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980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方法及装置,该计量方法包括在掉零线防窃电状态时,关闭RAM并获取当前唤醒状态下的有效电流值和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基于当前唤醒状态下的有效电流值,计算当前状态下出一个脉冲的脉冲间隔。根据当前脉冲间隔确定休眠时长,以使下一次唤醒时刻位于相邻两个脉冲之间。基于确定的休眠时长、当前脉冲间隔以及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计算当前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补偿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转换所获得的补偿能量后进入休眠计量。休眠计量时间满足休眠时长后进入下一次唤醒计量,实现关闭RAM后的低功耗准确计量以及出脉冲边沿的准确。确。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表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层面的更新,窃电的手法也各式各样,但是,都是从电力计量中的根本原因着手,其方法万变不离其宗。一只电能表要计量多少度电,关键是在电能表上所加载的功率、电流以及电压这三项因素。所以,只要使三个因素的其中一个加以改变,都有可能使电能表在工作时做出反转、慢转甚至停转,进而实现窃电者的目的。近些年,各种窃电行为层出不穷,从工业用户慢慢向居民用户拓展,还有特意帮人窃电的不法分子出现。这样的不法分子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因为窃电的种种可能性,所以还是要不断提升我国的电力防护措施。
[0003]目前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窃电手法,是窃电者认为的把电能表的零线短路,我们称为断零线窃电,包括在零线出线断开,在接线点压皮等。在关闭电表的零线输入后,电流线圈内仍然有电流流过,而电压线圈则失去电压。此时,窃电者用电,电表计量不到。在掉零线处理中,目前主要供电是由电池或者电压互感器来供电,所以在掉零线处理过程中对功耗要求较高。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是主控MCU定时做唤醒,唤醒后去做计量处理,处理完则进入休眠模式。
[0004]然而,使用等间隔唤醒的方式做计量处理要求RAM在休眠的情况下保持供电以保存剩余能量累加值。然而,休眠状态下RAM的供电会大量消耗电池的能量,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使用等间隔唤醒的方式做计量还有可能出现出脉冲的时刻刚好落入唤醒检测的时间内。这不仅会造成计量损失且在正常运行高频模式和休眠低频模式的转化过程中还会存在出脉冲的边沿信号不对齐的情况,校表台通常会判边沿去做检测,不对齐的情况会影响校表台检测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功耗且高计量精度的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方法及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方法,其包括:
[0007]当唤醒检测表明电表当前处于掉零线防窃电状态时,关闭RAM并获取当前唤醒状态下的有效电流值I
k
和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1;
[0008]基于当前唤醒状态下的有效电流值I
k
,计算当前状态下出一个脉冲的脉冲间隔TC
k

[0009]根据当前脉冲间隔TC
k
确定休眠时长SEC
k
,以使下一次唤醒时刻位于相邻两个脉冲之间,休眠时长SEC
k
满足:N*TC
k
<SEC
k
<(N+1)*TC
k
,N≥1;其中N为休眠时长SEC
k
内第N个脉冲,k为电表第k次唤醒检测;
[0010]基于确定的休眠时长SEC
k
、当前脉冲间隔TC
k
以及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1,获得在当前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SEC
k

TJ
k
‑1)%TC
k
),其中k≥1且TJ0=0;
[0011]补偿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1转换所获得的补偿能量后进入休眠计量;在休眠计量时间满足休眠时长SEC
k
后进入k+1次唤醒检测并基于计量补偿时间TJ
k
进行第k+1次唤醒后的能量补偿。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当每次唤醒后所检测到的电流有效值差异且唤醒次数k≥2时,基于当前电流有效值I
k
和上一次唤醒所检测到的电流有效值I
k
‑1,调整计量补偿时间TJ
k
=(SEC
k

TJ
k
‑1)%TC
k
)*(I
k
‑1/I
k
)。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基于关闭后的RAM内所剩余的部分存储区域,将计量补偿时间转换所获得的能量写入寄存器内进行能量补偿。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获取MCU每次从休眠状态切至换唤醒状态的唤醒固定时间DT,当前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SEC
k

TJ
k
‑1‑
DT)%TC
k
)。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唤醒检测以判断电表当前是否进入掉零线防窃电状态的步骤包括:
[0016]检测电表当前电压并判断电压是否缺失;
[0017]若电压缺失,则检测电表当前电流并判断其是否超过设定的电流阈值;
[0018]若超过设定的电流阈值则表明电表当前处于掉零线防窃电状态。
[001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装置,其包括检测获取单元、脉冲间隔计算单元、休眠时长确定单元、补偿时间计算单元以及能量补偿单元。当唤醒检测表明电表当前处于掉零线防窃电状态时,关闭RAM且检测获取单元获取当前唤醒状态下的有效电流值I
k
和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1。脉冲间隔计算单元基于当前唤醒状态下的有效电流值I
k
,计算当前状态下出一个脉冲的脉冲间隔TC
k
。休眠时长确定单元根据当前脉冲间隔TC
k
确定休眠时长SEC
k
,以使下一次唤醒时刻位于相邻两个脉冲之间,休眠时长SEC
k
满足:N*TC
k
<SEC
k
<(N+1)*TC
k
,N≥1;其中N为休眠时长SEC
k
内第N个脉冲,k为电表底k次唤醒。补偿时间计算单元基于确定的休眠时长SEC
k
、当前脉冲间隔TC
k
以及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1,获得在当前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SEC
k

TJ
k
‑1)%TC
k
),其中k≥1且TJ0=0。能量补偿单元补偿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1转换所获得的补偿能量后进入休眠计量;在休眠计量时间满足休眠时长SEC
k
后进入k+1次唤醒检测并基于计量补偿时间TJ
k
进行第k+1次唤醒的能量补偿。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当每次唤醒后所检测到的电流有效值差异且唤醒次数k≥2时,补偿时间计算单元基于当前电流有效值I
k...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唤醒检测表明电表当前处于掉零线防窃电状态时,关闭RAM并获取当前唤醒状态下的有效电流值I
k
和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1;基于当前唤醒状态下的有效电流值I
k
,计算当前状态下出一个脉冲的脉冲间隔TC
k
;根据当前脉冲间隔TC
k
确定休眠时长SEC
k
,以使下一次唤醒时刻位于相邻两个脉冲之间,休眠时长SEC
k
满足:N*TC
k
<SEC
k
<(N+1)*TC
k
,N≥1;其中N为休眠时长SEC
k
内第N个脉冲,k为电表第k次唤醒检测;基于确定的休眠时长SEC
k
、当前脉冲间隔TC
k
以及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1,获得在当前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SEC
k

TJ
k
‑1)%TC
k
),其中k≥1且TJ0=0;补偿上一次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1转换所获得的补偿能量后进入休眠计量;在休眠计量时间满足休眠时长SEC
k
后进入k+1次唤醒检测并基于计量补偿时间TJ
k
进行第k+1次唤醒后的能量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每次唤醒后所检测到的电流有效值差异且唤醒次数k≥2时,基于当前电流有效值I
k
和上一次唤醒所检测到的电流有效值I
k
‑1,调整计量补偿时间TJ
k
=((SEC
k

TJ
k
‑1)%TC
k
)*(I
k
‑1/I
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关闭后的RAM内所剩余的部分存储区域,将计量补偿时间转换所获得的能量写入寄存器内进行能量补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MCU每次从休眠状态切至换唤醒状态的唤醒固定时间DT,当前唤醒过程所丢失的计量补偿时间TJ
k
=(SEC
k

TJ
k
‑1‑
DT)%TC
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唤醒检测以判断电表当前是否进入掉零线防窃电状态的步骤包括:检测电表当前电压并判断电压是否缺失;若电压缺失,则检测电表当前电流并判断其是否超过设定的电流阈值;若超过设定的电流阈值则表明电表当前处于掉零线防窃电状态。6.一种电表掉零线状态下的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获取单元,当唤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鹏瞿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