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春秋服装用高弹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69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春秋服装用高弹针织布,涉及纺织织物,旨在解决复合的面料导致服装的整体重量增加了很多,同时,服装制作工艺麻烦,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坯布,所述坯布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三针道的下针盘针织而成,所述坯布编织的花型以九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第一路至第九路的上针盘以三路为一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组分纤维呈现螺旋抱捻的结构,提高高弹复合纱的弹性,并且弹性纤维之间形成的沟壑,能增大毛细作用,实现对汗液的疏导,在涤棉混纺纱以及高弹复合纱提高织物弹性时,提高织物的保暖效果,同时能吸附皮肤产生的汗液,保持皮肤的干爽,进而提高织物的亲肤性。而提高织物的亲肤性。而提高织物的亲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春秋服装用高弹针织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织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春秋服装用高弹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布一般是用于制作早春和深秋的外套服装,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保暖性和挡风性。
[0003]按照常规的行业做法,就是在针织布的里层缝制一层里料。虽然该方法可解决保暖性、挡风性不足的问题,但使得服装的整体重量增加了很多,同时,服装制作工艺麻烦,制造成本高。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春秋服装用高弹针织布。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春秋服装用高弹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坯布,所述坯布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三针道的下针盘针织而成,所述坯布编织的花型以九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
[0007]第一路至第九路的上针盘以三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
[0008]第一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
[0009]第二路依次为浮线、浮线;
[0010]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0011]第一路至第九路的下针盘的组织结构依次为:
[0012]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
[0013]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
[0014]第三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
[0015]第四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浮线;
[0016]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
[0017]第六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
[0018]第七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0019]第八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0020]第九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路至第九路的上针盘以三路为一循环,分别以浮线、成圈组织进行循环,且浮线的组织与成圈组织的比例为1:1,使得面料通过成圈组织具有良好的纺织强度的同时,通过浮线使面料具有良好蓬松的质地,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同时第一路至第九路的下针依次排列浮线组织,能通过成圈组织在保证良好强度的同时,
具有良好的舒适度,以以上的针路进行编织,使织物表面形成若干均匀分布的竖纹,并使织物具有蓬松的质地和良好的延展性,解决了为提高面料保暖效果需进行复合而导致织物质量增大,需要经过复杂的复合加工以及较大的成本投入的问题。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路、第四路以及第七路的纱线选用高弹复合纱,所述高弹复合纱由若干股双组分纤维加捻而成。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高弹复合纱并以间隔等距的设置,能均匀的提高织物的弹力,并且高弹复合纱采用双组分纤维加捻而成,能替代氨纶材质使高弹复合纱具有良好的回弹性,且省去了氨纶需反复定型的操作,更加节能环保。
[00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路、第五路和第八路的纱线为涤棉混纺纱,所述涤棉混纺纱的配比为65:35。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棉混纺纱以相间的间距排列,实现与高弹复合纱相间设置,通过涤纶材质具有良好的强度以及弹力,能协调高弹复合纱的弹性,并且以棉纤维材质良好的吸湿性、保暖效果以及柔软的质地,能提高织物的保暖效果和手感。
[002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路、第六路以及第九路的纱线为32支的全棉纱。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全棉材质,能通过棉材质的保暖效果以及吸湿性,在涤棉混纺纱以及高弹复合纱提高织物弹性时,提高织物的保暖效果,同时能吸附皮肤产生的汗液,保持皮肤的干爽,进而提高织物的亲肤性。
[002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组分纤维由至少两种弹性纤维加捻而成,相邻所述弹性纤维的截面大小相异,相邻所述弹性纤维之间形成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沟壑。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至少两种的弹性纤维制成,能在双组分纤维受热以及受力时,发生不同的形变和扭矩,使得若干双组分纤维呈现螺旋抱捻的结构,提高高弹复合纱的弹性,并且弹性纤维之间形成的沟壑,能增大毛细作用,实现对汗液的疏导。
[003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纤维由聚酯材质或丙纶材质制成,所述双组分纤维呈螺旋扭转结构,响应于湿热处理以提供纵向应力以扭转。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聚酯材质以及丙纶材质制成弹性纤维,能在受湿热处理时,使弹性纤维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形变,从而实现双组分纤维呈现螺旋扭转结构,提高高弹复合纱的弹性,以替代氨纶。
[003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由于第一路至第九路的上针盘以三路为一循环,分别以浮线、成圈组织进行循环,且浮线的组织与成圈组织的比例为1:1,使得面料通过成圈组织具有良好的纺织强度的同时,通过浮线使面料具有良好蓬松的质地,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同时第一路至第九路的下针依次排列浮线组织,能通过成圈组织在保证良好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舒适度,以以上的针路进行编织,使织物表面形成若干均匀分布的竖纹,并使织物具有蓬松的质地和良好的延展性,解决了为提高面料保暖效果需进行复合而导致织物质量增大,需要经过复杂的复合加工以及较大的成本投入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的三角配置图;
[0036]图3为本技术中双组分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8]一种春秋服装用高弹针织布,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坯布,坯布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三针道的下针盘针织而成,坯布编织的花型以九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
[0039]第一路至第九路的上针盘以三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
[0040]第一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
[0041]第二路依次为浮线、浮线;
[0042]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0043]第一路至第九路的下针盘的组织结构依次为:
[0044]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
[0045]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
[0046]第三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
[0047]第四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浮线;
[0048]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
[0049]第六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
[0050]第七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0051]第八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0052]第九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
[0053]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路、第五路和第八路的纱线为涤棉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春秋服装用高弹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坯布,所述坯布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三针道的下针盘针织而成,所述坯布编织的花型以九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第一路至第九路的上针盘以三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第一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浮线;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一路至第九路的下针盘的组织结构依次为: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第四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浮线;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第六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第七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第八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九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春秋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全王黎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精纬针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