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用医用塔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32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ICU用医用塔吊,包括有梁架,梁架的底部沿相向运动方向布置有两个载物架,两个载物架中任一个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输液瓶的盛放筒,盛放筒的内部呈环形分布有数个腔体,每个输液瓶放入至腔体内部后其瓶口贯穿腔体底部裸露于腔体外;盛放筒可沿自身轴线进行旋转;盛放筒的下方布置有一可沿铅锤方向往复升降的升降盘,升降盘用于对输液管的尖端进行固定;输液管固定于升降盘上后并通过升降盘的升降插入至输液瓶中进而控制输液管和输液瓶的连通;盛放筒沿自身轴线进行旋转以使其内部不同位置的输液瓶和输液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化输液和换液,避免采用人工操作,从而极大的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而极大的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而极大的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ICU用医用塔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ICU用医用塔吊。

技术介绍

[0002] ICU的吊塔作为ICU监护病室必不可少的辅助功能医疗设备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根据医疗行业ICU病室管理标准等相关规定,对ICU床旁设备功能提出了相关要求,ICU吊塔作为医院现代化手术室必不可少的供气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手术室供氧、吸引、压缩空气、氮气等医用气体的终端转接。然而现有的ICU吊塔在使用时,尤其是使用其进行输液或者换液时,主要还是依靠医护人员手动进行操作,即医护人员将病人需要的药瓶挂在输液杆上,然后将输液管插入至药瓶中,调节开关控制好输液流速才能完成输液工作,而且医护人员还需要随时的记录输液时间,待药瓶的液体快输完毕时手动进行更换,医护人员的不仅需要频繁的更换不同病人的药瓶,而且还要记录不同病人的输液时间,稍有疏忽就会影响病人的病情发展。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ICU用医用塔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ICU用医用塔吊,实现了自动化输液和换液,无须人员操作,从而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ICU用医用塔吊,包括有梁架,所述梁架的底部沿相向运动方向布置有两个载物架,两个所述载物架中任一个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输液瓶的盛放筒,所述盛放筒的内部呈环形分布有数个腔体,每个输液瓶放入至腔体内部后其瓶口贯穿腔体底部裸露于腔体外;所述盛放筒可沿自身轴线进行旋转;所述盛放筒的下方布置有一可沿铅锤方向往复升降的升降盘,所述升降盘用于对输液管的尖端进行固定;所述输液管固定于升降盘上后并通过升降盘的升降插入至输液瓶中进而控制输液管和输液瓶的连通;所述盛放筒沿自身轴线进行旋转以使其内部不同位置的输液瓶和输液管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盛放筒包括有筒体以及密封盖设在筒体上的上盖;所述筒体的内部环形分布有六个腔体,所述上盖的底部环形分布有六个限位堵板,每个所述限位堵板均与相对应的腔体内径相同且保持同心布置。
[0007]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外壁上沿其轴向均匀布置有六个长U型座,每个所述长U型座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导向装配有插杆,并且所述插杆贯穿长U型座的两端,所述插杆底部贯穿长U型座后沿径向延伸形成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与长U型座底部之间布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长U型座上,并且所述弹簧的回复力方向朝向限位凸起所在的一侧;每个所述长U型座顶部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有两个连接杆;所述上盖底部的边缘处对应每个长U型座的位置处均一体成型有短U型座,所述短U型座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孔洞向上延伸贯穿上盖,所述上盖盖设在筒体上后与相对应的长U型座保持同心;所述升降盘沿
铅锤方向向上运动驱使沿周向间隔180
°
的两个插杆向短U型座内滑动,以使所述短U型座和长U型座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0008]优选的,所述短U型座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弹性连接有两个止挡柱,每个所述止挡柱的一端延伸至短U型座内部的孔洞中,另一端可贯穿短U型座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连接杆顶部开设有与止挡柱相适配的通孔,当所述插杆穿过短U型座的孔洞时,两个所述止挡柱沿背离彼此的方向运动并插入至相对应的连接杆的通孔中。
[0009]优选的,所述升降盘的顶部边缘处沿竖直方向连接有两个抵杆,两个所述抵杆沿周向间隔180
°
分布,当所述升降盘向上运动时,两个所述抵杆与相对应的插杆保持同心。
[0010]优选的,所述载物架的侧壁上从上至下固定有两个连接套,两个所述连接套上转动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顶部向上延伸穿过连接套后固定套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与盛放筒同心的固定底盘,所述盛放筒底部中心处连接的传动轴向下穿过固定底盘后与固定在连接座底部的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升降盘位于盛放筒和固定底盘之间并转动套接于传动轴上,所述固定底盘的底部沿周向间隔180
°
分布有两个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端向上延伸连接于升降盘底部;每个所述腔体内靠近其底部开口的位置处均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气缸电信号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底盘和升降盘上均沿径向分布有一条形缺口,以所述条形缺口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一端为外端,所述升降盘顶部朝向条形缺口内端的一侧固定有半圆环限位件,所述输液管上的凸起部嵌入至半圆环限位件内部以限制其轴向运动。
[0012]优选的,所述载物架的底部均装有抽屉,所述抽屉的内部两侧形成有第一侧板槽,所述第一侧板槽的内部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第一侧板,并且所述第一侧板向上延伸至抽屉外侧,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形成有用于限制其在第一侧板槽中滑动的挡条;所述抽屉的顶部位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布置有一组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远离彼此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于抽屉上;两个所述第一侧板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块,每个所述第二滑动块均朝向载物架延伸并与之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通过所述顶板在竖直方向的滑动驱使两个第一侧板从第一侧板槽中滑出,两个第二侧板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旋转,使得两个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顶板和抽屉的顶部形成闭合空间。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第二侧板的宽度方向布置,并且两个所述限位槽朝向彼此的一端延伸至第二侧板边缘处,远离彼此的一端延伸至靠近第二侧板的中部,每个所述第二侧板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柱;所述第一侧板的板面上沿倾斜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滑柱嵌入至相对应的导向槽中并与之滑动配合相连,所述第一侧板向上运动过程中通过滑柱驱使第二侧板以铰接端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所述第二侧板旋转90
°
后与第一侧板顶部齐平。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则开设有与第一侧板相适配的T形滑槽,所述顶板通过T形板嵌入至T形滑槽中与第一侧板形成滑动配合结构;所述载物架的内侧形成有滑轨,所述滑轨与供第二滑动块滑动的滑槽相连通,并且供第二滑动块滑动的滑槽高度与第一侧板的高度、第二侧板的宽度保持一致,所述第二滑动块的高度与滑轨的槽宽保持一致;每个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内部均安装有双向电动伸缩杆,每个双向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均连接有与滑轨相适配的挡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ICU用医用塔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在载物架的侧壁上设置可进行旋转的盛放筒,盛放筒可一次性装六个输液瓶,固定在升降盘上的输液管在向上运动过程中,首先驱动插杆在长U型座内向上滑动,插杆滑动至短U型座内部后可使上盖和筒体连接在一起,进而对腔体内部的输液瓶进行固定,升降盘继续向上运动,其上的输液管插入至输液瓶中实现两者的导通,当输液瓶中的药液液面降低至液位传感器位置时,此时液位传感器向气缸发送信号,气缸驱动升降盘向下运动,输液管从输液瓶中拔出,然后电机驱动盛放筒旋转60
°
,再次重复上述的动作即可完成下一个瓶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ICU用医用塔吊,包括有梁架(1),所述梁架(1)的底部沿相向运动方向布置有两个载物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载物架中任一个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输液瓶(28)的盛放筒(15),所述盛放筒(15)的内部呈环形分布有数个腔体(24),每个输液瓶(28)放入至腔体(24)内部后其瓶口贯穿腔体(24)底部裸露于腔体(24)外;所述盛放筒(15)可沿自身轴线进行旋转;所述盛放筒(15)的下方布置有一可沿铅锤方向往复升降的升降盘(22),所述升降盘(22)用于对输液管(34)的尖端进行固定;所述输液管(34)固定于升降盘(22)上后并通过升降盘(22)的升降插入至输液瓶(28)中进而控制输液管(34)和输液瓶(28)的连通;所述盛放筒(15)沿自身轴线进行旋转以使其内部不同位置的输液瓶(28)和输液管(3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U用医用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筒(15)包括有筒体(17)以及密封盖设在筒体(17)上的上盖(16);所述筒体(17)的内部环形分布有六个腔体(24),所述上盖(16)的底部环形分布有六个限位堵板(30),每个所述限位堵板(30)均与相对应的腔体(24)内径相同且保持同心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U用医用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7)的外壁上沿其轴向均匀布置有六个长U型座(19),每个所述长U型座(19)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导向装配有插杆(25),并且所述插杆(25)贯穿长U型座(19)的两端,所述插杆(25)底部贯穿长U型座(19)后沿径向延伸形成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与长U型座(19)底部之间布置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套接于长U型座(19)上,并且所述弹簧(26)的回复力方向朝向限位凸起所在的一侧;每个所述长U型座(19)顶部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有两个连接杆(27);所述上盖(16)底部的边缘处对应每个长U型座(19)的位置处均一体成型有短U型座(18),所述短U型座(18)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孔洞向上延伸贯穿上盖(16),所述上盖(16)盖设在筒体(17)上后与相对应的长U型座(19)保持同心;所述升降盘(22)沿铅锤方向向上运动驱使沿周向间隔180
°
的两个插杆(25)向短U型座(18)内滑动,以使所述短U型座(18)和长U型座(19)通过连接杆(27)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CU用医用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短U型座(18)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弹性连接有两个止挡柱(35),每个所述止挡柱(35)的一端延伸至短U型座(18)内部的孔洞中,另一端可贯穿短U型座(18)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连接杆(27)顶部开设有与止挡柱(35)相适配的通孔,当所述插杆(25)穿过短U型座(18)的孔洞时,两个所述止挡柱(35)沿背离彼此的方向运动并插入至相对应的连接杆(27)的通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ICU用医用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盘(22)的顶部边缘处沿竖直方向连接有两个抵杆(32),两个所述抵杆(32)沿周向间隔180
°
分布,当所述升降盘(22)向上运动时,两个所述抵杆(32)与相对应的插杆(25)保持同心。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ICU用医用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的侧壁上从上至下固定有两个连接套(12),两个所述连接套(12)上转动套设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顶部向上延伸穿过连接套(12)后固定套接有连接座(14),所述连接座(14)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与盛放筒(15)同心的固定底盘(21),所述盛放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芳高玉张国琴韩银风王梦萍徐淑娟汤爱平徐梅香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