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728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硅肥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硅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粉煤灰与活化剂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进行造粒和任选地筛分,得到筛分颗粒;将所述筛分颗粒直接进行焙烧活化,得到硅肥;其中,所述造粒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混合料在喷雾条件下,在第一转速下进行第一混捏;(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在第二转速下进行第二造粒;其中,所述第二转速较所述第一转速高15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肥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硅肥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硅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有机肥的制备中通常引入复配的原料(例如复合肥)和多种助剂(例如粘结剂、螯合剂),并依次通过混料、造粒、烘干、筛分、烧结等工艺制备,且造粒需要在较高温度(50℃左右)下进行,不能满足目前的绿色环保要求。
[0003]CN109569428A公开一种有机肥生产造粒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肥原料与水分别从有机肥生产造粒装置的进料口与进水口输送进有机肥生产造粒装置的均料板上,均料板将有机肥均匀的分撒在有机肥生产造粒装置的一号隔板与二号隔板之间的空腔中;有机肥生产造粒装置的绞龙转动对有机肥原料进行搅拌;有机肥生产造粒装置的挤压块将搅拌完成的有机肥挤压出造粒孔实现有机肥造粒;有机肥生产造粒装置的烘干块对实现造粒的有机肥进行烘干;烘干的有机肥颗粒从有机肥生产造粒装置的下料板排出;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有机肥生产造粒的效率,提高制得的有机肥的质量。
[0004]CN106146131A公开一种颗粒复合肥及其生产方法,它是以硅类复合肥为载体,加入微量元素螯合物,再以聚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羧甲基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类等物质作为粘合剂进行造粒制备颗粒复合肥。在肥料成型的过程中引入了无用成分粘合剂。
[0005]CN107686399A公开一种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包括:混合升温:调节搅拌装置的转速和温度,将肥料原料和固体成粒剂加入搅拌装置中,使搅拌装置内物料充分混合并升温,其中,固体成粒剂占物料总重量的0~3%;粉料成粒:物料升至指定温度时,向其中加入液体成粒剂,调节搅拌装置的转速使物料在搅拌装置内碰撞团聚成粒,其中,液体成粒剂占物料总重量的0.7~1.5%。
[0006]总之,现有技术中硅肥的制备方法中通常需要加入粘合剂,和/或需要加热到特定的温度,才能使得在造粒完成的同时,硅肥能达到一定的强度,而粘合剂的加入可能会引入杂质,并且增加了成本和/或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硅肥制备中通常加入粘合剂和/或需要在一定加热温度下进行的缺陷,提供一种硅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可以在不引入粘合剂和无需加热的条件下即可制备得到硅肥,该硅肥符合国家农业部行业标准NY

T 797

2004《硅肥》中规定的有效硅含量和硅肥强度。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硅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粉煤灰与活化剂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进行造粒和任选地筛分,得到筛分颗粒;将所述筛分颗粒直接进行焙烧活化,得到硅肥;
[0009]其中,所述造粒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所述混合料在喷雾条件下,在第一转速下进行第一混捏;
[0011](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在第二转速下进行第二造粒;
[0012]其中,所述第二转速较所述第一转速高1500

4000r/min。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混捏和所述第二造粒在造粒机中进行,所述造粒机包括筒体和转子,所述筒体和转子的转动方向相反。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造粒在所述筒体与所述转子的倾角为1

15
°
的条件下进行。
[0015]优选地,所述造粒的过程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混捏之前进行预造粒的步骤:
[0016]将所述混合料在转子转速为500

1500r/min、筒体转速为20

100r/min的造粒机中进行预造粒,所述筒体和转子的转动方向相反。
[0017]优选地,所述造粒的过程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造粒之后进行第三造粒的步骤:
[0018]将所述第二造粒得到的物料在转子转速为1000

3000r/min、筒体转速为20

100r/min的造粒机中进行第三造粒,所述筒体和转子的转动方向相反。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三造粒在所述筒体与所述转子的倾角为0

15
°
的条件下进行。
[002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得的硅肥。
[0021]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造粒步骤,且配合其他技术特征,使得能够实现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可以在不引入粘合剂和无需加热的条件下即可制备得到硅肥,该硅肥能够满足国家农业部行业标准NY

T 797

2004《硅肥》中规定的有效硅含量和硅肥强度(规定有效硅含量在20重量%以上,硅肥强度大于10N)。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造粒机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
筒体
ꢀꢀꢀꢀꢀꢀꢀꢀꢀꢀꢀꢀꢀꢀꢀꢀꢀ2‑
转子
ꢀꢀꢀꢀꢀꢀꢀꢀꢀꢀꢀꢀꢀꢀꢀꢀꢀ3‑
喷雾机构
[0025]4‑
转子驱动轴
ꢀꢀꢀꢀꢀꢀꢀꢀꢀꢀꢀ5‑
筒体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27]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硅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粉煤灰与活化剂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进行造粒和任选地筛分,得到筛分颗粒;将所述筛分颗粒直接进行焙烧活化,得到硅肥;
[0028]其中,所述造粒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9](1)将所述混合料在喷雾条件下,在第一转速下进行第一混捏;
[0030](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在第二转速下进行第二造粒;
[0031]其中,所述第二转速较所述第一转速高1500

4000r/min。
[0032]更优选地,所述第二转速较所述第一转速高1500

3000r/min。该优选方案下,更利于充分发挥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可以在无需添加粘结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所得硅肥的有效硅含量,同时进一步提高硅肥的强度。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粉煤灰中硅含量在3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5

60重量%。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粉煤灰的来源没有任何限制,只要能够满足上述硅含量均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例如来源于电厂的粉煤灰(具体例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电厂和/或安徽淮南地区的电厂)的粉煤灰。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粉煤灰和活化剂的用量比可选范围较宽,优选地,所述粉煤灰与所述活化剂的重量比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粉煤灰与活化剂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进行造粒和任选地筛分,得到筛分颗粒;将所述筛分颗粒直接进行焙烧活化,得到硅肥;其中,所述造粒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混合料在喷雾条件下,在第一转速下进行第一混捏;(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在第二转速下进行第二造粒;其中,所述第二转速较所述第一转速高1500

4500r/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粉煤灰中硅含量在35重量%以上;优选地,所述粉煤灰与所述活化剂的重量比为1:0.1

2;优选地,所述活化剂包括钾系活化剂和/或钙系活化剂;优选地,所述钾系活化剂为碳酸钾、氢氧化钾和钾长石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钙系活化剂为碳酸钙、氢氧化钙、电石渣和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粉煤灰、所述钾系活化剂、所述钙系活化剂的重量比为1:(0.1

0.5):(0.2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喷雾条件包括向所述混合料加入水;和/或所述喷雾条件还包括:喷雾的流量为10

50g/min;优选地,所述混合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0.2

0.6。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转速较所述第一转速高1500

3000r/min;优选地,所述第一转速为500

2500r/min,所述第二转速为3000

5000r/min;优选地,所述第一转速为1000

2500r/min;优选地,所述第一混捏的时间为5

30min,所述第二造粒的时间为1

5min。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混捏和所述第二造粒在造粒机中进行,所述造粒机包括筒体和转子,所述筒体和转子的转动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第一混捏的条件包括:所述转子具有所述第一转速,所述筒体转速为20

100r/min;优选地,所述第二造粒的条件包括:所述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丰陈爱国姜晓琳刘汇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