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874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水泥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建筑材料
,具体的,涉及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建筑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对建筑材料的消耗也日益增多,建筑能耗及垃圾不断增多。混凝土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其用量一直在大幅度攀升。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是水泥、砂石。而我国庞大的混凝土用量导致了水泥的大量生产和砂石的过度开采,水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CO2、SO2等),而砂石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和使用浪费,更是引发了资源日益匮乏以及山体滑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混凝土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占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不容乐观,废弃混凝土的堆积问题也日趋严峻。
[0003]因此,将废弃的混凝土加入水泥、砂、石等配成再生混凝土,可以减少废弃混凝土的堆积和对砂石的过度开采。但是,由于再生混凝土空隙相对较高,吸水性强,会导致再生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大、强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再生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大、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水泥30

35份、水10

16份、再生骨料120

145份、钢渣8

10份、粉煤灰12<br/>‑
20份、砂110

120份、石子55

59份、陶瓷粉20

25份、引气剂0.02

0.06份、减水剂0.2

0.5份、2


‑4‑
羟基苯甲酸0.24

0.6份、纤维素邻苯二甲酸氢酯0.12

0.3份。
[0006]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再生骨料粒径为5

12mm。
[0007]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陶瓷粉粒径为10

50μm。
[0008]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引气剂为茶皂素粉。
[0009]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2


‑4‑
羟基苯甲酸和纤维素邻苯二甲酸氢酯的质量比为2:1。
[0010]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钢渣和粉煤灰的质量比为2:3。
[0011]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四分之一份的水中加入陶瓷粉搅拌均匀后加入再生骨料再次搅拌后,得到混合物;S2、向混合物中加入余下组分,搅拌均匀进行浇筑及养护后,得到再生混凝土。
[001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先将陶瓷粉和再生骨料混合,可以提高再生骨料的流动性,陶瓷粉颗粒可以起到对再生骨料的填充效果,在掺入的同时能释放出更多的自由水,提高再生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0014]2、本专利技术按比例添加了钢渣和粉煤灰,钢渣中含有较多的游离氧化钙,在水化过程中游离的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钙,可以促进粉煤灰的水化,生成硅酸钙、铝酸钙等水化产物,并且粉煤灰中的SiO2和Al2O3相对较多,可以促进钢渣的水化,减少后期因缓慢水化带来的膨胀问题,提高安全性及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0015]3、本专利技术中的2


‑4‑
羟基苯甲酸和纤维素邻苯二甲酸氢酯的添加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粘聚性,进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表1称取再生混凝土各组分重量份,备用;S2、向四分之一份的水中加入陶瓷粉搅拌均匀后加入再生骨料再次搅拌后,得到混合物;S3、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泥、钢渣、粉煤灰、砂、石子、茶皂素粉、聚羧酸减水剂、2


‑4‑
羟基苯甲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氢酯和余下的水搅拌均匀进行浇筑及养护后,得到再生混凝土。
[0018]其中再生骨料粒径为5

8mm、陶瓷粉粒径为10

30μm。
[0019]实施例2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表1称取再生混凝土各组分重量份,备用;S2、向四分之一份的水中加入陶瓷粉搅拌均匀后加入再生骨料再次搅拌后,得到混合物;S3、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泥、钢渣、粉煤灰、砂、石子、茶皂素粉、聚羧酸减水剂、2


‑4‑
羟基苯甲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氢酯和余下的水搅拌均匀进行浇筑及养护后,得到再生混凝土。
[0020]其中再生骨料粒径为6

10mm、陶瓷粉粒径为20

30μm。
[0021]实施例3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表1称取再生混凝土各组分重量份,备用;S2、向四分之一份的水中加入陶瓷粉搅拌均匀后加入再生骨料再次搅拌后,得到混合物;S3、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泥、钢渣、粉煤灰、砂、石子、茶皂素粉、聚羧酸减水剂、2



4

羟基苯甲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氢酯和余下的水搅拌均匀进行浇筑及养护后,得到再生混凝土。
[0022]其中再生骨料粒径为10

12mm、陶瓷粉粒径为40

50μm。
[0023]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4中各组分重量份按表1称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24]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5中各组分重量份按表1称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25]对比例1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1不添加2


‑4‑
羟基苯甲酸和纤维素邻苯二甲酸氢酯,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0026]对比例2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2中各组分重量份按表1称取,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0027]对比例3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3中各组分重量份按表1称取,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0028]对比例4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实施例3称取再生混凝土各组分重量份,搅拌均匀后进行浇筑及养护,得到再生混凝土,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水泥30

35份、水10

16份、再生骨料120

145份、钢渣8

10份、粉煤灰12

20份、砂110

120份、石子55

59份、陶瓷粉20

25份、引气剂0.02

0.06份、减水剂0.2

0.5份、2


‑4‑
羟基苯甲酸0.24

0.6份、纤维素邻苯二甲酸氢酯0.12

0.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固废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粒径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晶艳李公民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平泉市岩石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