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博物馆的外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28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博物馆的外墙结构,该外墙结构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墙体、与保温层、龙骨层、外墙板,龙骨层包括横龙骨、竖龙骨,横龙骨包括连接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外墙板通过挂接结构挂接于横龙骨上;挂接结构包括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第一挂件挂接于第一凸部上,第二挂件挂接于第二凸部上。外墙板的上侧边与第一挂件固定,下侧边与第二挂件固定,且外墙板为表面辊涂氟碳涂层的镀铝锌钢板。本申请通过将外墙板设置为镀铝锌钢板,使外墙板具有更强的防腐、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挂接结构,使外墙板便于安装、拆卸,降低装配难度。同时,错缝铺贴多层保温板,连接结构表面涂覆保温隔热涂料,使得该博物馆更绿色环保。更绿色环保。更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博物馆的外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墙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博物馆的外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博物馆墙体为水泥混凝土结构,并通过在墙体表面涂覆薄抹灰以增强博物馆保温性能。常见的墙体施工需要在现场浇筑施工,且水泥混凝土结构的的墙体需要在外表面另外设置装饰瓷砖,或在表面涂覆装饰涂料。但上述两种施工方法均需要在现场施工安装,施工周期长。另一方面,采取上述的施工方法,墙体的装饰材料难度较大,且拆卸后的装饰材料也无法重复使用,造成施工材料浪费。同时,薄抹灰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为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则需要电力调节温度。该种温度调节方法则增加了博物馆的整体能耗,无法满足现如今的绿色建筑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且易安装的博物馆。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博物馆的外墙结构,外墙结构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墙体、保温层、龙骨层、外墙板。
[0006]保温层内包括至少一层的保温板,当保温板的层数大于1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博物馆的外墙结构,所述外墙结构包括内墙体(400)、与所述内墙体(400)的外侧相固定的保温层(300)、设置于所述保温层(300)外侧的龙骨层(200)、设置于所述龙骨层(200)外侧的外墙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层(200)包括至少一根的横龙骨(210)、固定于所述横龙骨(210)外侧的多根竖龙骨(220),所述横龙骨(210)包括连接部(213)、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13)上方的第一凸部(211)、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13)下方的第二凸部(212);所述外墙板(100)均通过挂接结构挂接于所述横龙骨(210)上;所述挂接结构包括第一挂件(510)和第二挂件(520),所述第一挂件(510)挂接于所述第一凸部(211)上,所述第二凸部(212)挂接于所述第二凸部(212)上;所述外墙板(100)的上侧边与所述第一挂件(510)相固定,所述外墙板(100)的下侧边所述第二挂件(520)相固定;其中,所述外墙板(100)的材质为表面辊涂有氟碳涂层的镀铝锌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博物馆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件(510)具有第一凹坑(511),所述第一凸部(211)容纳于所述第一凹坑(511)内;所述第一凹坑(511)具有两个侧部,其中,定义位于外侧的侧部为第一外侧部(513),位于内侧的侧部为第一内侧部(512);所述第一外侧部(513)朝向所述外墙板(100)所在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一延伸部(514),上述外墙板(100)的下侧边与所述第一延伸部(514)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博物馆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部(512)的顶端朝向龙骨层(200)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凸板(515),所述连接部(213)与所述第一凸部(211)相连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连接部(213)与所述凸板(515)之间距离的高度调节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金芝苗珍录邱东芹葛建国常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邦得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