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51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属于通气阀技术领域,该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包括阀体、顶盖以及设在阀体内的进气阀和排气阀,阀体内设有衬套,衬套两端分设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设有气孔的顶盖盖合在阀体顶端并抵紧第一密封圈,进气阀顶部设有与第二密封圈匹配的密封面,进气阀设有中心孔以及过流孔,阀体下部设有与过流孔连通的侧流孔,排气阀活动穿设于中心孔内,排气阀顶部设有与第一密封圈匹配的阀盖,阀体底部设有第一环形磁铁,进气阀底部设有与第一环形磁铁同极相对的第二环形磁铁,阀体具有封闭、进气和排气三种状态,采用该结构,排污和抽污时阀体可以进出空气,闲时则封闭,从而达到工作时通气、闲时封闭的防臭防水效果。防水效果。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气阀
,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上会设置一个通气孔,使得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内部与外部大气相通,其作用主要为:1、当有污水流入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时,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需要排气,如果没有排气,会导致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内气压过大,污水无法顺利流入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内;2、当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工作抽水时,需要有气体可以进入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内,如果没有补充气体进入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内,会导致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内产生负压,最后污水无法排走;所以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上必须设置有通气孔。而目前通气孔的设计有两种方式,1、中大型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的通气孔直接和管道连接通向庭院,管道和排气孔随时都是相通的,管道口会因为和污水箱体内粪便相通,导致通气孔的味道非常大,即使通向室外了也会各种异味到处飘散,2、小型的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的通气孔里集成了一块活性炭,这样可以保证进气和排气,但是活性炭吸附能力有限,并且时间久了会失效,此通气孔任何时候都是处于开放状态,而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内的污水无法全部排空,里面会有含粪便的废水,所以每次放水和排水时依然会有少量异味散发到室内,如果活性炭吸附能力丧失,最后会导致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所在的室内卫生间都会有异味,由于通气孔处于敞开状态,当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排水的时候,如果放水会导致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内的污水从气孔外溢到室内。另外,对于高层建筑的下水管道,老式的排水系统没有设置专用的通气管道,会导致排水系统内外气压不稳定,出现排水速度慢,水封被破坏等现象,新式排水系统设置了补气管道,但是由于楼层高,排水速度快,会导致管道附近设置的沉水弯内的防反臭的水,产生虹吸,水被吸走,最后室内一直有臭味。
[0003]因此,一种防返水、防臭的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的通气孔返水发臭、高层建筑排水系统排水慢、有臭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包括阀体、顶盖以及设在所述阀体内的进气阀和排气阀,所述阀体内设有衬套,所述衬套两端分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顶盖盖合在阀体顶端并抵紧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顶盖设有气孔,所述进气阀顶部设有与第二密封圈匹配的密封面,所述进气阀设有中心孔以及设于中心孔四周的过流孔,所述阀体下部设有与过流孔连通的侧流孔,所述排气阀活动穿设于中心孔内,所述排气阀顶部设有与第一密封圈匹配的阀盖,所述阀体底部设有第一环形磁铁,所述进气阀底部设有与第一环形磁铁同极相对的第二环形磁铁,所述阀体具有封闭、进气和排气三种状态。
[0006]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当所述阀体处于进气状态时,设备内压小于外
压,所述进气阀和排气阀受外压作用并克服所述第一环形磁铁和所述第二环形磁铁之间的磁极斥力下沉,所述进气阀的密封面脱离第二密封圈并形成流道,以使所述气孔、所述流道和所述侧流孔形成连通。
[0007]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当所述阀体处于封闭状态时,设备内压等于外压,所述进气阀受所述第一环形磁铁和所述第二环形磁铁之间的磁极斥力作用抵紧第二密封圈,所述排气阀受重力作用下落且阀盖密封所述进气阀设置,以使所述气孔与流道和侧流孔断开。
[0008]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当所述阀体处于排气状态时,设备内压大于外压,所述阀盖受内压作用并上升,以使所述侧流孔、过流孔和气孔连通。
[0009]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进气阀顶部设有环形台阶槽,所述环形台阶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当所述阀体处于封闭状态和进气状态时,所述阀盖密封压合在所述第三密封圈上。
[0010]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排气阀为底部贯通且顶部封闭的圆管。
[0011]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顶盖包括一体成形的限位部和插接部,所述气孔设置在限位部上,所述阀体顶端设有与所述限位部匹配的外沿,所述插接部设有外螺纹,所述阀体顶部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插接部的底部抵紧在所述第一密封圈上。
[0012]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除臭填充物,所述除臭填充物填充在所述第一密封圈与限位部之间的空腔内。
[0013]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环形槽,所述进气阀的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磁铁和第二环形磁铁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内均设有起封堵作用的橡胶平垫。
[0014]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均为橡胶圈。
[0015]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包括阀体、顶盖以及设在阀体内的进气阀和排气阀,阀体内设有衬套,衬套两端分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顶盖盖合在阀体顶端并抵紧第一密封圈,顶盖设有气孔,进气阀顶部设有与第二密封圈匹配的密封面,进气阀设有中心孔以及设于中心孔四周的过流孔,阀体下部设有与过流孔连通的侧流孔,排气阀活动穿设于中心孔内,排气阀顶部设有与第一密封圈匹配的阀盖,阀体底部设有第一环形磁铁,进气阀底部设有与第一环形磁铁同极相对的第二环形磁铁,阀体具有封闭、进气和排气三种状态,采用该结构,进气阀和排气阀可以在磁力、重力及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在阀体内改变位置,从而在阀体内形成可流通空气的通道,以便设备在需要排污和抽污时阀体可以进出空气以平衡内外气压,闲时则通道封闭以阻挡污水和臭气通过阀体外溢,从而达到工作时通气、闲时封闭的防臭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封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进气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排气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
阀体;101

侧流孔;102

外沿;103

第一环形槽;2

顶盖;21

限位部;211

气孔;22

插接部;3

进气阀;31

密封面;32

中心孔;33

过流孔;34

环形台阶槽;3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顶盖(2)以及设在所述阀体(1)内的进气阀(3)和排气阀(4),所述阀体(1)内设有衬套(5),所述衬套(5)两端分设有第一密封圈(6)和第二密封圈(7),所述顶盖(2)盖合在阀体(1)顶端并抵紧所述第一密封圈(6),所述顶盖(2)设有气孔(211),所述进气阀(3)顶部设有与第二密封圈(7)匹配的密封面(31),所述进气阀(3)设有中心孔(32)以及设于中心孔(32)四周的过流孔(33),所述阀体(1)下部设有与过流孔(33)连通的侧流孔(101),所述排气阀(4)活动穿设于中心孔(32)内,所述排气阀(4)顶部设有与第一密封圈(6)匹配的阀盖(41),所述阀体(1)底部设有第一环形磁铁(8),所述进气阀(3)底部设有与第一环形磁铁(8)同极相对的第二环形磁铁(9),所述阀体(1)具有封闭、进气和排气三种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阀体(1)处于进气状态时,设备内压小于外压,所述进气阀(3)和排气阀(4)受外压作用并克服所述第一环形磁铁(8)和所述第二环形磁铁(9)之间的磁极斥力下沉,所述进气阀(3)的密封面(31)脱离第二密封圈(7)并形成流道(10),以使所述气孔(211)、所述流道(10)和所述侧流孔(101)形成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阀体(1)处于封闭状态时,设备内压等于外压,所述进气阀(3)受所述第一环形磁铁(8)和所述第二环形磁铁(9)之间的磁极斥力作用抵紧第二密封圈(7),所述排气阀(4)受重力作用下落且阀盖(41)密封所述进气阀(3)设置,以使所述气孔(211)与流道(10)和侧流孔(101)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平衡气压磁力阀,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