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压实器和压实微塑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783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止微塑料进入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从任何流出物中过滤和压实微塑料,但确切地说,涉及从洗涤机和其它设备的废水中过滤和压实微纤维。然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应用于生产微粒子的任何工业中,例如纺织品的工业制造,或应用于处理路边径流中,或应用于例如在废水处理厂中处置微粒子的情况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从废料流出物中自动提取并压缩微塑料的压实器,所述压实器包括:腔室,其具有入口;在所述腔室内的至少一个板,其能够在非压缩位置与压缩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驱动单元,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板;以及排放出口,其被布置成允许压缩的微塑料的自动排放。微塑料的自动排放。微塑料的自动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微塑料压实器和压实微塑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止微塑料进入环境。本专利技术涉及从任何流出物中过滤和压实微塑料,但确切地说,从洗涤机和其它设备或工业设备或废水处理厂的废水中过滤、压实和自动喷射压实的微纤维。

技术介绍

[0002]微纤维是河流和海洋中最丰富的微塑料污染形式。由于其微观尺度,从浮游生物到顶端捕食者,食物链各个层级的生物体都会食用微纤维。一旦摄入,塑料会降低摄食效率(虚假饱腹感),它们可能会损害动物的肠道并将有害添加剂(如PCB、农药、阻燃剂)转移到食用它的动物身上。处于食物链低端的动物所食用的塑料也会影响它们的捕食者,所述捕食者每天都会食用大量受污染的猎物。微纤维在食物链中的普遍性已自然地引起人们对其向人类转移的担忧,并且在供人类食用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中已观察到污染。
[0003]与易于从浴室用品和清洁产品中排除的微珠不同,微纤维是通过损坏衣物形成的。海洋中的所有微塑料中的三分之一来自合成纺织品的洗涤。来源于石化产品的合成织物占所有纺织品的65%。洗涤机中的研磨力造成的磨损会导致人造纺织品碎裂,形成数十万个长度小于5mm的微纤维,所述微纤维从家庭和排水管网泄漏到海洋中。
[0004]废水处理厂无法去除每天通过它们的数百万个纤维。目前,二级水处理去除通过它们的约98%的微塑料。然而,逸出的一小部分仍然相当于每天通过每个处理厂的数以百万计的纤维。
[0005]此外,废水处理厂产生“污水污泥”,且当污泥散布在农田上时,当塑料微纤维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时,在排放物中发现塑胶微纤维,因此微纤维进入食物链、浪费能量(其可破坏纤维但释放有害气体)或排放到河流或海洋中。
[0006]目前的洗涤机过滤器经设计用于阻止硬币和纽扣损坏洗涤机泵。阻止微纤维所需的过滤小于80微米(um),其约为人类头发的宽度。
[0007]已知提供网状过滤器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举例来说,在AU2019100807中所描述的过滤器具有网状过滤器。然而,网状过滤器很快就会被积聚的微纤维堵塞,且当此发生时,其有效性会大大下降。这使得压力下降且流动速率降低,这可导致对系统的泵和其它元件的损坏和溢流。虽然这些网状过滤器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收集微纤维废料,且因此阻止其进入环境,但所述网状过滤器通常不提供用于处置此积聚的废料产品的方便的构件。
[0008]图1中以示意性形式展示典型的家用洗涤机。机器100包含可旋转密封滚筒单元101以用于接收待洗涤的衣服。密封滚筒单元101具有安装在静态防水罩内部的带孔圆柱形可旋转滚筒。干净的水经由冷水入口102被馈送到滚筒101中,所述冷水入口连接到干线并且在通常为1巴的干线压力下。在CPU 104的控制下,通过电子阀管理进入滚筒101的水。入口102连接到抽屉105,用户可在所述抽屉中添加液体或粉末状洗涤剂。抽屉具有通向滚筒单元101的出口。滚简单元可包含在CPU控制下的加热器,以将水加热到所需的洗涤温度,通常高达90摄氏度。
[0009]滚筒可通过电动马达106在CPU 104的控制下以通常从5到1600rpm的速度旋转。滚简单元可经由具有由CPU控制的电子操作的排水阀107和排水泵108两者的出口排空。排水泵的额定功率为给定功率,以在其输出处产生已知压力。排水泵馈送到出口109中,所述出口连接到家用或工业排水管且最终连接到废水网。
[0010]在使用中,脏衣服被放在滚筒中,且由用户启动洗涤循环。CPU允许冷水流动通过抽屉以与洗涤剂混合且接着流动到滚筒中,在所述滚筒中对水进行加热。通过旋转滚筒来搅动组合的水、洗涤剂和衣服。在此过程期间,污垢和油脂释放到水中,且衣服中的纤维也会释放到水中。如果衣服是合成的,那么微纤维通常在衣物相对于彼此摩擦时释放。洗涤循环结束时产生的流出物是碎屑、污垢、油脂和微纤维与衣物中残留的硬币或钉子等可能较大的物件的混合物。接着以每分钟2加仑的典型速率将此流出物排出并泵送出滚筒。可使用干净的水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冲洗循环,从而产生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流出物。
[0011]在典型洗涤中,微纤维的最高浓度在5mm到150um范围内,但存在对环境仍然有害的较短微纤维。如果需要去除99%的长度下到50um的所有大小的微纤维,那么孔径为50um的网状物理论上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然而,在实践中,直接放置于流出物流中的此类网状物将几乎立即堵塞,且过滤器将变得不可操作。这将引起出口中的压力消耗上升,并可能损坏泵。
[0012]有必要打开此装置且手动清洁网状物,以将其压力消耗恢复到使其有效操作的水平,即,使其压力消耗再生。替代方案为用更多的水冲洗过滤器,并引导冲洗后的废水以收集到集水槽中。再次,这些集水槽必须定期手动清洁。这两个选项均向用户呈现冗长且杂乱的过程。替代地,此废料积聚在机器内的一个或多个集水槽中。集水槽需要频繁排空和清洁以确保机器效率。另外,其既不直接解决防止此废料进入环境的问题,也不解决处置此类微观纤维以进行有效处置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力图解决将微塑料废料与流出物的废料流分离的问题,以及此废料的方便处置。
[0013]已知提供具有单独的冲洗流体回收单元的洗涤机,参见例如EP1528139的公开内容。此处,公开一种过滤器,其具有用于向下按压浓缩物的压力机,且存在用于允许所提取的液体流出的排放出口,但用户必须手动去除压缩的碎屑。
[0014]用于从洗涤机或洗碗机的流出物中去除固体和油脂的设备描述于WO89/08163中。过滤器的上部部分是海绵样的且保留油脂,所述油脂可从海绵中挤出且从出口排出。然而,不存在用于自动去除固体的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力图解决将微塑料废料与流出物的废料流分离的问题,以及此废料产品在使用户干预最小化的自动化过程中的方便处置。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从废料流出物中提取并压缩微塑料的压实器,所述压实器包括:腔室;入口,其用于将废料流出物供应到腔室中;在腔室内的至少一个板,其可在非压缩位置与压缩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驱动单元,其用于在非压缩位置与压缩位置之间驱动至少一个板;以及排放出口,其被布置成允许压缩的微塑料的排放,其中至少一个板在使用中用于从废料流出物中提取并压缩微塑料,且其中至少一个板被布置成将压缩的微塑料移动到排放出口,其中压实器被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压缩的微塑料通过至少一
个板的移动经由排放出口从压实器自动排放。用户不需要从设备中物理地清洁或以其它方式去除分离的微塑料,因为这通过一个或多个板的运动自动地完成。
[0017]压实器可包括一对协作板,所述一对协作板彼此间隔开以使得能够在其间接收和压缩废料流出物,所述板可有利地沿着共同轴线以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的方式移动。
[0018]第一板可由驱动单元以朝向第二板和远离第二板的方式驱动。第二板可由驱动单元以朝向第一板和远离第一板的方式驱动。第一板可将第二板移动到压缩位置中,且第二板可包括用于将第二板返回到非压缩位置的偏置元件。偏置元件可为弹簧或锁存的凸轮或其它所存储的势能(即,压缩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从废料流出物中提取并压缩微塑料的压实器,所述压实器包括:腔室;入口,其用于将废料流出物供应到所述腔室中;在所述腔室内的至少一个板,其能够在非压缩位置与压缩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驱动单元,其用于在所述非压缩位置与所述压缩位置之间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板;以及排放出口,其被布置成允许压缩的微塑料的排放,其中所述压实器在使用中用于从废料流出物中提取并压缩所述微塑料,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板被布置成将所述压缩的微塑料移动到所述排放出口,其中所述压实器被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所述压缩的微塑料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板的所述移动经由所述排放出口从所述压实器自动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实器,其包括一对协作板,所述一对协作板彼此间隔开以使得能够在其间接收和压缩废料流出物,所述板能够以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的方式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实器,其中第一板由所述驱动单元以朝向第二板和远离所述第二板的方式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实器,其中所述第二板由所述驱动单元以朝向所述第一板和远离所述第一板的方式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实器,其中所述第一板将所述第二板移动到压缩位置中,且所述第二板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板返回到所述非压缩位置的偏置元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实器,其中所述偏置元件为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实器,其中驱动元件被布置成抵靠着所述腔室的末端驱动所述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实器,其中所述腔室的所述末端是可释放的且形成所述排放出口。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实器,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线性致动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实器,其中所述线性致动器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传承大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