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498849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3
本申请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从待传输信息比特序列中选取第一数量的比特,组成重传数据块的待编码比特序列;对重传数据块的待编码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编码比特序列;将编码比特序列和编码之后的首传数据块组合得到当前待传输数据块;对当前待传输数据块进行数字基带调制后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极化码(Polar code)是一种近年来新提出的信道编码,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能够通过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能够达到信道容量的编码方法。由于其出色的渐进性能以及结构化的构造方式,极化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信道纠错码,并且已经被5G标准采纳为控制信息的主要编码方式之一。但5G中的极化码不具备递增冗余的混合自动重传能力,并且也只适用于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等低阶调制方式。
[0003]并且,传统的块极化(Block Polarization,BP)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方案的构造方法是基于高斯近似(Gaussian Approximation,GA)的,但GA在线实时计算复杂度高,不适合实际的通信系统。因此,如何在可以支持递增冗余的HARQ和高阶调制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包括:从待传输信息比特序列中选取第一数量的比特,组成重传数据块的待编码比特序列;对所述重传数据块的待编码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编码比特序列;将所述编码比特序列和编码之后的首传数据块组合得到当前待传输数据块;对所述当前待传输数据块进行数字基带调制后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量由下述参数之一确定:第一参数集合;第二参数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重传数据块的物理信道资源参数和重传数据块的频谱效率参数;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并行极化信道相关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数据块的物理信道资源参数至少包括下述之一:时隙数;每个时隙包含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数;资源块数;每个资源块包含的频域子载波数;每个资源块中的资源单元数;空间层数;所述重传数据块的频谱效率参数至少包括下述之一:调制阶数;传输码率;频谱效率;所述并行极化信道相关参数至少包括下述之一:待传输信息比特序列中的比特数量;首传数据块的比特极化信道容量;重传数据块的比特极化信道容量;首传数据块的长度;重传数据块的长度;信道特征指示参数;比特极化信道的分组数目;调制阶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信息比特序列中的比特数量由首传数据块的物理信道资源参数和首传数据块的频谱效率参数确定;所述首传数据块的长度由所述首传数据块的物理信道资源参数和调制阶数确定;所述重传数据块的长度由所述重传数据块的物理信道资源参数和调制阶数确定;所述信道特征指示参数用于指示信道质量或信道类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确定方式包括下述之一:根据所述时隙数、所述每个时隙包含的OFDM符号数、所述资源块数、所述每个资源块包含的频域子载波数、所述空间层数、所述调制阶数和所述传输码率确定;根据所述时隙数、所述每个时隙包含的OFDM符号数、所述资源块数、所述每个资源块包含的频域子载波数、所述空间层数和频谱效率确定;根据所述资源块数、所述每个资源块中的资源单元数、所述空间层数、所述调制阶数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进牛凯戴金晟梁楚龙陈梦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