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404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包括浮标保护组件和浮标分离组件,本申请设计有浮标保护组件,其包括保护壳体,保护壳体沿第一方向设于舱筒内,且保护壳体内部设有浮标,保护壳体外缠绕有浮标打捞绳,浮标打捞绳一端与浮标连接,另一端与舱筒底部连接,且浮标打捞绳与舱筒相抵触;浮标分离组件,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沿第一方向设于保护壳体与舱筒底部之间,舱筒开口处设有舱盖,舱盖与舱筒通过紧固件连接;浮标分离组件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舱盖盖合于舱筒开口处,舱盖将保护壳体与弹性件相抵压,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舱盖与舱筒分离,弹性件带动保护壳体向远离舱筒底部的一端运动,直至飞出舱筒。直至飞出舱筒。直至飞出舱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


[0001]本公开涉及火箭浮标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浮标,指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锚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碍航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助航标志,为海上回收火箭,在火箭箭体上设置浮标,在火箭发射阶段应保护浮标不受过载、震动等影响,回收时可以可靠地将浮标从箭体内弹出,所以,我们提出一种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在回收时保护浮标不受过载、震动影响的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舱筒,其设于火箭箭体内部,所述舱筒具有开口,所述浮标分离结构包括:浮标保护组件,其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设于所述舱筒内部,且所述保护壳体内部设有浮标,所述保护壳体外缠绕有浮标打捞绳,所述浮标打捞绳一端与所述浮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舱筒底部连接,,且所述浮标打捞绳与所述舱筒相抵触;浮标分离组件,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保护壳体与所述舱筒底部之间,所述舱筒开口处设有舱盖,所述舱盖与所述舱筒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舱筒轴线方向;所述浮标分离组件具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舱盖盖合于所述舱筒开口处,所述舱盖将所述保护壳体与所述弹性件相抵压,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下,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舱盖与所述舱筒分离,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保护壳体向远离所述舱筒底部的一端运动,直至飞出所述舱筒。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壳体包括两个相互贴合设置的半壳体,两个相互贴合设置的所述半壳体靠近所述舱筒底部的一端设有保护底板,所述保护底板与两个相互贴合设置的所述半壳体相抵接。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舱筒底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对称设置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将所述浮标打捞绳一端紧固在所述舱筒底部。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壳体与所述浮标之间设有填充海绵。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舱筒底部设有弹簧容纳槽,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弹簧容纳槽中。
[0009]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本申请设计有浮标保护组件,其包括保护壳体,保护壳体沿第一方向设于舱筒内部,且保护壳体内部设有浮标,保护壳体外缠绕有浮标打捞绳,浮标打捞绳一端与浮标连接,另一端与舱筒底部连接,且浮标打
捞绳与舱筒相抵触,第一方向为舱筒轴线方向;浮标分离组件,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沿第一方向设于保护壳体与舱筒底部之间,舱筒开口处设有舱盖,舱盖与舱筒通过紧固件连接。
[0010]基于上述设计,本技术方案整体改变了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独特地将浮标设于保护壳体内部,再将容纳有浮标的保护壳体自舱筒开口置入舱筒内,将舱盖盖合后,即形成了新型的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浮标分离组件具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舱盖盖合于舱筒开口处,舱盖将保护壳体与弹性件相抵压,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下,在外力作用下,舱盖与舱筒分离,弹性件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保护壳体向远离舱筒底部的一端运动,直至飞出舱筒,在飞出舱筒的过程中,浮标设于保护壳体内,无需承受飞行中加速度过载的影响和浮标飞出舱筒时与舱筒的摩擦,也即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浮标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避免飞行中损坏的风险;同时,火箭发射过程中外表面与空气产生高热,保护壳体也避免了高热对浮标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一种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号:1、舱盖;2、保护壳体;3、舱筒;4、浮标;5、浮标打捞绳;6、保护底板;7、固定块;8、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5]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舱筒3,其设于火箭箭体内部,舱筒3具有开口,浮标分离结构包括:浮标保护组件,其包括保护壳体2,保护壳体2设于舱筒3内部,且保护壳体2内部设有浮标4,保护壳体2外缠绕有浮标打捞绳5,浮标打捞绳5一端与浮标4连接,另一端与舱筒3底部连接,且浮标打捞绳5与舱筒3相抵触;浮标分离组件,其包括弹性件8,弹性件8沿第一方向设于保护壳体2与舱筒3底部之间,舱筒3开口处设有舱盖1,舱盖1与舱筒3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方向为舱筒3轴线方向;浮标分离组件具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舱盖1盖合于舱筒3开口处,舱盖1将保护壳体2与弹性件8相抵压,弹性件8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下,在外力作用下,舱盖1与舱筒3分离,弹性件8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保护壳体2向远离舱筒3底部的一端运动,直至飞出舱筒3。
[0016]在本实施例中,浮标保护组件,其用于保护浮标;具体的,浮标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壳体2和浮标打捞绳5;
保护壳体2,保护壳体2设于舱筒3内部,用于为浮标4提供容纳及保护空间;浮标4,其设于保护壳体2内部,用于发报及回收定位使用;浮标打捞绳5,其缠绕设于保护壳体2外,浮标打捞绳5一端与浮标4连接,另一端与舱筒3底部连接,且浮标打捞绳5与舱筒3相抵触,用于将浮标与舱筒3连接并通过缠绕紧固保护壳体2,防止保护壳体2在弹出时与舱筒3内壁发生碰撞,同时避免了保护壳体2在弹出时立即散开;浮标分离组件,其用于分离浮标保护组件;具体地,浮标分离组件包括弹性件8和紧固件;弹性件8,其沿第一方向设于保护壳体2与舱筒3底部之间,第一方向为舱筒3轴线方向;当弹性件8在舱盖1与舱筒3盖合时,弹性件8与保护壳体2和舱筒3底部相抵接,且处于压缩状态;当在外力作用下,舱盖1与舱筒3分离时,弹簧8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舱盖1,浮标保护组件和浮标4向远离舱筒3底部的一端运动,直至飞出舱筒3;舱盖1,其设于舱筒3开口处,用于与舱筒3配合将浮标保护组件和浮标分离组件压合在舱筒3内部;优选地,紧固件的类型,例如为爆炸螺栓;可选地,紧固件的类型,例如为气动分离螺母;紧固件,其均匀设于舱盖1边缘,用于与舱筒3连接;浮标分离组件具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舱盖1盖合于舱筒3开口处,舱盖1将保护壳体2与弹性件8相抵压,弹性件8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下,在外力作用下,舱盖1与舱筒3分离,弹性件8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保护壳体2向远离舱筒3底部的一端运动,直至飞出舱筒3。
[0017]如图1所示,具体的,保护壳体2包括两个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箭用浮标分离结构,舱筒(3),其设于火箭箭体内部,所述舱筒(3)具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分离结构包括:浮标保护组件,其包括保护壳体(2),所述保护壳体(2)设于所述舱筒(3)内部,且所述保护壳体(2)内部设有浮标(4),所述保护壳体(2)外缠绕有浮标打捞绳(5),所述浮标打捞绳(5)一端与所述浮标(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舱筒(3)底部连接,且所述浮标打捞绳(5)与所述舱筒(3)相抵触;浮标分离组件,其包括弹性件(8),所述弹性件(8)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保护壳体(2)与所述舱筒(3)底部之间,所述舱筒(3)开口处设有舱盖(1),所述舱盖(1)与所述舱筒(3)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舱筒(3)轴线方向;所述浮标分离组件具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舱盖(1)盖合于所述舱筒(3)开口处,所述舱盖(1)将所述保护壳体(2)与所述弹性件(8)相抵压,所述弹性件(8)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下,在外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