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合可拆卸的加样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96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可组合可拆卸的加样槽。它包括若干个单元槽,每个所述单元槽包括盖体、基座和位于基座内的槽体,所述基座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连接凸起,所述基座的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凸起的凹槽;每2个单元槽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凸起和凹槽可拆卸相连;所述槽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分别呈下底长度小于上底长度的等腰梯形,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底部相连为一体,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呈顶角向下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基座的顶部并遮盖所述槽体,所述盖体的一侧设有液体回收缺口。所述盖体的一侧设有液体回收缺口。所述盖体的一侧设有液体回收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组合可拆卸的加样槽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样槽,特别是公开一种可组合可拆卸的加样槽。

技术介绍

[000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等免疫分析试验是医疗机构检验、血站、科研等实验检测操作行业普遍应用的技术。为了提高这类实验的效率,在实验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加样槽、多道移液枪简称排枪等。加样槽,又名试剂槽,主要用于容纳移取试剂,尤其是使用排枪进行移液操作时,联合应用加样槽可以帮助简单方便地将加样槽内的液体转移至对应的实验板反应孔内,并且大大减少了重复移液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3]现有的加样槽,一般是采用聚氯乙烯 (PVC)或聚乙苯烯 (polystyrene)材料制成的8道或12道固定规格的塑料制品,以适应8排或12排的排枪。由于规格较为统一,体积也较大,无法满足不同实验要求,也会因试剂死腔量过大而造成浪费,给实验成本和质量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为了保证加样的准确,排枪上的每个枪头需吸取足够量的试剂,因此必须确保加入加样槽中的试剂必须有足够的量,枪头需没入加样槽中试剂液面一定深度。这往往会导致加样槽中的试剂远大于试剂实际使用量,从而导致试剂浪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加样槽槽体大多是固定规格单体式结构,只能用于一种溶液的加样,在实验者需要对多种液体加样时,往往排列多个加样槽,容易造成试验台混乱。此外,特殊情况下,如遇到实验试剂比较珍贵或者标本稀少,会出现试剂无法一次性使用完毕的情况,往往需要进行试剂回收,这就对试剂的储存或回收提出了新的要求。
[0004]目前最常见的加样槽为U型加样槽,残余量较多,容易造成试剂浪费;槽内的容量为固定容量,一般最大容量为50ml,在需要使用小于固定容量的小剂量时,只能粗略小范围估算容量。并且加样槽槽体大多是适合8道或12道排枪的固定规格单体式结构,只能用于一种溶液的加样,在实验者需要对多种液体加样时,往往排列多个加样槽,不仅容易造成混乱,还会造成空间的占用和浪费。此外,现有的加样槽为开放式,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分批次使用完试剂时,液体放置会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容易浸入到液体中,对溶液造成污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有些试剂需要避光储存,长时间光照会影响其质量,也会影响实验结果。此外,遇到实验试剂比较珍贵,需要进行试剂回收时,现有加样槽的开口四周为一个整体,倾倒液体容易漏撒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少试剂浪费、便于试剂回收、有效节约试剂成本的可组合可拆卸的加样槽。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组合可拆卸的加样槽,包括若干个单元槽,每个所述单元槽包括盖体、基座和位于基座内的槽体,所述基座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连接凸起,所述基座的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凸起的凹槽;每2个单元槽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凸起和凹槽可拆卸相连;所述槽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后
侧板分别呈下底长度小于上底长度的等腰梯形,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底部相连为一体,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呈顶角向下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基座的顶部并遮盖所述槽体,所述盖体的一侧设有液体回收缺口。
[0007]所述前侧板和/或所述后侧板上设有容积刻度。
[0008]所述连接凸起横向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一侧侧壁上,所述凹槽横向贯穿设置在所述基座另一侧侧壁上,所述凹槽的两端和侧面开放,所述连接凸起的一端从所述凹槽的一端滑动进入所述凹槽中,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凹槽连接后的截面呈榫卯形结构。
[0009]所述连接凸起包括横向凸条和卡脚,所述凸条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一侧侧壁上,所述卡脚固定在所述凸条的下表面;所述凹槽横向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另一侧侧壁上,所述凹槽为开口向上两端封闭的长槽,所述卡脚从上向下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0010]所述基座的整体呈长方体;所述基座的长度为120~140mm,所述基座的宽度为35~45mm,所述基座的高度为20~30mm。
[0011]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提手。
[0012]所述盖体包括依次相连的后侧挡板、顶板和前侧挡板,所述液体回收缺口位于所述顶板的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
[0013]所述盖体为避光盖体。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槽体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呈下底长度小于上底长度的等腰梯形,使得所述槽体的侧面投影呈“V”字形、前侧投影呈倒等腰梯形,即形成槽体的四个面都呈斜面,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液体残留,使移液排枪能吸得特别彻底;同时,槽体的四个面都呈斜面的结构,更方便回收试剂,避免浪费。所述所述前侧板和/或所述后侧板上的容积刻度可以提示操作者倒入足量且合适的试剂,试剂利用率高,尤其对于珍贵试剂,可以大大节约成本。通过所述连接凸起和凹槽便于实验者根据需要将多个单元槽相连组成多个槽体,多槽体联合一体化可免于试验台面混乱,实验者可以按照实验步骤排练组合成多槽体并按序排练试剂并进行标记,避免错加或漏加,提高实验操作效率,使得试验有序开展,多个单元槽之间通过连接凸起和凹槽形成可拆卸连接,也便于需要试剂回收时将联合的多槽体拆卸成单体,再利用回收口进行试剂回收。通过所述避光盖体可使试剂避光保存,避免试剂变质同时大大减少污染,确保试剂质量和实验效果。所述盖体的液体回收缺口便于回收试剂,所述提手便于取用和方便卸载盖体。
附图说明
[0015]图1 是本技术单元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单元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盖体与单元槽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2个单元槽相互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单元槽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2个单元槽相互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盖体;2、基座;3、槽体;4、连接凸起;5、凹槽;6、前侧板;7、后侧板;8、左侧板;9、右侧板;10、液体回收缺口;11、提手;12、后侧挡板;13、顶板;14、前侧挡板;15、容积刻
度;16、凸条;17、卡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根据图1

5,本技术包括若干个单元槽,每个所述单元槽包括盖体1、基座2和位于基座2内的槽体3,所述基座2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连接凸起4,所述基座2的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凸起4的凹槽5;每2个单元槽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凸起4和凹槽5可拆卸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接凸起4横向设置在所述基座2的一侧侧壁上,所述凹槽横5向贯穿设置在所述基座2另一侧侧壁上,所述凹槽5的两端和侧面开放,所述连接凸起4的一端从所述凹槽5的一端滑动进入所述凹槽5中,所述连接凸起4与所述凹槽5连接后的截面呈榫卯形结构。所述基座2的整体呈长方体;所述基座2的长度为120~140mm,优选130mm,所述基座2的宽度为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组合可拆卸的加样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单元槽,每个所述单元槽包括盖体、基座和位于基座内的槽体,所述基座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连接凸起,所述基座的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凸起的凹槽;每2个单元槽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凸起和凹槽可拆卸相连;所述槽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分别呈下底长度小于上底长度的等腰梯形,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底部相连为一体,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呈顶角向下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基座的顶部并遮盖所述槽体,所述盖体的一侧设有液体回收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组合可拆卸的加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或所述后侧板上设有容积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组合可拆卸的加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横向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一侧侧壁上,所述凹槽横向贯穿设置在所述基座另一侧侧壁上,所述凹槽的两端和侧面开放,所述连接凸起的一端从所述凹槽的一端滑动进入所述凹槽中,所述连接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术生方欢英周爱萍吴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