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温差下铁路高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防导线内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987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端温差下铁路高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防导线内偏装置,包括顶相横担、边相横担、顶部吊杆、第一边相吊杆、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其中,还包括电杆上固定安装的下部补强横担及抱箍,下部补强横担与抱箍之间固装加强型角钢;所述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与边相横担之间安装有顶相固定单元,所述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与下部补强横担之间安装有边相固定单元,所述顶相固定单元及边相固定单元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船型悬垂线夹、上直角挂板、第一碗头挂板、第一复合绝缘子、第一球头挂环、下直角挂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可稳定架空线路导线位置,防止导线内偏,避免绝缘子位置偏移导致绝缘距离不足导致跳闸,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端温差下铁路高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防导线内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是一种极端温差下铁路高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防导线内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路电力贯通线每隔三公里均需要通过耐(耐张杆)

直(直线杆)



耐进行换向,又因地势及环境不同会使用耐张杆和直线杆进行过渡,耐张杆与直线杆以及双杆与单杆根开不同,杆型变化导致绝缘子发生轻微倾斜;且由于西北地区冬季最低温度约

43度,夏季最高温度约40.1度,温差约80度,部分区段电力架空线路在冬季驰度过紧,受导线张力影响,架空线路悬式绝缘子发生内倾角度较大,导线与横担间绝缘间距不足放电,导致故障跳闸。且针对极端温差地区电力贯通线设计,现行铁路电力设计规范中尚未有明确的标准作为设计依据;需要结合实际工程,研发一套适用性强的补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极端温差下铁路高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防导线内偏装置,可稳定架空线路导线位置,防止导线内偏,避免绝缘子位置偏移导致绝缘距离不足导致跳闸,提高供电可靠性。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极端温差下铁路高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防导线内偏装置,包括顶相横担、边相横担、顶部吊杆、第一边相吊杆、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顶相横担及边相横担均与电杆固定安装,顶相横担与电杆顶部之间固装顶部吊杆,边相横担与电杆顶部之间固装第一边相吊杆,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安装于顶相横担端部,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安装于边相横担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杆上固定安装下部补强横担及抱箍,下部补强横担与抱箍之间固装加强型角钢;所述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与边相横担之间安装有顶相固定单元,所述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与下部补强横担之间安装有边相固定单元,所述顶相固定单元及边相固定单元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船型悬垂线夹、上直角挂板、第一碗头挂板、第一复合绝缘子、第一球头挂环及下直角挂板。
[0006]而且,所述边相横担与电杆之间还固装有第二边相吊杆。
[0007]而且,所述顶相固定单元及边相固定单元还包括两眼拉板,该两眼拉板连接于下直角挂板下端。
[0008]而且,所述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直角挂板、第二球头挂环、第二复合绝缘子及第二碗头挂板。
[0009]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0]1、本技术的极端温差下铁路高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防导线内偏装置,经过严谨的受力分析,在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与边相横担之间安装顶相固定单元,在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与下部补强横担之间安装边相固定单元,可稳定架空线路导线位置,避免复合绝缘
子位置偏移导致绝缘距离不足而产生的跳闸现象,提高供电可靠性,经过检验,补强后的区段未发生过一次跳闸现象,效果显著,可应用于架空线路在地势落差大、温差大、风力大等各种复杂环境条件的补强措施。
[0011]2、本技术的极端温差下铁路高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防导线内偏装置,顶相固定单元及边相固定单元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船型悬垂线夹、上直角挂板、第一碗头挂板、第一复合绝缘子、第一球头挂环、下直角挂板,各部件连接可靠,通过设置船型悬垂线夹,实现原有的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与顶相固定单元、边相固定单元的可靠连接,各高压架空线路位于船型悬垂线夹内,实现有效稳定架空线路导线的目的,防止其发生内偏。
[0012]3、本技术的极端温差下铁路高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防导线内偏装置,顶相固定单元及边相固定单元还包括两眼拉板,该两眼拉板连接于下直角挂板下端,通过增设一个或若干个直角挂板,实现顶相固定单元、边相固定单元的松弛裕量,夏季安装时要增设直角挂板,使其适应由于季节转换时复合绝缘子热胀冷缩而导致的张力变化,避免冬季气温降低,导线张力大而导致的架空线路悬式绝缘子内倾。
[0013]4、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可稳定架空线路导线位置,防止导线内偏,避免绝缘子位置偏移导致绝缘距离不足导致跳闸,提高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与顶相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电杆、2

顶部吊杆、3

顶相横担、4

第一边相吊杆、5

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6

顶相固定单元、7

第二边相吊杆、8

边相横担、9

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10

边相固定单元、11

下部补强横担、12

加强型角钢、13

抱箍、14

第二直角挂板、15

第二球头挂环、16

第二复合绝缘子、17

第二碗头挂板、18

船型悬垂线夹、19

上直角挂板、20

第一碗头挂板、21

第一复合绝缘子、22

第一球头挂环、23

下直角挂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一种极端温差下铁路高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防导线内偏装置,包括顶相横担3、边相横担8、顶部吊杆2、第一边相吊杆4、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5及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9。顶相横担3及边相横担8均水平固定安装于电杆1上,顶相横担3位于电杆1的顶端,边相横担8位于顶相横担3的下部,顶相横担3与电杆1顶部之间固装顶部吊杆2,边相横担8的一端与电杆1顶部之间固装第一边相吊杆4,边相横担8的另一端与电杆1之间还固装有第二边相吊杆7。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5安装于顶相横担3端部,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9安装于边相横担8端部。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5、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9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直角挂板14、第二球头挂环15、第二复合绝缘子16及第二碗头挂板17。
[0020]在电杆1上固定安装下部补强横担11及抱箍13,下部补强横担11与抱箍13之间固
装加强型角钢12,下部补强横担11由两根槽钢对穿于电杆两侧固定,下方经由四根加强型角钢1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由抱箍固定于电杆上。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5与边相横担8之间安装有顶相固定单元6,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9与下部补强横担11之间安装有边相固定单元10。
[0021]顶相固定单元6包括依次连接的船型悬垂线夹18、上直角挂板19、第一碗头挂板20、第一复合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端温差下铁路高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防导线内偏装置,包括顶相横担(3)、边相横担(8)、顶部吊杆(2)、第一边相吊杆(4)、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5)、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9),顶相横担(3)及边相横担(8)均与电杆(1)固定安装,顶相横担(3)与电杆(1)顶部之间固装顶部吊杆(2),边相横担(8)与电杆(1)顶部之间固装第一边相吊杆(4),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5)安装于顶相横担(3)端部,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9)安装于边相横担(8)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杆(1)上固定安装下部补强横担(11)及抱箍(13),下部补强横担(11)与抱箍(13)之间固装加强型角钢(12);所述顶部绝缘子连接组件(5)与边相横担(8)之间安装有顶相固定单元(6),所述边相绝缘子连接组件(9)与下部补强横担(11)之间安装有边相固定单元(10),所述顶相固定单元(6)及边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东会王哲傅琨尹志强苏学震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