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矫工作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99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矫工作辊技术领域,尤其为热矫工作辊,工作辊包括提供工作区域的筒体Ⅰ和同轴设置到筒体Ⅰ两端的第二筒体,筒体Ⅰ包括辊体,辊体包括至少部分堆焊形成的打底层以及硬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辊筒的主体如辊体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其内衬打底层采用韧性材料制成,表面采用高硬度的硬面层,从而实现冲击的吸收性能好,不易发生反弹感,抗冲击损坏能力强,稳定性好,从而可以避免因为辊体的表面与内部温度差产生的应力导致破裂的现象出现。致破裂的现象出现。致破裂的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矫工作辊


[0001]本技术属于热矫工作辊
,具体涉及热矫工作辊。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热矫工作辊在内部通水水冷时,工作辊工作时表面水冷,容易因为表面与内部的温度差造成的应力而形成破裂,这主要是由于现有辊整体采用高刚性高硬度的合金钢制造的,由于材料韧性差,而易形成裂纹损坏,且热矫工作辊的辊体倒角处的材料厚度会低于其他处,也会造成连接处出现裂纹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热矫工作辊,辊筒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其内衬打底层采用韧性材料制成,表面采用高硬度的硬面层,具有热矫工作辊的韧性比较好,不会因为表面与内部温度差产生的应力导致破裂的现象出现,且辊体工作面采用埋弧堆焊方式堆焊耐高温耐磨的合金材料,使热矫工作辊。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热矫工作辊,包括提供工作区域的筒体Ⅰ和同轴设置到筒体Ⅰ两端的筒体Ⅱ,筒体Ⅰ包括冷水通道、辊筒内衬和辊体,辊体包括至少部分堆焊形成的打底层以及硬面层(打底层以及硬面层两者中至少有一者的全部或者部分为堆焊形成的),所述辊筒内衬的外表面一体连接有辊体,筒体Ⅱ至少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冷水通道设置在辊筒内衬内,所述辊筒内衬由韧性材料制成,所述辊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倒角板和第二倒角板连接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三倒角板和第四倒角板连接有第三筒体和第四筒体,所述第三筒体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三筒体上设置有花键,所述第三筒体通过第五倒角板连接有第五筒体。例如,打底层的组成可以为,以质量百分数计:C0.3%、Mo1%、Cr5%、Mn1.5%、Ni1%,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硬面层的组成可以为,以质量百分数计:C0.7%、 Mo5%、Cr8%、Mn3%、W7%、V2%、Ti0.15%、Co1%、Nb0.1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5]优选的,所述辊筒内衬的材料可由碳钢和42铬钼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第四筒体、第五筒体、第一倒角板、第二倒角板、第三倒角板、第四倒角板和第五倒角板的内壁材料均为韧性材料。
[0007]优选的,所述花键通过冷成形工艺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倒角板、第二倒角板、第三倒角板、第四倒角板和第五倒角板均为空心板。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第四筒体、第五筒体、第一倒角板、第二倒角板、第三倒角板、第四倒角板和第五倒角板与冷水通道的圆心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倒角板、第二倒角板、第三倒角板、第四倒角板和第五倒角板为空心且带有弧度的板。
[0011]优选的,热矫工作辊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前述的热矫工作辊,其制备方法包括母材制造方法和复合制造方法:
[0012](一)母材制造方法为:
[0013]42铬钼料件准备;
[0014]加热,分段升温至1200℃,保温至少3小时,出炉锻打;
[0015]锻造,锻造比≥3;
[0016]正火,温度范围为860

880℃,保温至少5小时;
[0017]检验、粗车、探伤;
[0018]调质,温度范围为:860℃
±
10℃,并进行保温至少5小时;
[0019]探伤、测试、检验;
[0020](二)复合制造方法:
[0021]母材准备;
[0022]预热,温度范围为:100℃
±
3℃,保温至少4小时;
[0023]在木材表面进行埋弧堆焊,至少形成打底层和硬面层;
[0024]热处理,温度范围为:850℃
±
10℃,至少15天;
[0025]再加工;
[0026]成品检验。
[0027]进一步优选的,热矫工作辊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母材制造方法和复合制造方法:
[0028](一)母材制造方法为:
[0029]42铬钼连铸坯;
[0030]坯料检验,使用斯派克光谱仪对坯料外观进行检验;
[0031]下料,使用卧式锯床;
[0032]加热,天然气加热炉,分段升温至1200℃,保温3小时,出炉锻打;
[0033]锻造,锻造比≥3,4吨电液锤;
[0034]正火,使用电炉,其温度范围为860

880℃,保温5小时;
[0035]检验,使用手提式探伤仪进行探伤;
[0036]粗车,卧式车床;
[0037]探伤,采用手提式探伤仪;
[0038]调质,使用300kW电加热炉,其温度范围为:860℃
±
10℃,并进行保温 5小时;
[0039]探伤,采用手提式探伤仪进行探伤;
[0040]机械性能测试,使用拉伸、冲击试验机进行机械性能测试;
[0041]检验;
[0042](二)复合制造方法:
[0043]母材检验;
[0044]母材粗车;
[0045]母材打深孔;
[0046]预热,温度范围为:100℃
±
3℃,保温4小时;
[0047]埋弧堆焊,使用打底焊丝型号NE8122,硬面层焊丝NE8556,焊接速度500
ꢀ±
20mm/
min,单边堆焊打底层4mm,硬面有效层14mm以上,单边确保车加工余量4mm;
[0048]热处理,温度范围为:850℃
±
10℃,15天;
[0049]车床粗加工;
[0050]检验,对粗加工后的尺寸、硬度HRC54

58和着色进行检验,并使用超声波进行探伤等;
[0051]车床精加工;
[0052]铣花键,采用冷成形工艺进行加工;
[0053]磨加工;
[0054]成品检验,对成品的尺寸、硬度HRC54

58和着色进行检验,并使用超声波进行探伤等。
[0055]进一步的,热矫工作辊中辊体的一端与第一倒角板通过堆焊的方式连接,第一倒角板的另一端与第一筒体采用堆焊的方式连接,筒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倒角板、第二倒角板与第二筒体、第二筒体与第四倒角板以及第四倒角板与第四筒体均采用堆焊的方式连接;将第三筒体与第三倒角板以及第一筒体与第三倒角板均通过堆焊的方式连接。
[005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57]1、本技术,辊筒的主体如辊体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其内衬打底层采用韧性材料制成,表面采用高硬度的硬面层,辊筒内衬采用韧性材料制成,其中包括碳钢和42铬钼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如其中的铬钼钢,其冲击的吸收性能好,辊筒的主体如辊体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其内衬打底层采用韧性材料制成,表面采用高硬度的硬面层,作业中如可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矫工作辊,包括提供工作区域的筒体Ⅰ和同轴设置到筒体Ⅰ两端的筒体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Ⅰ包括冷水通道(15)、辊筒内衬(14)和辊体(1),所述辊体包括至少部分堆焊形成的打底层以及硬面层,所述筒体Ⅱ至少包括第一筒体(2)、第二筒体(11)和第三筒体(5),所述辊筒内衬(14)的外表面一体连接有辊体(1),所述冷水通道(15)设置在辊筒内衬(14)内,所述辊筒内衬(14)由韧性材料制成,所述辊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倒角板(3)和第二倒角板(10)连接有第一筒体(2)和第二筒体(11),所述第一筒体(2)和第二筒体(1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三倒角板(4)和第四倒角板(13)连接有第三筒体(5)和第四筒体(12),所述第三筒体(5)上设置有外螺纹(6),所述第三筒体(5)上设置有花键(7),所述第三筒体(5)通过第五倒角板(8)连接有第五筒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矫工作辊,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峰沈风刚倪海群张国寒许可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索菲恒冶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