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23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其中门体组件,包括门主体、工作部件、线缆。所述门主体包括外壳、内衬、上端盖、下端盖。所述内衬具有朝向外壳方向凹陷形成的制冰间室、形成于制冰间室周围的顶壁、底壁和两侧壁。所述外壳、上端盖和制冰间室的侧壁和顶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走线空间。所述工作部件设置于所述门主体内部。所述线缆具有与所述工作部件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延伸出所述门主体的第二连接段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主线,所述主线位于所述第一走线空间内。其中冰箱,包括箱体和上述门体组件,所述门体组件可枢转的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如此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外壳上出现凝露。能够有效防止外壳上出现凝露。能够有效防止外壳上出现凝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尤其涉及一种内部具有一定空间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用户日常的用冰需求,目前冰箱的门体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制冰的制冰间室,制冰间室内设置有制冰机等结构。为了使设置于门体上的组件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门体内还需要设置注水管以及线缆,注水管用于向制冰机注入制冰用水,线缆用于供电或者传输信号。
[0003]现有技术中设置在门体内的注水管以及线缆往往没有特定的走线方式,其走线的路径通常会经过制冰间室的背部和门壳之间。但是,该种走线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导致制冰间室和门壳之间的发泡层过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出现凝露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凝露产生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门体组件,所述门体组件包括:门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外壳、内衬、分别连接在外壳和内衬顶部和底部的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内衬具有朝向外壳方向凹陷形成的制冰间室、形成于制冰间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外壳、内衬、分别连接在外壳和内衬顶部和底部的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内衬具有朝向外壳方向凹陷形成的制冰间室、形成于制冰间室周围的顶壁、底壁和两侧壁,所述外壳、上端盖和制冰间室的侧壁和顶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走线空间;工作部件,设置于所述门主体内部;线缆,具有与所述工作部件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延伸出所述门主体的第二连接段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主线,所述主线位于所述第一走线空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制冰间室内的制冰机,所述门体组件还包括管件,所述管件包括与所述制冰机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延伸出所述门主体的第二连接管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主连接管,所述主连接管也设置于所述第一走线空间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空间包括形成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制冰间室的侧壁之间的第一纵向走线空间,所述上端盖在所述第一纵向走线空间的正上方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上连接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沿所述第一纵向走线空间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管经所述连接通孔连接至所述主连接管,所述主连接管从所述保护管中穿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堂刘龙林森张延庆王昊张方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