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楷专利>正文

周边物质冷推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38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周边物质冷推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管,发动机管一端为发动机入囗,另一端为发动机喷囗,发动机管内和/或发动机管外设置有电极,发动机的工作电极通过导线与变压器T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只有空气与电极、及管道壁等摩擦,没有机械转动装置的摩擦,不受机械转速装置的限制而可获得更高的加速。可以在电场力高频率快速驱动和高频率迅速循环的驱动下,气流可以以很高的速度迅速流出,即喷出。发动机没有燃烧带来的烦恼,由电场力直接驱动气体运动,制作简单,且无机械摩擦的噪音,操控简便灵活。简便灵活。简便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周边物质冷推发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发动机一般采用油等能源燃烧,制作复杂,机械摩擦的噪音大,操控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电场力直接驱动气体运动,制作简单,噪音小的周边物质冷推发动机。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周边物质冷推发动机,其特征是:包括发动机管,发动机管一端为发动机入囗,另一端为发动机喷囗,发动机管内和/或发动机管外设置有电极,发动机的工作电极通过导线与变压器T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依次接通变压器T1~Tn的初级线圈中的一个线圈,当再接通下一个初级线圈时,则前一个接通的初级线圈被断开,在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相对应高压输出,通过导线与电极的连接所构成的电极排列组合,在发动机的工作电极的周围,产生相应的移动电场,与空气的作用力相互作用,驱动空气流动,空气从发动机喷口流出产生推力。
[0005]一个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两个输出端,一端接一电极共两种电极性电极,组合共同运行构成对电极。
[0006]将各个变压器次级输出的两端中,按需选择,只选用其中的一端连接电极,构成的单电极排列组合模式置於发动机上。
[0007]各个变压器被选剩下的另一端,它可以闲置不用,或另再排列组合,集成成为另外一个发动机。
[0008]可用液体、固体或路面作为工作介质代替空气,移动的静电场对周边的物质液体、固体或路面有相互作用力,与工作介质相互作用产生推力。
[0009]本专利技术只有空气与电极、及管道壁等摩擦,没有机械转动装置的摩擦,不受机械转速装置的限制而可获得更高的加速。可以在电场力高频率快速驱动和高频率迅速循环的驱动下,气流可以以很高的速度迅速流出,即喷出。发动机没有燃烧带来的烦恼,由电场力直接驱动气体运动,制作简单,且无机械摩擦的噪音,操控简便灵活。事实上,当样机中的频率被再次调制时,更有在喷口“突”“突
”……
的感觉(实为输出电压升高所至)。当电极对地面道路为工作介质时,可利用对道路的反作用力(以及地效应)前行,对水面则利用电极对水面作工作介质的反作用力前行。在水中则可利用电极用水作工作介质的反作用力前行。
[0010]由于移动的静电场对周边的物质液体、水、固体、路面等都有相互作用力,因此都可作为工作介质产生推力,故有着广泛的开发使用前景。
[0011]发动机的性能或工况与所施加的电场电压高低、频率、电极排列的密度、电极堆砌的密度、电极的面积、电极的长短、工作介质的性质,电极排列的构成、间隔交叉、依次顺序,
电极面对面按排、平行、上下左右等,形状、距离、或电极置于管内、管外等等因素有关。希望能有一个好的搭配。并与空气分子(周边物质)的吸引、排斥相匹配,以达最佳工作状态。
[0012]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常温下,电极间没有被击穿打火产生高温的情况下,即可驱动空气流动而产生推力,而取名“冷推发动机”;然而实际上被电离击穿产生高温时,电极上仍存在一定的电压,即仍存在着移动电场产生推力,故而也可称为“周边物资推力发动机”。
[0013]本专利技术制造简单。若制成直升机时,没有反向扭转力矩,更具制作碟形飞行器的优势。(另注:“电极”在此有电极性的含义,即有电极的“+”电极性、
“‑”
电极性,火线、零线,高电位、低电位等,在相关的电路中,与相位同名端有关。它们可置于发动机管内或发动机管外,或交叉配合排列)。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7]图3是图1的发动机的工作电极通过导线与变压器T的输出端连接示意图。
[0018]图4是变压器接线电路图。
[0019]图5是一种驱动电路图。
[0020]图6是另一张驱动电路图。
[0021]图7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半圆状电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图7的侧视图。
[0023]图9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圆柱形状电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图9中的发动机管侧视图。
[0025]图11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电极为圆柱形、变压器T1~T10、电极M1~M20时的接线示意图。
[0026]图12是图11中的发动机管侧视图。
[0027]图13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变压器按T1~T10,簿片半圆条状电极按上、下成对N1~N20时的接线示意图。
[0028]图14是图13中的发动机管侧视图。
[0029]图15是变压器T1~T10输出的两端,二选其一的电极T1~T10与发动机的M1~M10相连接,电极的排列组合构成发动机示意图。
[0030]图16是图15中的发动机管侧视图。
[0031]图17是变压器T1~T10两个输出端中被选剩余下的一端T1~T10与发动机的电极M1~M10相连接,排列组合构成发动机示意图。
[0032]图18是图17中的发动机管侧视图。
[0033]图19是电场力与空气静止力有相互作用,驱动空气流动产生推力使皂膜前移的示意图。
[0034]图20是说明空气被驱动流动产生推力示意图。
[0035]图21、图22是说明静电与周边物质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0036]图23是电极为针状,M1~M12,T1~T10的排列组合示意图。
[0037]图24是图23中的发动机管侧视图。
[0038]图25是图23的发动机的工作电极通过导线与变压器T的输出端连接连接示意图。
[0039]图中:1、发动机机管;2、发动机入口;3、发动机工作电极;4、发动机喷口;5、电极连接线连接端;6、电极导线;7、驱动电路高压输出的变压器“T”,图4中仅画出了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绕组,实施例中7为升压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一种周边物质冷推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管,发动机管一端为发动机入囗,另一端为发动机喷囗,发动机管内和/或发动机管外设置有电极,发动机的工作电极通过导线与变压器T的输出端连接;当驱动电路依次接通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时,则在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相对应高压输出,通过导线与电极的连接所构成的电极排列组合,在发动机的工作电极的周围,产生相应的移动电场,与空气的作用力相互作用,驱动空气流动,空气从发动机喷口流出产生推力。
[0041]一个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两个输出端,一端接一电极共两种电极性电极,组合共同运行构成对电极。
[0042]将各个变压器次级输出的两端中,按需选择,只选用其中的一端连接电极,构成的单电极排列组合模式置於发动机上。
[0043]各个变压器被选剩下的另一端,它可以闲置不用,或另再排列组合,集成成为另外一个发动机。
[0044]可用液体、固体或路面作为工作介质代替空气,移动的静电场对周边的物质液体、固体或路面有相互作用力,与工作介质相互作用产生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边物质冷推发动机,其特征是:包括发动机管,发动机管一端为发动机入囗,另一端为发动机喷囗,发动机管内和/或发动机管外设置有电极,发动机的工作电极通过导线与变压器T的输出端连接;当驱动电路依次接通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时,则在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相对应高压输出,通过导线与电极的连接所构成的电极排列组合,在发动机的工作电极的周围,产生相应的移动电场,与空气的作用力相互作用,驱动空气流动,空气从发动机喷口流出产生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物质冷推发动机,其特征是:一个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两个输出端,一端接一电极共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楷
申请(专利权)人:刘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