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系统水、气流动状态观察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815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系统水、气流动状态观察演示装置,包括上水系统、排水管道系统、电力供应系统和信号传输与显示系统;所述上水系统包括下水箱、水泵、第三阀门、流量计和上水管道,所述下水箱内设有排水试验水,所述水泵位于下水箱内部,所述上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的出水端,所述第三阀门和流量计均安装在上水管道上,所述上水管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的底端位于下水箱内,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回流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演示与观察建筑排水在管道内的多种现象,便于学生观察水流流态,有助于掌握建筑排水管道内水、气流态的变化规律。气流态的变化规律。气流态的变化规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系统水、气流动状态观察演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拟教学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系统水、气流动状态观察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中,涉及一个非常关键的知识体系,即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以书面授课为主,理论知识较复杂,很难被熟练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整体地认识建筑给排水系统,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的模拟装置,以实物教授,加速学生对该系统的认知;然而,现有的实训模型存在给排水系统不全面的问题,无法实现对给排水系统的全面教学,仍然存在教学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系统水、气流动状态观察演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系统水、气流动状态观察演示装置,包括上水系统、排水管道系统、电力供应系统和信号传输与显示系统;
[0006]所述上水系统包括下水箱、水泵、第三阀门、流量计和上水管道,所述下水箱内设有排水试验水,所述水泵位于下水箱内部,所述上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的出水端,所述第三阀门和流量计均安装在上水管道上,所述上水管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的底端位于下水箱内,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回流阀门;
[0007]所述排水管道系统,所述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上水箱、双重水封管道、普通排水管道、环形通气管道、诱导虹吸排水管道和排水总管;
[0008]所述上水管道的另一端位于上水箱内,所述双重水封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一提拉式排水装置,所述双重水封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水总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提拉式排水装置安装在上水箱内的底侧壁上,所述双重水封管道上设有上水封和下水封,所述上水封和下水封之间的管道侧壁上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呈弯曲向上的弧形管设置,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帽,盖帽打开时,通气管起到通气作用;盖帽封闭时,可维持双重水封管道的密闭性;
[0009]所述普通排水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二提拉式排水装置,所述普通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水总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提拉式排水装置安装在上水箱内的底侧壁上,所述普通排水管道上设有排水水封;
[0010]所述环形通气管道的一端与上水箱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环形通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水总管相连通,所述环形通气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环形通气管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一端设有吸气阀;
[0011]所述诱导虹吸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排水总管相连接,所述诱导虹吸排水管道上设有虹吸水封;
[0012]所述排水总管包括排水横管和排水竖管,所述排水竖管竖直固定连接在排水横管的一端,所述排水竖管的底端位于下水箱的上方,所述排水竖管的顶端设有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通气口;
[0013]所述排水总管与双重水封管道、普通排水管道、环形通气管道、诱导虹吸排水管道的管道连接处,设置活接头,使得排水总管坡度可调节;
[0014]所述电力供应系统包括水泵控制柜与电源,所述水泵控制柜分别与水泵和电源相连接;
[0015]所述信号传输与显示系统包括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三压力变送器、第四压力变送器和信号处理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三压力变送器和第四压力变送器均与信号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安装在排水竖管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安装在排水横管的侧壁上,所述第三压力变送器安装在双重水封管道上,所述第四压力变送器安装在普通排水管道上,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三压力变送器、第四压力变送器分别用于测量排水竖管、排水横管、双重水封管道、普通排水管道内的压力并把此压力转化为电信号,之后再将压力信号发送到信号处理器。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上水封、下水封、虹吸水封和排水水封均由多个45
°
弯头上下连接而成,所述上水封、下水封、虹吸水封和排水水封的下部位置,均设置纹连接的管帽,用以排空水封内的水。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上水封、下水封、虹吸水封和排水水封的水封深度H须≥50mm。
[00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水泵最大流量2L/s,对应扬程4m水柱。
[001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上水管道、双重水封管道、普通排水管道、环形通气管道、诱导虹吸排水管道和排水总管的管道材质包括UPVC、PP、玻璃、有机玻璃、金属管中任意一种、任意几种或其他材质的组合。
[002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信号处理器为笔记本电脑。
[002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源可为220V或380V。
[002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提拉式排水装置用以切断或开启从上水箱至双重水封管道的水流;所述第二提拉式排水装置用以切断或开启从上水箱至普通排水管道的水流。
[002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选用球阀或闸阀。
[002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三压力变送器、第四压力变送器的压力测量范围为

500Pa~+500Pa。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系统水、气流动状态观察演示装置,可以演示与观察建筑排水在管道内的多种现象,便于学生观察水流流态,有助于掌握建筑排水管道内水、气流态的变化规律。
[0027]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系统水、气流动状态观察演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水封深度的含义示意图。
[003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2]1、上水系统;1.1、下水箱;1.2、水泵;1.3、第三阀门;1.4、流量计;1.5、上水管道;1.6、回流管道;2、排水管道系统;2.1、上水箱;2.2、双重水封管道;2.2.1、第一提拉式排水装置;2.2.2、上水封;2.2.3、下水封;2.2.4、通气管;2.3、普通排水管道;2.3.1、第二提拉式排水装置;2.3.1、排水水封;2.4、环形通气管道;2.4.1、第一阀门;2.4.2、第二阀门;2.4.3、吸气阀;2.5、诱导虹吸排水管道;2.5.1、虹吸水封;2.6、排水总管;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系统水、气流动状态观察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系统(1)、排水管道系统(2)、电力供应系统(3)和信号传输与显示系统(4);所述上水系统(1)包括下水箱(1.1)、水泵(1.2)、第三阀门(1.3)、流量计(1.4)和上水管道(1.5),所述下水箱(1.1)内设有排水试验水,所述水泵(1.2)位于下水箱(1.1)内部,所述上水管道(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1.2)的出水端,所述第三阀门(1.3)和流量计(1.4)均安装在上水管道(1.5)上,所述上水管道(1.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回流管道(1.6),所述回流管道(1.6)的底端位于下水箱(1.1)内,所述回流管道(1.6)上设有回流阀门;所述排水管道系统(2),所述排水管道系统(2)包括上水箱(2.1)、双重水封管道(2.2)、普通排水管道(2.3)、环形通气管道(2.4)、诱导虹吸排水管道(2.5)和排水总管(2.6);所述上水管道(1.5)的另一端位于上水箱(2.1)内,所述双重水封管道(2.2)的一端设有第一提拉式排水装置(2.2.1),所述双重水封管道(2.2)的另一端与排水总管(2.6)相连通,所述第一提拉式排水装置(2.2.1)安装在上水箱(2.1)内的底侧壁上,所述双重水封管道(2.2)上设有上水封(2.2.2)和下水封(2.2.3),所述上水封(2.2.2)和下水封(2.2.3)之间的管道侧壁上设有通气管(2.2.4),所述通气管(2.2.4)呈弯曲向上的弧形管设置,所述通气管(2.2.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帽,盖帽打开时,通气管(2.2.4)起到通气作用;盖帽封闭时,可维持双重水封管道(2.2)的密闭性;所述普通排水管道(2.3)的一端设有第二提拉式排水装置(2.3.1),所述普通排水管道(2.3)的另一端与排水总管(2.6)相连通,所述第二提拉式排水装置(2.3.1)安装在上水箱(2.1)内的底侧壁上,所述普通排水管道(2.3)上设有排水水封(2.3.2);所述环形通气管道(2.4)的一端与上水箱(2.1)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环形通气管道(2.4)的另一端与排水总管(2.6)相连通,所述环形通气管道(2.4)上设有第一阀门(2.4.1),所述环形通气管道(2.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2.4.2),所述第二阀门(2.4.2)的一端设有吸气阀(2.4.3);所述诱导虹吸排水管道(2.5)的一端与排水总管(2.6)相连接,所述诱导虹吸排水管道(2.5)上设有虹吸水封(2.5.1);所述排水总管(2.6)包括排水横管和排水竖管,所述排水竖管竖直固定连接在排水横管的一端,所述排水竖管的底端位于下水箱(1.1)的上方,所述排水竖管的顶端设有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通气口(2.6.1);所述排水总管(2.6)与双重水封管道(2.2)、普通排水管道(2.3)、环形通气管道(2.4)、诱导虹吸排水管道(2.5)的管道连接处,设置活接头,使得排水总管(2.6)坡度可调节;所述电力供应系统(3)包括水泵控制柜与电源,所述水泵控制柜分别与水泵(1.2)和电源相连接;所述信号传输与显示系统(4)包括第一压力变送器(4.1)、第二压力变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芳陈和苗吕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