板围合形成的封闭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上开设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外围设置有加强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底板一端设有至少一加强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二搭接部以及所述第三搭接部上均设有指示凸块。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底板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勇峰邓辉辉滕淑红李信丽熊运生高伟伟郭继明范存金王燕杰周梦楠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