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71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包括支承本体,所述支承本体分为外圈与内圈,所述内圈与外圈转动连接,所述内圈上安设有棘轮,所述外圈靠近内圈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棘轮位于支承本体的同一侧,所述凹槽内安设有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安设在靠近外圈一侧,所述限制机构一侧安设有润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面临需要单向驱动的问题时,满足回转支承的需求,而且可以调节驱动的方向,使得回转支承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场景。以适用于更多的场景。以适用于更多的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

技术介绍

[0002]回转支承(也称转盘轴承)作为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的重要基础元件,除了各种工程机械之外,回转支承的应用范围已经在逐渐扩大,类似国内外油田石化机械、各类机床、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冶金设备、轧钢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船舶机械、、叉车、减速机等许多行业领域已经开始大范围使用回转支承代替原始轴承。而依据现有的技术,现有的回转支承传动方式多为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因其高承载能力及传动的高效性,应用于各大重型及轻型机械中。
[0003]随着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行业的发展,各类主机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工况。在面对一些需要间歇进给和单向驱动的场合下,现有的回转支承的结构形式满足不了所需要求,为此,我们提出棘轮式回转支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棘轮机构和回转支承难以结合,回转支承难以通过调节实现单一方向的运转,而提出的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包括支承本体,所述支承本体分为外圈与内圈,所述内圈与外圈转动连接,所述内圈上安设有棘轮,所述外圈靠近内圈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棘轮位于支承本体的同一侧,所述凹槽内安设有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安设在靠近外圈一侧,所述限制机构一侧安设有润滑机构。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内圈顶壁安设有台阶,所述棘轮安设在台阶侧壁。
[0007]优选地,所述限制机构包括槽盖、凸轮、两个棘爪、两个第一弹簧与拨片,所述槽盖安设在外圈顶壁,所述凸轮中心位置与凹槽底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棘爪均有一端与凹槽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凸轮两侧侧壁分别与两个棘爪侧壁相抵,所述凸轮顶壁开设有支杆,所述支杆贯穿槽盖顶壁,所述拨片安设在槽盖顶壁,所述拨片一端侧壁与支杆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棘爪的材料选取为45、40Cr,工作表面淬硬至52~62HRC。
[0009]优选地,润滑机构包括放置箱、防漏塞、水槽、润滑管、运动竖杆与运动横杆,所述放置箱内部开设有运动腔,所述运动腔顶壁开设有滑槽,所述运动竖杆一端与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运动竖杆与运动腔侧壁之间安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放置箱下端开设有运动槽,所述运动竖杆另一端伸出运动槽之外,所述运动横杆安设在运动竖杆侧壁,所述水槽安设在放置箱内部,所述放置箱顶壁开设有入口,所述防漏塞安设在入口内部,所述润滑管一端与水槽导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放置箱底壁,所述运动腔侧壁安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运动腔一端与润滑管相抵。
[0010]优选地,所述凹槽侧壁开设有两个小槽,两个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分别与小槽侧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弹簧另一端分别与棘爪侧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两个所述棘爪的高度均与凸轮的高度一致,所述槽盖的高度大于棘爪的高度。
[0012]优选地,两个所述棘爪的长度大于外圈最外侧到棘轮之间的距离,所述拨片处于中间位置时,两个所述棘爪均不与棘轮接触。
[0013]优选地,所述凸轮与第一弹簧均位于槽盖下方,所述槽盖只在外圈上方,不在内圈上方。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棘轮机构常用于实现进给、转位或分度、制动以及超越离合等运动,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可变向的轮齿式棘轮机构,轮齿式棘轮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工作可靠,而且在用于回转支承这种不需要频繁转换转动方向的装置时,轮齿式棘轮结构的容易磨损以及噪声大的缺点也可以尽可能避免;2、通过拨片控制凸轮的转动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支承转动的方向,两个棘爪使得支承可以进行两个方向的单向运动,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切换更加轻松,而且槽盖的设计也可以尽可能防止外界因素干扰到限制机构,第一弹簧等精密部件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保护好这些部件就可以使得限制机构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3、棘轮与限制机构的高度均高于支承本体的高度,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限制机构更加容易被观察,容易被观察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轻松直观地看到限制机构是否起到了作用,而且也可以轻松看出限制机构是否出现问题,若是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也可以较为轻松地更换部件或者整体替换;4、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润滑机构,可以在工作人员调节支承本体的运转方向时,使得水槽中的润滑油流入内圈与外圈之间,使得支承本体的转动更加顺滑,而且润滑油也可以为支承本体的转动处降温,从而延长支承本体的寿命,当拨片归于原位时,位于两个棘爪两侧的润滑机构就会停止释放润滑油,起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承本体的侧视图;图3为凸轮与拨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放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撑杆与润滑管的俯视图;图中:1外圈、2内圈、3棘轮、4凹槽、500限制机构、501槽盖、502凸轮、503棘爪、504第一弹簧、505拨片、6台阶、7支杆、8小槽、900润滑机构、901放置箱、902防漏塞、903水槽、904润滑管、905运动竖杆、906运动横杆、10滑槽、11第二弹簧、12运动槽、13入口、1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

5,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包括支承本体,支承本体分为外圈1与内圈2,内圈2与外圈1转动连接,内圈2上安设有棘轮3,内圈2顶壁安设有台阶6,棘轮3安设在台阶6侧壁,棘轮3与限制机构500的高度均高于支承本体的高度,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限制机构500更加容易被观察;外圈1靠近内圈2处开设有凹槽4,凹槽4与棘轮3位于支承本体的同一侧,凹槽4内安设有限制机构500,限制机构500包括槽盖501、凸轮502、两个棘爪503、两个第一弹簧504与拨片505,棘爪503的材料选取为45、40Cr,工作表面淬硬至52~62HRC,HRC是使用洛氏硬度计所测定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值,52~62已经达到了一般高速钢的硬度,足以完成限制作用;槽盖501安设在外圈1顶壁,凸轮502顶壁开设有支杆7,支杆7贯穿槽盖501顶壁,拨片505安设在槽盖501顶壁,拨片505一端侧壁与支杆7固定连接,通过拨动拨片505可以轻松改变凸轮502的位置,进而调节支承本体的驱动方向;润滑机构900包括放置箱901、防漏塞902、水槽903、润滑管904、运动竖杆905与运动横杆906,放置箱901内部开设有运动腔,运动腔顶壁开设有滑槽10,运动竖杆905一端与滑槽10内部滑动连接,运动竖杆905与运动腔侧壁之间安设有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可以在运动竖杆905离开棘爪503之后,将运动竖杆905推动,使得润滑管904被放开,从而使得润滑油流出;放置箱901下端开设有运动槽12,运动竖杆905另一端伸出运动槽12之外,运动竖杆905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包括支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本体分为外圈(1)与内圈(2),所述内圈(2)与外圈(1)转动连接,所述内圈(2)上安设有棘轮(3),所述外圈(1)靠近内圈(2)处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与棘轮(3)位于支承本体的同一侧,所述凹槽(4)内安设有限制机构(500),所述限制机构(500)安设在靠近外圈(1)一侧,所述限制机构(500)一侧安设有润滑机构(9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2)顶壁安设有台阶(6),所述棘轮(3)安设在台阶(6)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500)包括槽盖(501)、凸轮(502)、两个棘爪(503)、两个第一弹簧(504)与拨片(505),所述槽盖(501)安设在外圈(1)顶壁,所述凸轮(502)中心位置与凹槽(4)底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棘爪(503)均有一端与凹槽(4)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凸轮(502)两侧侧壁分别与两个棘爪(503)侧壁相抵,所述凸轮(502)顶壁开设有支杆(7),所述支杆(7)贯穿槽盖(501)顶壁,所述拨片(505)安设在槽盖(501)顶壁,所述拨片(505)一端侧壁与支杆(7)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503)的材料选取为45、40Cr,工作表面淬硬至52

62HRC。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轮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包括放置箱(901)、防漏塞(902)、水槽(903)、润滑管(904)、运动竖杆(905)与运动横杆(90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良银殷浩宇窦方浩刘悦金凯旋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精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