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64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包括铝塑壳体、固定套筒和对接嘴,所述铝塑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正极板,且正极板的连接有正极端,所述正极端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套,且正极端的右侧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的右侧设置有负极板,且负极板的连接有负极端,所述固定套筒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内部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连接有通孔板,且通孔板的上端设置有弹簧,并且通孔板的内侧固定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且注液管的表面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下侧设置有圈套。该新型锂电池结构,操作简便,通过自锁结构的注液管,便于快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电解液的充注,且不易滴落。且不易滴落。且不易滴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0003]但是,锂离子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会出现亏损,进而影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多数缺乏可重复充注电解液的结构,且少数可充注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需要通过拆卸螺钉的方法,过程比较麻烦,并且容易导致电解液滴落在皮肤上,造成一定损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多数缺乏可重复充注电解液的结构,且少数可充注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需要通过拆卸螺钉的方法,过程比较麻烦,并且容易导致电解液滴落在皮肤上,造成一定损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包括铝塑壳体、固定套筒和对接嘴,所述铝塑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正极板,且正极板的连接有正极端,所述正极端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套,且正极端的右侧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的右侧设置有负极板,且负极板的连接有负极端,所述固定套筒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内部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连接有通孔板,且通孔板的上端设置有弹簧,并且通孔板的内侧固定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且注液管的表面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下侧设置有圈套,且圈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
[0006]优选的,所述铝塑壳体的内部设置为电解槽,且在电解槽内部充注有电解液,并且电解液设置为溶解有锂盐LiPF6和LiAsF6的有机溶液。
[0007]优选的,所述隔膜设置为聚乙烯材质的矩形板,且矩形板内部的孔径允许电解液通过,并且正极板和负极板关于隔膜对称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固定在铝塑壳体的下端夹层,且固定套筒内部的导向杆设置在注液管的两侧,并且通孔板与注液管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与通孔板滑动连接,且弹簧位于固定套筒的上端与通孔板之间,并且在注液孔伸入电解槽内部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
[0010]优选的,所述注液管两侧的注液孔的高度与密封圈的高度一致,且密封盖的宽度与圈套的宽度一致,并且密封圈设置为全氟橡胶材质的O型圈。
[0011]优选的,所述对接嘴与外部压力注液枪对接,且卡块设置为环状结构,并且左右两个限位块的间距大于注液管底部的宽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锂电池结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简便,通过自锁结构的注液管,便于快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电解液的充注,且不易滴落;
[0013]1、设有固定套筒、弹簧、导向杆、限位块和通孔板,通过固定套筒形成的内部空间,便于将注液管自锁结构固定安装,通过将注液管与通孔板固定连接,以及通孔板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使得注液管在外力的作用下向铝塑壳体内部的电解槽移动,而在撤去外力后,通过弹簧处于固定套筒的上端与通孔板之间,使得注液管在弹簧的反弹作用下,向外滑动,直到通孔板与限位块接触,停止滑动,此时,注液管两侧的注液孔处于圈套的内侧;
[0014]2、设有注液管、注液孔、密封盖和圈套,通过对接嘴与外部压力注液枪对接后,注液管受到外力作用,将上端的注液孔移动到电解槽内部,此时通过注液孔向电解槽内部充注电解液,在充注完成后,撤去注液枪,注液管复位,注液孔通过圈套内部的密封圈被封堵,密封盖则盖在圈套的上端,通过双重密封结构,防止电解液渗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铝塑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注液管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铝塑壳体;2、正极板;3、绝缘套;4、正极端;5、隔膜;6、负极端;7、负极板;8、注液管;9、密封盖;10、注液孔;11、固定套筒; 12、弹簧;13、通孔板;14、导向杆;15、限位块;16、对接嘴;17、卡块; 18、密封圈;19、安装槽;20、圈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包括铝塑壳体1、正极板2、绝缘套3、正极端4、隔膜5、负极端6、负极板7、注液管8、密封盖9、注液孔10、固定套筒11、弹簧12、通孔板13、导向杆 14、限位块15、对接嘴16、卡块17、密封圈18、安装槽19和圈套20,铝塑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正极板2,且正极板2的连接有正极端4,正极端4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套3,且正极端4的右侧设置有隔膜5,隔膜5的右侧设置有负极板7,且负极板7的连接有负极端6,固定套筒1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15,且限位块15的内部固定有导向杆14,导向杆14的表面连接有通孔板13,且通孔板13的上端设置有弹簧12,并且通孔板13的内侧固定有注液管8,注液管8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9,且注液管8的表面开设有注液孔10,注液孔 10的下侧设置有圈套20,且圈套20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9,并且安装槽19 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18。
[0021]如图1中,铝塑壳体1的内部设置为电解槽,且在电解槽内部充注有电解液,并且电
解液设置为溶解有锂盐LiPF6和LiAsF6的有机溶液,隔膜5设置为聚乙烯材质的矩形板,且矩形板内部的孔径允许电解液通过,并且正极板2和负极板7关于隔膜5对称设置。
[0022]如图2中,固定套筒11固定在铝塑壳体1的下端夹层,且固定套筒11 内部的导向杆14设置在注液管8的两侧,并且通孔板13与注液管8固定连接,导向杆14与通孔板13滑动连接,且弹簧12位于固定套筒11的上端与通孔板13之间,并且在注液孔10伸入电解槽内部时,弹簧12处于被压缩状态,通过固定套筒11形成的内部空间,便于将注液管8自锁结构固定安装,通过将注液管8与通孔板13固定连接,以及通孔板13与导向杆14滑动连接,使得注液管8在外力的作用下向铝塑壳体1内部的电解槽移动,而在撤去外力后,通过弹簧12处于固定套筒11的上端与通孔板13之间,使得注液管8 在弹簧12的反弹作用下,向外滑动,直到通孔板13与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包括铝塑壳体(1)、固定套筒(11)和对接嘴(16),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正极板(2),且正极板(2)的连接有正极端(4),所述正极端(4)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套(3),且正极端(4)的右侧设置有隔膜(5),所述隔膜(5)的右侧设置有负极板(7),且负极板(7)的连接有负极端(6),所述固定套筒(1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15),且限位块(15)的内部固定有导向杆(14),所述导向杆(14)的表面连接有通孔板(13),且通孔板(13)的上端设置有弹簧(12),并且通孔板(13)的内侧固定有注液管(8),所述注液管(8)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9),且注液管(8)的表面开设有注液孔(10),所述注液孔(10)的下侧设置有圈套(20),且圈套(20)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9),并且安装槽(19)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壳体(1)的内部设置为电解槽,且在电解槽内部充注有电解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5)设置为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晴李德龙任广鹏赵洛印王康语吕国政陈明华陈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