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942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1
一种能够稳定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膜厚的电极复合材料层的电极的电极制造装置。这里公开的电极制造装置(100)具备第1辊(10)、第2辊(20)以及第3辊(30),在第1辊与第2辊之间形成有将电极材料(A)压延来形成复合材料涂膜(B)的压延间隙(G1),并且在第2辊与第3辊之间形成有将复合材料涂膜与电极集电体(C)压接的压接间隙(G2)。而且,在这里公开的电极制造装置中,具备将第3辊朝向第2辊施力的弹簧状机构(40),压接间隙根据来自复合材料涂膜的反作用力的变动而变动。由此,能够防止第3辊不能追随于来自复合材料涂膜的反作用力而产生挤压不良,从而能够减少制造后的电极复合材料层(D2)的膜厚的偏差。厚的偏差。厚的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制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向带状的电极集电体的表面赋予了电极复合材料层的电极的电极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将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用于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等的便携电源、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的车辆驱动用电源等。作为这种二次电池的电极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向带状的电极集电体的表面赋予了电极复合材料层的电极。例如通过将作为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前体物质的电极材料压延来形成复合材料涂膜并使该复合材料涂膜压接于电极集电体的表面的方法来制造该结构的电极。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用于实施上述电极的制造方法的装置(以下,称为“电极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极制造装置具备3根辊。在该电极制造装置中,首先,在第1辊与第2辊的缝隙(以下也称为“压延间隙”)将电极材料压延来形成复合材料涂膜。接下来,使形成的复合材料涂膜附着于第2辊的表面来搬运。而且,由于搬运电极集电体的第3辊接近第2辊,因此将向第2辊搬运的复合材料涂膜、和向第3辊搬运的电极集电体在第2辊与第3辊的缝隙(以下也称为“压接间隙”)压接。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造装置中,基于第1辊与第2辊之间的间隙宽度来使第2辊的旋转速度与电极集电体的搬运速度的速度比变化。由此,能够抑制复合材料涂膜(电极复合材料层)的膜厚的偏差来稳定地制造高品质的电极。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具备多个辊的电极制造装置的另一例子。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极制造装置(涂布装置)具备用于将涂料(电极材料)压延的两个辊。而且,通过该涂布装置,也向上述压延用的辊的间隙供给基材(电极集电体)。其结果是,在上述两个辊间的间隙,实施电极材料的压延与复合材料涂膜的压接这双方。另外,在该涂布装置中,为了防止过大的负荷施加于各个辊的轴承部,在各个辊安装有弹簧。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申请公开第2016

219343号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申请公开第2012

254422号
[0007]然而,在实际的制造现场,尽管使用了上述以往的制造装置,但有时在制造后的电极的电极复合材料层产生膜厚的偏差。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该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膜厚的电极复合材料层的电极的电极制造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这里公开的技术提供一种以下的结构的电极制造装置。
[0009]这里公开的电极制造装置是基于上述的见解而完成的。该电极制造装置具备第1辊、与第1辊邻接并与第1辊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第2辊、以及与第2辊邻接并与上述第2辊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第3辊,在第1辊与第2辊之间形成有将电极材料压延来形成复合材料涂膜的压延间隙,并且在第2辊与第3辊之间形成有将复合材料涂膜与电极集电体压接的压接间
隙。而且,这里公开的电极制造装置具备将第3辊朝向第2辊施力的弹簧状机构,压接间隙根据来自复合材料涂膜的反作用力的变动而变动。
[0010]本专利技术人进行各种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了在使用具备3根辊的电极制造装置来制造电极时,在电极复合材料层的膜厚产生偏差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在通常的电极制造装置中,通过在压接间隙(第2辊与第3辊的间隙)将复合材料涂膜与电极集电体压接时的压力而电极复合材料层(压接后的复合材料涂膜)薄膜化。此时,向第2辊和第3辊分别施加较大的反作用力。这里,若在压延间隙(第1辊与第2辊的间隙)形成的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变动,则有时第3辊不能追随于来自该复合材料涂膜的反作用力的变动而压接间隙变得不稳定。在该情况下,在压接间隙产生挤压不良而电极复合材料层的膜厚的偏差变大。与此相对地,在这里公开的电极制造装置中,设置有将第3辊朝向第2辊施力的弹簧状机构。由此,压接间隙根据来自复合材料涂膜的反作用力的变动而变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压接间隙中的复合材料涂膜的挤压不良来减少制造后的电极复合材料层的膜厚的偏差。
[0011]在这里公开的电极制造装置的一个形态中,弹簧状机构以2500N~3500N的作用力将第3辊朝向第2辊施力。由此,能够更适宜地减少电极复合材料层的膜厚的偏差。
[0012]在这里公开的电极制造装置的优选的一个形态中,第1辊和第2辊沿着第1方向大致平行地排列,并且第2辊和第3辊沿着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大致平行地排列。在这里公开的技术中,只要形成压延间隙和压接间隙,第1辊~第3辊的各自的配置位置就不特别地限定。作为各辊的配置位置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上述那样的倒L字形。
[0013]另外,在这里公开的电极制造装置的优选的一个形态中,弹簧状机构具备:轴承部,将第3辊支承为能够旋转;正交滑动机构,将沿着第1方向的应力和沿着第2方向的应力相互转换;以及伸缩机构,构成为能够沿着第1方向伸缩,正交滑动机构由弹性材料构成。通过正交滑动机构的结构部件进行弹性变形,从而该结构的弹簧状机构能够发挥作为弹簧的功能,并能够以所希望的作用力将第3辊朝向第2辊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对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制造装置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0015]图2是对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制造装置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0016]图3是对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制造装置的弹簧状机构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0017]图4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的推移的坐标图。
[0018]图5是表示实施例中的电极复合材料层的膜厚的推移的坐标图。
[0019]图6是表示比较例中的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的推移的坐标图。
[0020]图7是表示比较例中的电极复合材料层的膜厚的推移的坐标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

第1辊;20

第2辊;30

第3辊;40、40A

弹簧状机构;41

轴承部;42

连接部;43

正交滑动机构;45

伸缩机构;47

保持部;49

弹性部件;100、100A

电极制造装置;A

电极材料;B

复合材料涂膜;C

电极集电体;D

电极;D1

电极集电体;D2

电极复合材料层;G1

压延间隙;G2

压接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这里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特别提及的事项以外的在这里公开的技术的实施中所需的事情(例如电极的材料等)能够作为该领域中的基于现有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设计事项来把握。这里公开的技术能够基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和该领域中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电极制造装置具备:第1辊;第2辊,与所述第1辊邻接并与所述第1辊大致平行地配置;以及第3辊,与所述第2辊邻接并与所述第2辊大致平行地配置,在所述第1辊与所述第2辊之间形成有将电极材料压延来形成复合材料涂膜的压延间隙,并且在所述第2辊与所述第3辊之间形成有将所述复合材料涂膜与电极集电体压接的压接间隙,所述电极制造装置具备将所述第3辊朝向所述第2辊施力的弹簧状机构,所述压接间隙根据来自所述复合材料涂膜的反作用力的变动而变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村哲矢榎原胜志北吉雅则石山昌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