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72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包括:锥形外壳,所述锥形外壳具有开口的大口端和小口端;所述锥形外壳的外部设置有挂耳;楔形夹,包括第一楔形夹和第二楔形夹,所述第一楔形夹和第二楔形夹之间形成容纳导线的容纳腔室;所述楔形夹能够由锥形外壳的大口端伸入至所述锥形外壳内部,所述导线的张力方向为大口端至小口端的方向;连接挂板,位于所述楔形夹的侧边,与所述挂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在导线张力作用下,能够自动实现楔形夹和导线的自紧固,进而减轻输配电线路施工、巡检及维修人员作业强度。巡检及维修人员作业强度。巡检及维修人员作业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导线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工、民用电得需求及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是逐年攀升,对于新建输配电线路及老旧线路改造的施工周期,经济成本、可靠性及巡检维修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
[0003]目前国内输配电线路中耐张力杆塔等导线连接设备均需要使用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来固定导线,目前的保护装置普遍采用螺栓紧固型线夹和压接型线夹。螺栓紧固型线夹作业时需借助工具切断导线,以便将导线穿入线夹。根据线径不同,需紧固数量不等的压杠U型螺栓,施工周期较长。由于保持线张力的核心部分为螺栓紧固的压杠,在长期线张力作用下,受温度或外力作用影响,螺栓易出现松动,从而导致局部接触电阻增达,线夹发热,甚至严重事故的发生。压接型线夹作业时,除断线工具外,还需专用的剥线工具,用于切除压接部位钢芯铝绞线外层的铝绞线,以便压接线夹与内部钢芯来提供强度。另外,压接作业需专用的压接工具,运输及作业不便,且在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上述两种类型的线夹安装过程,步骤繁琐,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极长,整个施工过程对操作人员及作业步骤规范性要求高,线夹安装后无法或很难现场判断压接是否正确,线夹内部及导线是否存在损伤或应力作用。
[0004]同时,对于上述两类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易出现的问题,均无法直观地体现出来,尤其是在线夹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借助于外部设备根本无法发现问题。目前普遍使用的检测手段主要有红外测温,X光无损检测,检测成本高且费时费力,只有依靠巡检人员的定期巡检来逐一判定、甄别问题线夹,对于线夹已存在的潜在风险无法及时有效地预警。对于甄别出的问题线夹,仍需检修人员在高空作业下复紧螺栓或更换线夹。而两类线夹自身的安装方式决定了更换线夹的维修周期较长,无法做到快速检修,快速恢复供电。尤其对于偏远地区或者山区,考虑到检测及维修设备的运输成本,以致线夹全寿命周期的使用成本极高。
[0005]另外,上述线夹的设计及使用方式决定了其所适用的导线类型有限,而实际使用中,线路导线种类繁多,导致终端用户不得不储备大量不同规格的线夹,很难精简库存及降低仓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在导线张力作用下,能够自动实现楔形夹和导线的自紧固,进而减轻输配电线路施工、巡检及维修人员作业强度。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包括:
[0008]锥形外壳,所述锥形外壳具有开口的大口端和小口端,所述锥形外壳的外部设置有挂耳;
[0009]楔形夹,包括第一楔形夹和第二楔形夹,所述第一楔形夹和第二楔形夹之间形成容纳导线的容纳腔室;所述楔形夹能够由锥形外壳的大口端伸入至所述锥形外壳内部,所述导线的张力方向为大口端至小口端的方向;
[0010]连接挂板,位于所述楔形夹的侧边,与所述挂耳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外壳包括固定底板、滑动顶板和两侧的侧板,两个侧板中设置有对称的滑轨,所述滑轨的长度等于锥形外壳的长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顶板的内壁设置有与滑轨相适配的顶端开槽,所述固定底板的内壁设置有与滑轨相适配的底端开槽,所述滑轨顶部的小口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轨底部的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楔形夹中设置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导槽,所述第一楔形夹位于所述第二楔形夹的上方;所述第二楔形夹远离锥形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为与导线的跳线弧度相适配的弧形结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楔形夹的末端与第二楔形夹通过第一螺栓紧固,所述第二楔形夹的末端通过第二螺栓紧固。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测温芯片,所述测温芯片固定在所述第一楔形夹的末端。
[0016]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外壳的两个侧板外部对称设置有挂耳,所述连接挂板为两个,两个连接挂板的前端分别固定在锥形外壳两端侧板的挂耳中,两个连接挂板的末端通过第三螺栓紧固。
[0017]进一步的,两个连接挂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楔形夹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挂板的内壁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挂板的内壁中。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螺栓包括固定销,以及与固定销相适配的固定孔。
[0019]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室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滑涂层。
[00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中锥形外壳的两端开口,借助锥形形状形成大口端和小口端,导线穿过楔形夹的容纳腔室以及锥形外壳,在导线张力作用下,导线和楔形夹沿着锥形外壳的大口端朝着小口端的方向移动,直至楔形夹被夹紧在锥形外壳内部,整个保护装置通过挂耳进行固定;本申请中保护装置无需导线或借助于外部工具即可完成导线连接,且不存在压接作业环节,减少了大型液压设备作业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及作业受限问题;由于无需借助其它工具,有效地减少了作业人员,降低了作业工时,可有效降低耐张杆塔的施工周期及成本。
附图说明
[00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附图中:
[0024]图1为本申请中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中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0026]图3为本申请中中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0027]附图标号:1、锥形外壳;2、固定底板;3、滑动顶板;4、限位块;5、滑轨;6、挂耳;7、第一楔形夹;8、第二楔形夹;9、第一螺栓;10、第二螺栓;11、连接挂板;12、加强杆;13、第三螺栓;14、固定销;15、测温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外壳(1),所述锥形外壳(1)具有开口的大口端和小口端;所述锥形外壳(1)的外部设置有挂耳(6);楔形夹,包括第一楔形夹(7)和第二楔形夹(8),所述第一楔形夹(7)和第二楔形夹(8)之间形成容纳导线的容纳腔室;所述楔形夹能够由锥形外壳的大口端伸入至所述锥形外壳(1)内部,所述导线的张力方向为大口端至小口端的方向;连接挂板(11),位于所述楔形夹的侧边,与所述挂耳(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外壳(1)包括固定底板(2)、滑动顶板(3)和两侧的侧板,两个侧板中设置有对称的滑轨(5),所述滑轨(5)的长度等于锥形外壳(1)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顶板(3)的内壁设置有与滑轨相适配的顶端开槽,所述固定底板(2)的内壁设置有与滑轨(5)相适配的底端开槽,所述滑轨(5)顶部的小口端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滑轨(5)底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掉线后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楔形夹(8)中设置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导槽,所述第一楔形夹(7)位于所述第二楔形夹(8)的上方;所述第二楔形夹(8)远离锥形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林周超峰张明磊陈彦青罗萌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