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803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3
本申请涉及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涉及水循环系统的领域,其包括储水池、补液管、出水管、过滤罐和回流管,所述补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过滤罐连通,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池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有第二水泵。本申请具有改善在传统针管清洗过程中容易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的效果。浪费的效果。浪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水循环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疗救治过程当中,针管是医疗领域中最为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而在多种类型的针管中,不锈钢针管由于其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和酸、碱、盐等化学腐蚀的性质在针管中脱颖而出并在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
[0003]在现有的不锈钢针管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不锈钢针管进行切割打磨,在针管完成加工后,需要用水对针管进行冲洗。
[0004]在传统的冲洗过程中,经过冲洗针管后的水会直接当作废水排掉,当生产加工大量的针管时,需要重复进行大量的清洗步骤,此时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在传统针管清洗过程中容易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包括储水池、补液管、出水管、过滤罐和回流管,所述补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过滤罐连通,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池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二水泵。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池的设置为针管清洗提供了工作位置;补液管的设置能够通过补液管向储水池中注入清洗液;出水管、第一水泵和过滤罐的设置能够将清洗完针管的水输送至过滤罐,然后在过滤罐中进行过滤;回流管和第二水泵的设置能够使过滤完毕的水回流至储水池,以达到重复使用水的目的,从而改善了在传统针管清洗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的缺陷。
[0009]可选的,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补液管上安装有电磁阀和控制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传感器的设置能够通过液位传感器来测量储水池内的液面高度,电磁阀的设置能够通过电磁阀来控制补液管内液体能否流通,当到达一定高度时,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来停止向储水池内注入液体,避免了因储水池溢流而导致水资源浪费。
[0011]可选的,所述回流管靠近所述储水池的一端安装有回流阀,所述回流阀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阀的设置能够通过回流阀来控制回流管内液体能否流通,当储水池内液面到达一定高度时,关闭回流阀即可使回流管停止向储水池内注入液体,提高了便捷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水泵上安装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阀的设置能够通过溢流阀来控制第二水泵内液体能否流通,当储水池内液面到达一定高度时,关闭溢流阀即可使第二水泵内抽出的液体无法进入回流管,从而停止从回流管向储水池内注入液体,进一步避免了储水池溢流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提高了便捷性。
[0015]可选的,所述出水管上设有补液罐,所述过滤罐与所述补液罐之间连通有进液管。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液管和补液罐的设置能够将通过过滤罐过滤完毕的水经过进液管输送到补液罐中,在补液罐中补充清洗液,再通过回流管注入储水池中,使得在清洗时储水池内能够保持拥有一定浓度的清洗液,提高了清洗效率。
[0017]可选的,所述回流管上设有消毒罐,所述补液罐与所述消毒罐之间连通有出液管。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液管和消毒罐的设置能够将通过补液罐补充清洗液之后的液体经过出液管输送到消毒罐中,在消毒罐中对液体进行消毒,避免液体在水循环过程中因滋生细菌而导致针管被污染的缺陷。
[0019]可选的,所述储水池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储水池顶部靠近所述补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上开设有补液孔,所述补液管通过所述补液孔与所述储水池连通,所述储水池的顶部远离所述固定盖的一端铰接有旋转盖。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没有针管需要清洗时,旋转盖关闭,通过旋转盖和固定盖的设置能够在没有针管需要清洗时使储水池达到密闭的效果,避免在不使用储水池时由于储水池顶部开口而造成储水池的内部污染。
[0021]可选的,所述出水管的一侧设有冷凝风机。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风机的设置能够对通过进液管的液体进行降温,改善了液体温度过高容易汽化的缺陷。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储水池、补液管、出水管、过滤罐和回流管的设置,能够在清洗针管过程中形成水循环,改善了在针管清洗过程中产生水资源浪费;
[0025]2.通过液位传感器、电磁阀、回流阀和控制器的设置,避免了储水池内液体溢出,进一步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0026]3.通过消毒罐的设置,能够通过消毒罐对循环系统中的液体进行消毒,避免了在循环中液体容易滋生细菌而导致针管被污染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储水池;11、固定盖;111、补液孔;12、旋转盖;13、出水孔;14、回流孔;15、液位传感器;2、补液管;21、电磁阀;22、控制器;3、出水管;31、第一水泵;4、过滤罐;5、回流管;51、第二水泵;511、溢流阀;52、回流阀;6、冷凝风机;7、消毒罐;8、补液罐;81、进液管;82、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参照图1,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包括储水池1、补液管2、出水管3、过滤罐4和回流管5,补液管2与储水池1连通,出水管3的一端与储水池1连通,另一端与过滤罐4连通,回流管5的一端与过滤罐4连通,另一端与储水池1连通。
[0031]参照图1,储水池1为顶部开口的矩形箱体结构,储水池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盖11,固定盖11上开设有补液孔111,补液管2的一端通过补液孔111与储水池1内部连通,储水池1顶部远离固定盖11的一端铰接有旋转盖12,旋转盖12的尺寸与固定盖11相对应,旋转盖12和固定盖11共同使储水池1顶部闭合,储水池1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13,出水管3的一端通过出水孔13与储水池1内部连通,出水管3的另一端与过滤罐4连通,出水管3上设有第一水泵31,储水池1远离出水孔13的一侧开设有回流孔14,回流管5的一端通过回流孔14与储水池1内部连通,回流管5上设有第二水泵51。
[0032]使用时,打开旋转盖12,将需要清洗的针管放入储水池1中,通过补液管2向储水池1内注入清洗液,在储水池1中清洗针管,清洗完毕后先将针管移走,通过第一水泵31将储水池1内剩余的液体经出水管3输送至过滤罐4中,经过过滤罐4过滤后再通过第二水泵51将液体经回流管5回流至储水池1中,以达到重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池(1)、补液管(2)、出水管(3)、过滤罐(4)和回流管(5),所述补液管(2)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1)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3)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1)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过滤罐(4)连通,所述出水管(3)上安装有第一水泵(31),所述回流管(5)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罐(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池(1)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5)上安装有第二水泵(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1)内设有液位传感器(15),所述补液管(2)上安装有电磁阀(21)和控制器(22),所述液位传感器(15)和所述电磁阀(21)均与所述控制器(22)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5)靠近所述储水池(1)的一端安装有回流阀(52),所述回流阀(52)和所述控制器(22)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管清洗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钊俊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德莱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