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干纺与湿纺亚麻纱交织的纯亚麻坯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794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纺与湿纺亚麻纱交织的纯亚麻坯布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干纺亚麻纱作经纱,湿纺亚麻纱作纬纱,经整经、浆纱工序后织造为纯亚麻坯布,其中浆纱工序温度为65℃以下。该方法结合了湿纺与干纺两种技术的优势,在保留亚麻的独特风格和天然古朴纹理,以及透气透湿、手感好、舒适性好、防霉抗菌特性的基础上,有效缩短了(经纱)纺纱的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兼顾面料外观、性能与成本,并充分利用亚麻落麻,以满足市场对各种规格纯亚麻面料的需求,有利于亚麻纺织品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纺与湿纺亚麻纱交织的纯亚麻坯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特别涉及一种干纺与湿纺亚麻纱交织的纯亚麻坯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亚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纤维之一,其单纤维长度约为20mm,细度3000

5000公支,较棉粗,但较其他韧皮纤维更细,纤维强度高、吸湿和散湿快、可纺性能较好,因其织造的面料具有优异的吸湿放湿性能,透气滑爽,挺括舒适,又有天然抑菌作用,是夏季服装、家纺产品等的优良原料。
[0003]传统的亚麻纺纱一般采用湿法纺纱技术,简称“湿纺”,主要工艺流程包括软麻、梳麻、并条、粗纱、煮漂、湿纺细纱、干燥等,逐步去除纤维中的胶质等杂质,但因为亚麻单纤维长度较短,一般采取半脱胶工艺,即煮漂时保留一部分的胶质,使各根纤维相互黏连成长度较长的束纤维用于湿纺细纱。湿法纺纱技术纺制得的亚麻纱表面光洁,毛羽少,具有柔和的光泽,但制得的亚麻纱较粗,且成纱条干较差,强力不匀较高,所织成的布料硬挺,具有粗犷、不均匀的独特纹理。另一方面,湿纺工艺流程较长,效率低,且湿纺车间的劳动环境差,耗水耗能也较多。
[0004]而棉纺环锭纺系统的设备和技术相比亚麻纺更为先进成熟,生产速度远高于亚麻湿法纺纱,且成纱均匀度也显著优于湿纺纱的。因此,利用棉纺系统干纺亚麻纱不仅可以简化纺纱流程,提高产量和效率,而且可以改善成纱性能。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有效利用湿纺中的落麻进行纺纱,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和能耗,还充分利用了亚麻原料。但干纺亚麻纱较湿纺纱相比,由于其纤维长度较短,结构较为松散,纤维间抱合力差,且表面毛羽多、光泽较差,织成织物后,没有亚麻长麻湿纺纱的布面风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为大众普遍接受和喜爱的亚麻织物的独特风格。硕士学位论文“亚麻湿纺交捻复合纱及织物性能的研究”将亚麻纱与羊毛或锦纶交捻复合的纺纱方法来优化纱线性能,进而降低织物刺痒感,但是交捻复合纱织物的透气率(23.48mL/cm2·
s)远低于纯亚麻织物(30.55mL/cm2·
s)。申请号为CN200910072124.X的专利技术专利

高支高密纯亚麻坯布经纱上浆方法,使用淀粉浆对纯亚麻坯布经纱上浆,解决了采用分条织造,效率低,产生过多的三跳疵点等问题。但是调浆温度为95

100℃,能源消耗大,并且浆纱时,浆槽温度为70

80℃,易使亚麻纱脱胶,造成张力松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纺与湿纺亚麻纱交织的纯亚麻坯布及其制备方法并解决纯亚麻织物上浆温度高从而造成张力松弛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纺与湿纺亚麻纱交织的纯亚麻坯布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7]以干纺亚麻纱作经纱,湿纺亚麻纱作纬纱,经整经、浆纱工序后织造为纯亚麻坯布,其中浆纱工序温度为65℃以下。
[0008]优选地,所述纬纱用湿纺亚麻纱的纱支为24

48公支,捻系数为240

320,比常规湿纺亚麻纱捻系数低10

20%,以使布面更加柔软、光泽靓丽柔和。
[0009]优选地,所述经纱用干纺亚麻纱的纱支为24

40公支,捻系数为500

600,比常规干纺亚麻纱捻系数高10

20%,以提高纱的强度和刚度,且减少毛羽,使干纺纱的性能更接近湿纺亚麻纱。
[0010]优选地,所述浆纱工序为经纱上浆,浆料配方为:氧化磷酸酯马铃薯淀粉60

110g/L,甘油1.5

2.5g/L,乳化蜡1.5

2g/L,快速渗透剂T 0.5

2g/L,抗静电剂1

2.5g/L。
[0011]优选地,所述含氧化磷酸酯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马铃薯淀粉乳、双氧水和三聚磷酸钠在40

50℃反应45

60min,控制pH值为4

6,其中马铃薯淀粉乳浓度为40

50%,双氧水用量为马铃薯淀粉干重的0.8

2%,三聚磷酸钠用量为马铃薯淀粉干重的10

30%。
[0012]优选地,所述氧化磷酸酯马铃薯淀粉取代度为0.2

0.25,糊化温度为50

60℃;所述氧化磷酸酯马铃薯淀粉含固量为6%时,淀粉浆液的粘度为15

20mPa.s。
[0013]优选地,所述浆纱工序控制浆液温度为50

60℃(浆纱时为防止温度逸散,确定浆槽温度为55

65℃,使浆液温度为50

60℃),浆纱速度为25

40m/min,使得浆纱上浆率为5

8%。
[0014]优选地,所述浆纱工序过程中浆纱分绞后通过调节车速为20

40m/min,烘筒温度为110

130℃,控制浆纱干燥后的回潮率为12%

16%,稍大于亚麻原纱回潮率以增强经纱的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用于后续上机织造。
[0015]优选地,所述纯亚麻坯布组织结构包括平纹组织或斜纹组织。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纯亚麻坯布。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纯亚麻坯布在服装或家纺产品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
[0019]湿纺亚麻纱表面光洁,毛羽少,强力高,刚度大,具有柔和的光泽,所织成的布料硬挺,具有粗犷、不均匀的独特纹理,织物中,经纱通常是作为织物的骨架,赋予织物强度、刚度等性能;纬纱通常处于织物表面,影响织物的手感、光泽。因此,采用干纺亚麻纱做经纱,湿纺亚麻纱做纬纱的交织布,可以在外观上显示出与经纬纱均为纯亚麻湿纺纱织物一样的风格。本专利技术采用棉纺设备上生产的亚麻干纺纱作经纱,由于是利用亚麻长麻湿纺中产生的落麻(短纤维)进行纺纱,既充分利用了亚麻原料,又可利用先进的棉纺设备平台,实现亚麻纱的高效短流程纺纱,生产出条干更均匀的亚麻短纤维干纺纱。同时,在纺纱时,捻度比常规的亚麻短纺干纺纱提高10

20%;而纬纱采用湿纺亚麻纱,其捻系数可比常规湿纺亚麻纱低10

20%。亚麻短纤维干纺纱的捻度大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纱的强度和刚度,并降低毛羽,使其风格和性能更接近亚麻湿纺纱,并适合经纱强度大、毛羽少、耐磨的要求;湿纺纱的捻度小,是因为捻度小可以使纱更柔软,光泽更好,且纺纱时的产量更高。由于湿纺纱是用作显露在织物表面的纬纱,对其强度要求不高,所以,完全可以降低其成纱捻度。
[0020]由于亚麻纤维在纺纱中只进行了半脱胶,纱线中仍然含有较多的胶质,而这些胶质在高温的浆液中容易被溶解,使得纤维松散、浆纱张力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纺与湿纺亚麻纱交织的纯亚麻坯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干纺亚麻纱作经纱,湿纺亚麻纱作纬纱,经整经、浆纱工序后织造为纯亚麻坯布,其中浆纱工序温度为65℃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用湿纺亚麻纱的纱支为24

48公支,捻系数为240

320;经纱用干纺亚麻纱的纱支为20

40公支,捻系数为500

6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纱工序为经纱上浆,浆料配方为:氧化磷酸酯马铃薯淀粉60

110g/L,甘油1.5

2.5g/L,乳化蜡1.5

2g/L,快速渗透剂T 0.5

2g/L,抗静电剂1

2.5g/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化磷酸酯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马铃薯淀粉乳、双氧水和三聚磷酸钠在40

50℃反应45

60min,控制pH值为4

6,其中马铃薯淀粉乳浓度为40

50%,双氧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蔚杨树曹巧丽郁崇文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