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连建英专利>正文

一种甩臂运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930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甩臂运动器,包括一手柄,手柄仅供人手单掌握持,在手柄前端连接一供其挥甩转动的摇杆,摇杆上绕手柄转动的外端嵌装有一配重块;摇杆转动中心轴线与手柄的中心轴线相交角为偏心角α,摇杆在手柄上的绕转端面外的前倾角为倾角β;摇杆绕转手柄的中心惯性轴线与手柄轴线以偏心角α相交,摇杆在手柄外的偏摆部分以倾角β前倾,加之摇杆外端的配重,使得摇杆在手柄上转动时离心惯性力系不平衡变化激烈,偏心离心力和振动反作用于人手,使腕、臂、肩、颈、背部肌肉松紧联动得到锻炼,实现健身运动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人们在任何场合使用,并且易于收纳。纳。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甩臂运动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健身器械,特别是一种甩臂运动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经济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一直动手在操作各种生产生活器具,例如,办公室的文员久坐长时间工作操作电脑,又如,人们日常休闲时,长时间手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接收传媒娱乐信息,都会造成手腕、手臂、肩膀、肩颈椎部的肌肉长时间紧绷绷而劳损酸痛;虽然,人们可短暂地起身,甩甩手、抖抖肩、扭扭腰、捶捶肩背臂膀以放松肌肉,但这种方式不是借助运动器具的运动锻炼方式,手腕、手臂、肩膀、肩颈肌肉无法同步联动得到锻炼,健身运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甩臂运动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并且其通过配重、偏心角和偏转角的结构设计,可由人单手持握施力顺畅甩摆转动,产生偏心离心力和产生振动反作用于人手,使腕、臂、肩、颈、背部肌肉松紧联动得到锻炼,实现健身运动效果。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甩臂运动器,包括一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仅供人手单掌握持,在手柄前端连接一供其挥甩转动的摇杆,摇杆上绕手柄转动的外端嵌装有一配重块;摇杆转动中心轴线与手柄的中心轴线相交角为偏心角α,摇杆在手柄上的绕转端面外的前倾角为倾角β。
[0005]本技术所述的手柄包括一握杆、一以所述的偏心角α角度倾斜连接在握杆前端的环板、一共轴连接在环板前端环轴;所述的摇杆内端为所述的摇杆在手柄上的绕转端面,该绕转端面部设有一承插环轴的轴孔,摇杆外端设有一用于嵌装配重块的条形孔槽。环板与握杆前端的倾斜夹角即是偏心角α,如此设计可使持握手柄做画圈甩摆动作时,使摇杆更容易受牵引而顺畅地摆转起来,不会产生卡顿现象,并且由于在摇杆外端增加配重块,以及摇杆在绕转部外向前倾一个倾角β,使摇杆回转的不平衡性增加,使手柄甩动摇杆回转时,产生更大的偏心离心力和产生更激烈的振动反作用于人手,使手、肩、颈、背的肌肉得到锻炼。
[0006]本技术所述的摇杆外端弹性套接固定一个用于把配重块约束在条形孔槽中的硅胶套,硅胶套的套腔腔壁遮挡条形孔槽的全部或局部。硅胶套既起到束紧配重块和隐藏配重块的作用,又有当摇杆外端碰撞到外物时,起缓冲保护作用。
[0007]本技术所述的摇杆外端上设有一条形孔槽外端相通的螺丝孔,所述的配重块为可套入条形孔槽的圆柱体,配重块的一端设有可与螺丝孔旋接的外螺柱。通过外螺柱和螺丝孔旋接,可把配重块牢固地固定在条形孔槽中,避免配重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离摇杆飞出,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0008]本技术所述的环轴前端固定安装有一端盖,该端盖把摇杆的轴孔端轴向限位
在端盖与环板之间,所述的环轴高度大于所述的轴孔高度。即摇杆内端的轴孔和手柄前端的环轴配合,且由端盖与环板轴向限位,使摇杆可绕手柄偏转且不会脱离;并且由于轴孔的高度小于环轴高度,因此轴孔既可绕环轴转动,又可沿环轴轴向小幅度移动,如此设计,使手柄画圈牵引摇杆时,摇杆更容易在手柄前端转动起来。
[0009]本技术所述的端盖的轴向上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的环轴内侧设有两个与连接孔对位的螺孔柱;连接孔与螺孔柱用螺丝连接,即可实现端盖在手柄上的安装连接。
[0010]本技术所述的环轴外壁套接一表面光滑的圆轴套,所述的轴孔可转动地套合于圆轴套外壁上。圆轴套可采用不锈钢材质,摇杆采用塑料材质,使摇杆的轴孔套于圆轴套上转动时,金属和塑料之间滑动可产生自润滑作用,使摇杆在手柄上回转时顺畅而不会产生卡顿现象。
[0011]本技术的握杆上套装有一握位防滑套管以及一握位防脱护带,如此设计,握位防滑套管既能汗水又有防滑功能,加之握位防脱护带绕于手背,单手持握手柄画圈甩动摇杆偏转时,可防止手掌与握杆滑脱,确保运动锻炼之安全性。
[0012]本技术所述的握杆为圆管杆,握杆的后端设有一缩径的外螺端轴,所述的握位防脱护带一端具有套于握杆上的前端环以及一套于外螺端轴上的后端环,所述的外螺端轴还设置一与其旋接把后端环压紧在握杆上的螺母盖;所述的握位防滑套管位于前端环和后端环之间,握位防脱护带与握位防滑套管配合合围为一束掌空间。该束掌空间可防止手掌与握杆滑脱。
[0013]本技术所述的偏心角α角度为5
°
,所述的倾角β角度为25
°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①
摇杆绕转手柄的中心惯性轴线与手柄轴线以偏心角α相交,摇杆在手柄外的偏摆部分以倾角β前倾,加之摇杆外端的配重,使得摇杆在手柄上转动时离心惯性力系不平衡变化激烈,偏心离心力和振动反作用于人手,使腕、臂、肩、颈、背部肌肉松紧联动得到锻炼,实现健身运动效果;
[0016]②
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人们在任何场合使用,并且易于收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装配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装配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0019]图3为图1本技术装配完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本技术装配完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附图标识为:10.手柄;11.握杆;111.外螺端轴;12.环板;13.环轴;131.螺孔柱;
[0024]20.摇杆;21.轴孔;22.条形孔槽;221.螺丝孔;
[0025]30.配重块;31.外螺柱;
[0026]40.硅胶套;41.套腔;
[0027]50.端盖;51.连接孔;
[0028]60.螺丝;
[0029]70.圆轴套;
[0030]80.握位防滑套管;
[0031]90.握位防脱护带;91.前端环;92.后端环;
[0032]100.螺母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4]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的一种甩臂运动器,由一手柄10、一摇杆20、一配重块30、一硅胶套40、一端盖50、两螺丝60、一圆轴套70、一握位防滑套管80、一握位防脱护带90和一螺母盖100装配组成。
[0035]下面介绍本技术主要部件的结构。
[0036]如图1、图2和图5、图6所示,本技术的手柄10仅供人手单掌握持,手柄10采用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手柄10包括一握杆11、一以偏心角α角度倾斜连接在握杆11前端的环板12、一共轴连接在环板12前端环轴13;环轴13的中心轴线与环板12面垂直呈90
°
角,握杆11中心轴线与环轴13的中心轴线相交呈一角度为5
°
的偏心角α;圆管杆式的握杆11的后端设有一缩径的外螺端轴111,环轴13内侧设有两个螺孔柱131。
[0037]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甩臂运动器,包括一手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0)仅供人手单掌握持,在手柄(10)前端连接一供其挥甩转动的摇杆(20),摇杆(20)上绕手柄(10)转动的外端嵌装有一配重块(30);摇杆(20)转动中心轴线与手柄(10)的中心轴线相交角为偏心角α,摇杆(20)在手柄(10)上的绕转端面外的前倾角为倾角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甩臂运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0)包括一握杆(11)、一以所述的偏心角α角度倾斜连接在握杆(11)前端的环板(12)、一共轴连接在环板(12)前端环轴(13);所述的摇杆(20)内端为所述的摇杆(20)在手柄(10)上的绕转端面,该绕转端面部设有一承插环轴(13)的轴孔(21),摇杆(20)外端设有一用于嵌装配重块(30)的条形孔槽(2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甩臂运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杆(20)外端弹性套接固定一个用于把配重块(30)约束在条形孔槽(22)中的硅胶套(40),硅胶套(40)的套腔(41)腔壁遮挡条形孔槽(22)的全部或局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甩臂运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杆(20)外端上设有一与条形孔槽(22)外端相通的螺丝孔(221),所述的配重块(30)为可套入条形孔槽(22)的圆柱体,配重块(30)的一端设有可与螺丝孔(221)旋接的外螺柱(3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甩臂运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轴(13)前端固定安装有一端盖(50),该端盖(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连建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