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8884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端左部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移动底座上端中部开有穿通的施工槽口,所述移动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表面位于施工槽口上方,所述支撑架上端开有穿通的活动口,所述支撑架左端和右端开有穿通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地下水修复装置,所述移动底座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后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下端与移动底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通过地下洒药机构将药液送至地下,从而更好的对地下进行修复,喷洒机构的设置使药液自动均匀的喷洒,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土壤污染称为土壤有机污染。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按溶解性难易可分成为两类:

易分解类,如:有机磷农药、三氯乙醛;

难分解类,如:有机氯等。部分有机污染物在生物和非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无害物质,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不易转化,造成农作物减产,并在植物中残留,成为植物残毒,在现有的节能材料生产混合搅拌过程中至少有以下弊端:1、现有的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在土地表面进行喷洒修复液,效果不高,无法对地下水部分进行深层的修复,通过传统的大规模的挖掘土壤进行修复,工程量大,成本高,还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传统的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只在表面进行修复,修复效果不明显,修复效率低;2、现有的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在地面上喷洒出来的修复液不均匀,使地面的有机污染的土壤修复效果降低,从而影响修复速度,且传统的表面有机土壤修复靠人工手动喷洒,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还危害到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工作速度慢,工作效率低,故此,我们推出一种新的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端左部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移动底座上端中部开有穿通的施工槽口,所述移动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表面位于施工槽口上方,所述支撑架上端开有穿通的活动口,所述支撑架左端和右端开有穿通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地下水修复装置,所述移动底座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喷药箱,所述喷药箱后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下端与移动底座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包括两个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地下洒药机构,两个所述螺纹杆下端均轴承连接有固定底板。
[0007]优选的,所述地下洒药机构包括药桶,所述药桶外表面下端开有若干个喷药孔,所述药桶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龙门连接架,所述药桶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固定安装有二号电动推杆,两个所述二号电动推杆上端均与龙门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药桶下端固定安装有钻地机,所述药桶内上壁固定安
装有一号电动推杆,所述一号电动推杆下端固定安装有施压活塞板,所述施压活塞板外表面与药桶内部相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药桶左端上部和右端上部分别与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驱动电机下端均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底板下端均与移动底座上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后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前端右部活动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前端上部活动连接有空心方管,所述空心方管左端固定安装有软管,所述空心方管前端和后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安装支架,所述空心方管内部穿插连接有多孔联排喷头,所述多孔联排喷头外表面左部与空心方管穿插连接,所述多孔联排喷头左部与软管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下端与移动底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支架下端与移动底座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中,通过地下水修复装置上设置地下洒药机构,通过在装满修复液的药桶底部设置钻地机,通过同时启动两个驱动电机和钻地机,使两个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两个螺纹转动,从而使两个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连接杆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药桶向下移动,此时钻地机对土壤地面进行钻动,从而在药桶向下移动的同时,使整个地下洒药机构进入地下,在进入地下后,通过启动药桶上方的两个二号电动伸缩杆将在药桶外表面的密封套向上推动,从而使药桶外表面的喷药孔露出,防止在钻地过程中发生堵塞,通过启动一号电动推杆,使一号电动推杆将施压活塞板向下推动,从而将药水通过向下施压从喷药孔内喷入地下,从而对地下深处进行修复,不需要大规模的挖掘,就可以对地下深处进行修复,修复效果高,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0013]2、本技术中,将多孔联排喷头通过空心方管与软管连接,软管使在进行喷洒时起到上下活动的作用,在进行地面有机污染土壤药物喷洒时,通过喷药箱将箱内的药液通过软管送入多孔联排喷头内从而喷洒出来,通过启动驱动马达,通过驱动马达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从而使转动盘前端连接的摇杆发生上下摆动,从而拉动空心方管在安装支架上进行上下小幅度的摆动,从而使喷洒出去的药液均匀的喷洒在地面上,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还提高了修复的效果,减少工作人员对药液的直接接触,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适合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的地下水修复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的地下洒药机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的喷洒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移动底座;2、地下水修复装置;201、驱动电机;202、螺纹杆;203、连接杆;
204、固定底板;205、地下洒药机构;21、药桶;22、喷药孔;23、钻地机;24、施压活塞板;25、密封套;26、一号电动推杆;27、二号电动推杆;28、龙门连接架;3、施工槽口;4、喷药箱;5、喷洒机构;501、安装板;502、驱动马达;503、软管;504、空心方管;505、多孔联排喷头;506、安装支架;507、摇杆;508、转动盘;6、活动口;7、支撑架;8、滑槽;9、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上端左部固定安装有扶手(9),所述移动底座(1)上端中部开有穿通的施工槽口(3),所述移动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外表面位于施工槽口(3)上方,所述支撑架(7)上端开有穿通的活动口(6),所述支撑架(7)左端和右端开有穿通的滑槽(8),两个所述滑槽(8)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地下水修复装置(2),所述移动底座(1)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喷药箱(4),所述喷药箱(4)后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机构(5),所述喷洒机构(5)下端与移动底座(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2)包括两个驱动电机(201),两个所述驱动电机(201)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202),两个所述螺纹杆(202)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203),两个所述连接杆(203)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地下洒药机构(205),两个所述螺纹杆(202)下端均轴承连接有固定底板(2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洒药机构(205)包括药桶(21),所述药桶(21)外表面下端开有若干个喷药孔(22),所述药桶(21)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密封套(25),所述密封套(25)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龙门连接架(28),所述药桶(21)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固定安装有二号电动推杆(27),两个所述二号电动推杆(27)上端均与龙门连接架(28)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东升阳秀春邹国胜罗志强张哲胡琦陈志勇张亚君李典鑫黄俊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广汇源环境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