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钌废料中钌含量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058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贵金属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钌废料中钌含量的分析方法,步骤包括:S1、用碱熔法将含二氧化钌和钌的废料煅烧成含钌酸钠的熔块,以水浸取熔块,再经盐酸酸化,过滤,得到含三氯化钌的酸化液;S2、采用高纯的钌粉替代废料,以所述步骤S1中相同的条件进行煅烧、浸取、酸化、过滤操作得到对比酸化液;S3、将酸化液和对比酸化液分别定容,然后采用ICP分析法测出废料中的钌含量;所述碱熔法是先将质量比为1:40~50:60~70的废料、亚硝酸钠、氢氧化钠加入坩埚中,在有氧环境下高温煅烧反应20~40min。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原料变质导致的浸出率不够的风险,提升了分析准确率,还提升了使用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钌废料中钌含量的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贵金属分离
,特别涉及一种含钌废料中钌含量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半导体及光电行业制造工艺中均采用蒸镀工艺,蒸镀工艺是将材料在真空环境中加热,使之气化并沉积到基片而获得薄膜材料的方法。但蒸发的材料不仅会沉积到基片上,还会沾到蒸镀设备的内壁上,所以蒸镀工艺腔室的腔壁会使用防着板进行保护。防着板会对未利用的蒸镀材料进行阻挡,防止其粘附到腔壁上难以清除,造成设备部件损坏。防着板最后需要清洗干燥,清洗废料要干燥成粉料,因为蒸镀材料中可能存在钌、铂、金、钛等贵金属,所以防着板的清洗废料中也会含有这些贵金属元素,这贵金属元素都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其中防着板的清洗废料中大概会存在10~30%质量比的钌元素,经常需要对废料中的钌进行含量检测。
[0003]《钌物料溶解技术研究进展》(《贵金属》,2017年2月第38卷第1期)披露了钌的分离方法有熔融法、氯化法、预处理活化

溶解法、电解法等方法。其中熔融法是利用强碱、硝酸盐和过氧化物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煅烧反应生成钌酸盐,然后再用热水溶解为溶液。这里的强碱可以选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硝酸盐可以选用硝酸钠、硝酸钾,过氧化物一般为过氧化钠。该文献针对的是在大量的含钌废料中提取钌的方法,但是在分析当中反应物的用量不多,会造成一些别的问题。
[0004]过氧化钠属于易爆危险化学品,且具有强烈腐蚀性,使用受到管制。而且若过氧化钠保存不当,遇到空气会迅速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而变质,以致试剂中过氧化钠的有效含量降低。因为分析时含钌废料的用量少,过氧化钠的用量也少,但是其变质会导致过氧化钠含量进一步降低,引起反应不充分,钌的浸出率降低,从而使钌含量的分析低于真实值。
[0005]因此有必要改进工艺方法来防止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钌废料中钌含量的分析方法,能够降低原料变质引发的浸出率变低问题,确保了分析结果,也让操作更加安全。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含钌废料中钌含量的分析方法,步骤包括:
[0008]S1、用碱熔法将含二氧化钌和钌的废料煅烧成含钌酸钠的熔块,以水浸取熔块,再经盐酸酸化,过滤,得到含三氯化钌的酸化液;
[0009]S2、采用高纯的钌粉替代废料,以所述步骤S1中相同的条件进行煅烧、浸取、酸化、过滤操作得到对比酸化液;
[0010]S3、将酸化液和对比酸化液分别定容,然后采用ICP分析法测出废料中的钌含量;
[0011]所述碱熔法是先将质量比为1:40~50:60~70的废料、亚硝酸钠、氢氧化钠加入坩埚中,在有氧环境下高温煅烧反应20~40min;煅烧过程中,部分亚硝酸钠首先得到氧化钠,
进一步得到中间产物过氧化钠,部分亚硝酸钠与氧气反应得到中间产物硝酸钠;所述废料中的二氧化钌和钌与中间产物过氧化钠、中间产物硝酸钠、氢氧化钠进行熔融或者烧结而得到所述熔块。
[0012]具体的,所述步骤S1废料的取样量为0.05g,所述步骤S2高纯钌粉的取样量为0.05g,所述步骤S6的定容量为500ml。
[0013]具体的,所述高纯钌粉为3N钌粉。
[0014]具体的,所述坩埚采用刚玉坩埚。
[0015]具体的,所述步骤S1和步骤S2的煅烧温度为700~800℃。
[0016]具体的,所述浸取采用100℃沸水100ml溶解熔块。
[0017]具体的,所述酸化采用质量比50%的盐酸100ml。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亚硝酸钠取代过氧化钠作为碱熔法的原料,煅烧过程中,部分亚硝酸钠首先得到氧化钠,进一步得到中间产物过氧化钠,部分亚硝酸钠与氧气反应得到中间产物硝酸钠;所述废料中的二氧化钌和钌与中间产物过氧化钠、中间产物硝酸钠、氢氧化钠进行熔融或者烧结而得到所述熔块。作为中间产物的过氧化钠在生成过后会立刻与钌反应,存在时间短,所以不会有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的风险,因此不会因为变质而导致浸出率不够的问题,又提升了分析准确率,还提升了使用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S1、将0.05g废料、2g亚硝酸钠和3g氢氧化钠加入刚玉坩埚中,取样量精确至0.1mg,先熔融至700℃,然后在有氧环境下高温煅烧反应40min,得到含钌酸钠的熔块。
[0023]废料中含钌的氧化物二氧化钌和单质钌。取样量以匹配ICP分析法的精度为宜,实际应用中取样量也可以增加。坩埚的材料不仅要耐受煅烧温度,还要不能与原料反应。熔融温度和时间需要进行一些控制,若温度低、时间短会导致反应不彻底,引起浸出率低;若温度高、时间长会使产物蒸发损失,也容易损坏坩埚。
[0024]煅烧过程中,部分亚硝酸钠首先得到氧化钠(Na2O),进一步得到中间产物过氧化钠(Na2O2),部分亚硝酸钠与氧气反应得到中间产物硝酸钠(NaNO3)。反应涉及的方程式如下:
[0025]4NaNO2==2Na2O+4NO

+O2↑

[0026]2Na2O==Na2O2+2Na,
[0027]2NaNO2+O2==2NaNO3。
[0028]随后废料中的二氧化钌和钌与中间产物过氧化钠、中间产物硝酸钠、氢氧化钠进行熔融或者烧结而得到熔块。进一步反应涉及的方程式如下:
[0029]RuO2+2NaOH==Na2RuO4+H2↑

[0030]Ru+3NaNO3+2NaOH==Na2RuO4+3NaNO2+H2O,
[0031]Ru+3Na2O2+2NaOH==Na2RuO4+3Na2O+H2O。
[0032]40倍废料质量份的亚硝酸钠对于钌来说是过量的状态,这样钌元素都会被转化成
钌酸钠(Na2RuO4),属于一种可溶性的盐。
[0033]根据以上反应可知,作为中间产物的过氧化钠在生成过后会立刻与钌反应,存在时间短,所以不会有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的风险,因此不会因为变质而导致浸出率不够的问题,又提升了分析准确率,还提升了使用安全性。
[0034]用100℃沸水100ml溶解熔块,得到含不溶物的水溶液。沸水用来将熔块中包括钌酸钠在内的各种易溶物溶解。不溶物中会含有铂、金、钛等其他贵金属,可采用其他方法分离和检测。
[0035]在水溶液中加入100ml的质量比50%的盐酸(HCl),过滤,得到酸化液。
[0036]本步骤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0037]4Na2RuO4+20HCl==4RuCl3+8NaCl+10H2O+O2↑

[0038]盐酸能够将钌酸钠中的钌,转化为三氯化钌,然后才能通过ICP(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法将钌元素含量分析出来。
[0039]S2、用高纯钌粉替代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钌废料中钌含量的分析方法,步骤包括:S1、用碱熔法将含二氧化钌和钌的废料煅烧成含钌酸钠的熔块,以水浸取熔块,再经盐酸酸化,过滤,得到含三氯化钌的酸化液;S2、采用高纯的钌粉替代废料,以所述步骤S1中相同的条件进行煅烧、浸取、酸化、过滤操作得到对比酸化液;S3、将酸化液和对比酸化液分别定容,然后采用ICP分析法测出废料中的钌含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碱熔法是先将质量比为1:40~50:60~70的废料、亚硝酸钠、氢氧化钠加入坩埚中,在有氧环境下高温煅烧反应20~40min;煅烧过程中,部分亚硝酸钠首先得到氧化钠,进一步得到中间产物过氧化钠,部分亚硝酸钠与氧气反应得到中间产物硝酸钠;所述废料中的二氧化钌和钌与中间产物过氧化钠、中间产物硝酸钠、氢氧化钠进行熔融或者烧结而得到所述熔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军马一峰黄军浩
申请(专利权)人:光洋新材料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