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83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包括椅架、按摩机芯、机芯线束、背架线和中心控制板;椅架上设置有导轨,按摩机芯在导轨上上下往复运动;椅架远离人体一侧设置有若干横杠,以提高椅架强度;背架线一端固定于椅架顶部横杠上,另一端固定于椅架底部横杠上,且位于横杠与机芯线束之间并距离横杠预设距离;背架线的钢性大于机芯线束的刚性;中心控制板设置于所述椅架底部,机芯线束一端与按摩机芯连接,另一端与中心控制板连接;中心控制板控制椅架倒背及控制按摩机芯在导轨上运动,使得机芯线束跟随按摩机芯在背架线上上下滑动,避免机芯线束与横杠接触。背架线在机芯线束老化和按摩椅倒背时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按摩机芯运行卡顿。卡顿。卡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
,具体地,涉及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按摩椅,一款逐渐应用于大众的按摩产品,因功能齐全、按摩手法多样等深受用户青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用户对于按摩椅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机芯作为按摩椅最核心的部位,如何在保证其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优化工艺,这是我们所需要去研究的课题之一。
[0003]目前所用到2D机芯的按摩椅,为了解决机芯通信及电源线束使用时间久之后由于软化而造成背架线偏移的问题,现有按摩椅采取拉簧拉拽的方式来固定机芯通信及电源线束。但此方案存在一定技术缺陷,拉簧会在机芯行走过程中由于形变、受力不均、受力方向突变等因素产生一系列异音。用户如果在体验过程中,由于拉簧的异音而产生相应的负面情绪,造成产品被判不良或者引起用户的反感,从而无法实现全面的身心放松,那这样的结果是有违背我们设计按摩椅的初心的。因此解决按摩机芯线束拉簧异音问题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从而解决了现有按摩机芯线束由拉簧牵引而导致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异音及按摩机芯线束软化支撑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包括椅架、按摩机芯、机芯线束、背架线和中心控制板;所述椅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按摩机芯在所述导轨上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椅架远离人体一侧设置有若干横杠,以提高椅架强度;所述背架线一端固定于所述椅架顶部横杠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椅架底部横杠上,且位于所述横杠与机芯线束之间并距离所述横杠预设距离;所述背架线的钢性大于所述机芯线束的刚性;所述中心控制板设置于所述椅架底部,所述机芯线束一端与所述按摩机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控制板连接;
[0006]所述中心控制板控制所述椅架倒背及控制所述按摩机芯在所述导轨上运动,使得所述机芯线束跟随所述按摩机芯在所述背架线上上下滑动,避免所述机芯线束与所述横杠接触。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按摩椅背架线结构包括椅架、按摩机芯、机芯线束、背架线和中心控制板;所述椅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按摩机芯在所述导轨上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椅架远离人体一侧设置有若干横杠,以提高椅架强度;所述背架线一端固定于所述椅架顶部横杠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椅架底部横杠上,且位于所述横杠与机芯线束之间并距离所述横杠预设距离;所述背架线的钢性大于所述机芯线束的刚性;所述中心控制板设置于所述椅架底部,所述机芯线束一端与所述按摩机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控制板连接;所述中心控制板控制所述椅架倒背及控制所述按摩机芯在所述导轨上运动,使得所述机芯线束跟随所述按摩机芯在所述背架线上上下滑动,避免所述机芯线束与所述横杠接触。这样背架线在机芯线束老化和按摩椅倒
背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以避免机芯线束与横杠接触造成按摩机芯运行卡顿,以及解决了现有按摩机芯线束由拉簧牵引而导致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异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绘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绘示了图1中的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3绘示了图1中的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4绘示了图1中的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结合图1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包括椅架1、按摩机芯、机芯线束、背架线2和中心控制板;所述椅架1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按摩机芯在所述导轨上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椅架1远离人体一侧设置有若干横杠11,以提高椅架1强度;所述背架线2一端固定于所述椅架1顶部横杠11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椅架1底部横杠11上,且位于所述横杠11与机芯线束之间并距离所述横杠11预设距离;所述背架线2的钢性大于所述机芯线束的刚性;所述中心控制板设置于所述椅架1底部,所述机芯线束一端与所述按摩机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控制板连接;
[0015]所述中心控制板控制所述椅架1倒背及控制所述按摩机芯在所述导轨上运动,使得所述机芯线束跟随所述按摩机芯在所述背架线2上上下滑动,避免所述机芯线束与所述横杠11接触。
[0016]这样背架线在按摩椅倒背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以避免机芯线束与横杠接触造成按摩机芯运行卡顿,以及解决了现有按摩机芯线束由拉簧牵引而导致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异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0017]需要说明的是,机芯线束是为按摩机芯供电的电源线和各种通信线路的用橡胶管套设在一起后形成的,机芯线束在长久的反复上下运动过程中会存在橡胶管老化的问题,会塌陷,此时,依然有背架线作为支撑点,从而使得机芯线束不会发生大方向的偏移或者与其他结构件干涉,以避免影响按摩机芯运行。
[001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导轨、按摩机芯、机芯线束、中心控制板等的安装设置方式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对应结构也是常规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均了解,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也未在图中示出。
[0019]具体地,如图1和4所示,可以看出背架线2位于所述横杠11与机芯线束之间并距离所述横杠11预设距离。
[0020]进一步地,在一个实例中,所述背架线2可以是铁线、钢线或塑料挡板,没有弹性,刚性较强,对机芯线束起到支撑的作用。
[0021]进一步地,在一个实例中,为了使得机芯线束可以顺滑在背架线2上滑动,在所述背架线2上还涂敷有绝缘光滑涂层,还可以避免机芯线束破损漏电危险。
[0022]进一步地,在一个实例中,所述背架线2和所述椅架1顶部横杠11的连接点,与所述背架线2和所述椅架1底部横杠11的连接点呈对角设置。也就是说,所述背架线2在所述椅架1上倾斜设置。具体地,从按摩椅背面方向看,如机芯线束在按摩机芯的右侧,则所述背架线2安装就是在椅架1左上角到右下角倾斜设置,如机芯线束在按摩机芯的左侧,则所述背架线2安装就是在椅架1右上角到左下角倾斜设置。当然机芯线束也可以在按摩机芯中间设置,背架线2只需安装于能够确保机芯线束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与横杠11接触即可,灵活设置。
[0023]这样背架线在机芯线束老化塌陷和按摩椅倒背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椅背架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椅架、按摩机芯、机芯线束、背架线和中心控制板;所述椅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按摩机芯在所述导轨上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椅架远离人体一侧设置有若干横杠,以提高椅架强度;所述背架线一端固定于所述椅架顶部横杠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椅架底部横杠上,且位于所述横杠与机芯线束之间并距离所述横杠预设距离;所述背架线的钢性大于所述机芯线束的刚性;所述中心控制板设置于所述椅架底部,所述机芯线束一端与所述按摩机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控制板连接;所述中心控制板控制所述椅架倒背及控制所述按摩机芯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文龙盖周明霍凯苏庆洲
申请(专利权)人: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