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88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包括防护外壳、透明层、粘合层、防伪标签本体和防水层,所述防护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层,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粘合层,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防伪标签本体,所述防伪标签本体的左侧表面设置有防伪码,所述防水层的上方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上方设置有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水层和干燥层的设置,当雨水或者其他液体落到防伪标签本体上时,通过防水层能够对防伪标签本体和防伪码进行有效的防水效果,避免防伪标签本体上的防伪码和其他信息被污渍沾染,同时干燥层能够对湿气进行干燥,避免出现发霉回潮,使得防伪标签本体表面的标识可以较为长久保持清晰,确保了防伪标签的正常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伪标签


[0001]本技术涉及防伪标签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0002]防伪标签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防伪是对那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而采取的防止措施,防伪标签的意义是品牌性用户保护自己品牌的方案和有效手段。
[0003]现有的新型防伪标签在使用中不具备耐磨性和防水性,例如申请号为 CN202020650987.2公开的一种具有隔光功能的标签,现有的防伪标签防伪码直接裸露在外,容易导致防伪码上的涂层被刮花,严重时会导致防伪码缺失,无法提供正常防伪功能,同时现有的防伪标签容易因为沾染水渍以及其它污垢而被涂抹,一旦防伪标签遇到水,会对防伪码造成影响,导致防伪码的清晰度降低,影响防伪标签的正常使用。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防伪标签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防伪标签,以解决技术中不具备耐磨性和防水性的问题,现有的防伪标签防伪码直接裸露在外,容易导致防伪码上的涂层被刮花,严重时会导致防伪码缺失,无法提供正常防伪功能,同时现有的防伪标签容易因为沾染水渍以及其它污垢而被涂抹,一旦防伪标签遇到水,会对防伪码造成影响,导致防伪码的清晰度降低,影响防伪标签的正常使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包括防护外壳、透明层、粘合层、防伪标签本体和防水层,所述防护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层,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粘合层,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防伪标签本体,所述防伪标签本体的左侧表面设置有防伪码,所述防水层的上方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上方设置有耐磨层。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呈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防护外壳呈矩形结构设计而成,所述防护外壳的右下方连接有易撕拉条,使得防护外壳能够对防伪标签本体进行有效的防护。
[0008]优选的,所述透明层通管黏胶粘贴设置在防护外壳的顶部,所述透明层的外径等于防护外壳的外径,使透明层能够增强对防伪标签本体的保护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易撕拉条呈“U”字形结构设计而成,所述易撕拉条与防护外壳之间相互垂直,使得易撕拉条能够便于对防伪标签进行粘贴和撕下来。
[0010]优选的,所述防伪标签本体的上方通过第一粘贴层粘贴设置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的外径等于防伪标签本体的外径,所述干燥层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层,使得干燥层能够对湿气进行干燥,避免出现发霉回潮,使得防伪标签本体表面的标识可以较为长久保持清晰。
[0011]优选的,所述防水层通过第二粘贴层粘贴设置在干燥层的上方,所述防水层的长
度和宽度等于防伪标签本体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防水层与干燥层之间相互平行,使得防水层能够对防伪标签本体和防伪码进行有效的防水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防腐层呈矩形结构设计而成,所述防腐层通过黏胶粘贴设置在防水层的上方,所述防腐层与防水层之间相互平行,使得防腐层可以实现对防伪标签本体起到良好的防腐保护的作用。
[0013]优选的,所述耐磨层呈矩形结构设计而成,所述耐磨层通管黏胶粘贴在防腐层的上方,所述耐磨层与防腐层之间相互平行,使得耐磨层能够增强了防伪标签本体的耐磨性。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通过防水层和干燥层的设置,当雨水或者其他液体落到防伪标签本体上时,通过防水层能够对防伪标签本体和防伪码进行有效的防水效果,避免防伪标签本体上的防伪码和其他信息被污渍沾染,同时干燥层能够对湿气进行干燥,避免出现发霉回潮,使得防伪标签本体表面的标识可以较为长久保持清晰,确保了防伪标签的正常使用;
[0016]2、通过防护外壳和耐磨层的设置,通过防护外壳和耐磨层能够增强对防伪标签本体防护的同时也能够增强防伪标签本体的耐磨性,保障在防伪码的完整性,可以确保防伪标签本体提供正常防伪功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粘合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外壳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防伪标签本体与防伪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干燥层与防水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防护外壳;2、透明层;3、粘合层;4、易撕拉条;5、防伪标签本体; 6、防伪码;7、干燥层;8、第一粘贴层;9、防水层;10、第二粘贴层;11、防腐层;12、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6]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6所示的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包括防护外壳1、透明层2、粘合层3、防伪标签本体5和防水层9,防护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层2,防护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粘合层3,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防伪标签本体5,防伪标签本体5的左侧表面设置有防伪码6,防水层9的上方设置有防腐层11,防腐层11的上方设置有耐磨层12。
[0027]防护外壳1呈透明材质制作而成,防护外壳1呈矩形结构设计而成,防护外壳1的右下方连接有易撕拉条4,透明层2通管黏胶粘贴设置在防护外壳1 的顶部,透明层2的外径等于防护外壳1的外径,易撕拉条4呈“U”字形结构设计而成,易撕拉条4与防护外壳1之间相互垂直。
[0028]防伪标签本体5的上方通过第一粘贴层8粘贴设置有干燥层7,干燥层7 的外径等
于防伪标签本体5的外径,干燥层7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层9,防水层9 通过第二粘贴层10粘贴设置在干燥层7的上方,防水层9的长度和宽度等于防伪标签本体5的长度和宽度,防水层9与干燥层7之间相互平行。
[0029]防腐层11呈矩形结构设计而成,防腐层11通过黏胶粘贴设置在防水层9 的上方,防腐层11与防水层9之间相互平行,耐磨层12呈矩形结构设计而成,耐磨层12通管黏胶粘贴在防腐层11的上方,耐磨层12与防腐层11之间相互平行。
[0030]本实用工作原理:
[0031]参照说明书附图1

6,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防伪标签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撕开粘合层3底部的薄膜,手持易撕拉条4,将防伪标签通过粘合层3 贴在合适的位置处,当防伪标签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防护外壳1能够对防伪标签本体5进行初步防护,而当雨水或者其他液体落到防伪标签本体5上时,通过防水层9能够对防伪标签本体5和防伪码6进行有效的防水效果,避免防伪标签本体5上的防伪码6和其他信息被污渍沾染,同时干燥层7能够对湿气进行干燥,避免出现发霉回潮,使得防伪标签本体5表面的标识可以较为长久保持清晰,确保了防伪标签的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包括防护外壳(1)、透明层(2)、粘合层(3)、防伪标签本体(5)和防水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层(2),所述防护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粘合层(3),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防伪标签本体(5),所述防伪标签本体(5)的左侧表面设置有防伪码(6),所述防水层(9)的上方设置有防腐层(11),所述防腐层(11)的上方设置有耐磨层(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呈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防护外壳(1)呈矩形结构设计而成,所述防护外壳(1)的右下方连接有易撕拉条(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层(2)通管黏胶粘贴设置在防护外壳(1)的顶部,所述透明层(2)的外径等于防护外壳(1)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拉条(4)呈“U”字形结构设计而成,所述易撕拉条(4)与防护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泽通何春殷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思米诺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