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7653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箱体,箱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用于放置起搏器的内胆,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壳体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水组件和喷洒组件。在内胆装载起搏器时,通过伸缩柱的两次伸缩运动,一方面能够观察气囊的气密性,有效的防止气囊存在破损的情况,进而导致壳体的密封性能下降的情况出现,保证该装置对起搏器转运的无菌密封环境;另一方面使得气囊与门板进行有效的抵接,保证门板与气囊之间的密封。保证门板与气囊之间的密封。保证门板与气囊之间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护理学
,具体是一种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3]起搏器是一种利用电信号刺激心脏来治疗心率缓慢病症的仪器,在起搏器生产出来之后,起搏器在输送至医院之后,由于医院中的人多而繁杂,而起搏器在从运输车上转运至医院仓库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转运车。
[0004]但是,现有的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在使用时仍具有一定的缺陷,尤其是针对于一些需要无菌转运的起搏器,现有的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往往无法确保起搏器的无菌环境,并且现有的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往往通过密封来保证起搏器的无菌环境,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容易导致起搏器在转运至医院的无菌仓库时,往往会因为转运装置的内壁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而导致转运装置的门板难以打开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起搏器进行无菌转运且门板难以打开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箱体,箱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用于放置起搏器的内胆,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壳体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水组件和喷洒组件,壳体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门板,壳体靠近门板的一侧设置有气囊且气囊与箱体连通,壳体的底部壁板中嵌设有气动减震组件,气动减震组件位于箱体的下方。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两端均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两轮子,靠近推杆一侧轮子的转动轴与喷洒组件传动连接,排水组件设置在壳体远离推杆的一端;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开设在壳体远离推杆一端的出杂口,出杂口连通有开设在壳体内部壁板上的漏液槽,漏液槽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横杆,横杆上设置有吸水海绵,吸水海绵的顶部设置有压板,压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箱体的侧边,压板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板阀,板阀滑动连接在壳体远离推杆的一侧壁板内部,壳体内壁上靠近板阀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杆滑动的滑槽。
[0008]优选的,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靠近推杆一端的消毒箱,消毒箱连通有开设在壳体内部壁板中的活塞槽,活塞槽远离消毒箱的一端连通有喷头,喷头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部壁板上且喷头朝向箱体,活塞槽分别与消毒箱和喷头的连通处均位于活塞槽的顶部,活塞槽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活塞板,活塞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远离活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滑板抵接有凸轮,凸轮套接在靠近推杆一侧轮子的转动轴上,
活塞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板的顶部壁板和壳体的内部壁板上。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棒,滑棒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滑动套接在气仓内,四个气仓均开设在壳体的底部壁板内,滑棒上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动板的顶部壁板和气仓的顶部壁板上,位于箱体底部同一侧的两气仓底部连通有一个T形管,T形管的竖直端连通有气球,气球上设置有压力阀且气球位于箱体的下方。
[0010]优选的,所述气动减震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一侧的气泵,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输气管,输气管的中段处和远离气泵的一端均连通有横向的第二气管,两个第二气管远离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气仓连通,输气管靠近气泵的一端设置有仅用于进气的第一单向阀。
[0011]优选的,所述气球和T形管的连通处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电性连接有开关,开关固定连接在壳体靠近推杆一端的外壁上,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垫板,垫板位于两气球之间且垫板位于箱体的正下方。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远离门板的一侧壁板上嵌设有伸缩柱,伸缩柱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内胆远离门板一侧的壁板上,箱体远离伸缩柱的一端设置有两挡板,两挡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回弹转轴,两回弹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箱体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壁板上。
[0013]优选的,所述内胆滑动连接在箱体内且内胆与箱体的滑动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气腔,气腔通过内胆的滑动改变容积,气腔靠近伸缩柱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连通有伸缩软管,两伸缩软管远离箱体的一端均连通有第一气管,两第一气管分别位于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壁板的内部,两第一气管远离箱体的一端均与气囊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L形板上,L形板的顶部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顶部壁板上。
[0015]优选的,所述气腔靠近伸缩柱的一端设置有放气管,放气管开设在箱体的两侧壁板上,两放气管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分割气腔与壳体内部空间连通的换气阀。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内胆装载起搏器时,通过伸缩柱的两次伸缩运动,一方面能够观察气囊的气密性,有效的防止气囊存在破损的情况,进而导致壳体的密封性能下降的情况出现,保证该装置对起搏器转运的无菌密封环境;另一方面使得气囊与门板进行有效的抵接,保证门板与气囊之间的密封,伸缩柱在收缩至挡板关闭后停止收缩,此时伸缩柱并没有收缩至最短状态,因此气腔内仍有部分气体残留,由于气腔内部的气体是从壳体的内部抽取的,因此壳体的内部气压会低于外界大气的气压,使得门板在外界大气压的压力之下能够对壳体进行更加有效的密封。
[0017]2、通过气泵和电磁阀的设置,在箱体下降的过程中,气球膨胀之后会与箱体的底部壁板抵接,进而通过气球的作用,对箱体进行有效的缓冲,防止箱体因下落过快而与垫板发生碰撞,进而导致内胆中的起搏器发生碰撞的情况发生。气球中的气体在达到压力阀的压力预设值之后,气球内的气体会通过压力阀进入到壳体的内部,一方面能够防止气球因压力过大而导致气球爆炸,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气体放入到壳体的内部,防止因壳体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的气压而导致门板无法打开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门板能够有效的打开;
3、通过吸水海绵的设置,吸水海绵会吸收壳体内部的水分和湿气,并且转运过程中发生的震动也会促进水分流向吸水海绵,进而能够维持壳体内部相对干燥的缓解,避免滋生细菌的情况发生,与消毒液的作用相互促进,同时还能够吸收壳体内部多余的消毒液,进一步确保了该装置对起搏器进行转运时的无菌环境;4、通过气动减震组件的设置,使得气仓中的气体增加,进而使得滑动板在气压增加的情况下会向上运动,第二弹簧在这个过程中收缩,并且第一弹簧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收缩,进而使得箱体向上运动,气仓中的气压增大,使得气压与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对箱体进行有效的夹持,利用气压对箱体进行有效的减震,一方面防止对起搏器转运的过程中发生较大的颠簸,进而使得起搏器与内胆的侧壁发生碰撞,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箱体悬空,在壳体发生颠簸时,能够对箱体进行有效的缓冲,进而能够有效的保护起搏器。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软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滑棒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箱体与内胆的连接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箱体(4),箱体(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用于放置起搏器的内胆(14),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5),壳体(1)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水组件和喷洒组件,壳体(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门板(7),壳体(1)靠近门板(7)的一侧设置有气囊(6)且气囊(6)与箱体(4)连通,壳体(1)的底部壁板中嵌设有气动减震组件,气动减震组件位于箱体(4)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两端均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两轮子(2),靠近推杆(15)一侧轮子(2)的转动轴与喷洒组件传动连接,排水组件设置在壳体(1)远离推杆(15)的一端;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开设在壳体(1)远离推杆(15)一端的出杂口(3),出杂口(3)连通有开设在壳体(1)内部壁板上的漏液槽(41),漏液槽(4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横杆,横杆上设置有吸水海绵(18),吸水海绵(18)的顶部设置有压板(19),压板(19)通过连接杆(12)固定连接在箱体(4)的侧边,压板(19)远离箱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板阀(40),板阀(40)滑动连接在壳体(1)远离推杆(15)的一侧壁板内部,壳体(1)内壁上靠近板阀(4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杆(12)滑动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靠近推杆(15)一端的消毒箱(17),消毒箱(17)连通有开设在壳体(1)内部壁板中的活塞槽(38),活塞槽(38)远离消毒箱(17)的一端连通有喷头(8),喷头(8)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壁板上且喷头(8)朝向箱体(4),活塞槽(38)分别与消毒箱(17)和喷头(8)的连通处均位于活塞槽(38)的顶部,活塞槽(38)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活塞板(39),活塞板(3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远离活塞板(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37),滑板(37)抵接有凸轮(36),凸轮(36)套接在靠近推杆(15)一侧轮子(2)的转动轴上,活塞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35),复位弹簧(3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板(37)的顶部壁板和壳体(1)的内部壁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护理学用起搏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棒(21),滑棒(21)远离箱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31),滑动板(31)滑动套接在气仓(29)内,四个气仓(29)均开设在壳体(1)的底部壁板内,滑棒(21)上套接有第二弹簧(32),第二弹簧(3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动板(31)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兴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