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家禄专利>正文

装配式建筑支撑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71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结构,包括有底板和升降板,升降板一侧设有抬升板,底板上设有通过螺栓连接的安装壳,安装壳上设有安装筒,升降板底部的升降筒设在安装筒内,升降筒内固定有螺纹筒,安装壳内设有第一安装架和两组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内设有可转动的第一安装轮,第一安装轮上的螺杆穿设在螺纹筒内并与之螺接,第一安装轮底部设有蜗轮,第二安装架内设有可转动的第二安装轮,两组第二安装轮通过蜗杆进行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蜗杆的一端设有控制组件。该支撑座不仅能对装配式建筑模板进行支撑和减震,还能根据装配需要对建筑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装配式建筑施工更加高效,提高了该支撑座的实用性。提高了该支撑座的实用性。提高了该支撑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支撑座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大多通过将需要的构件在工厂车间生产后,在施工场地进行拼装,由于其具备施工周期短,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建筑成本的特点,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支撑座对建筑模板进行支撑,以辅助施工。
[0003]如专利号为202120037215.6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该支撑座通过卡块与连接块的配合,方便对其进行拼装,通过定位柱与插脚的配合,使该支撑座方便拆装,从而达到了使用便捷的效果。但是,现有的支撑座大多只能对装配式建筑模板进行支撑和减震,无法根据装配需要对建筑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导致实用性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支撑座大多只能对装配式建筑模板进行支撑和减震,无法根据装配需要对建筑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导致实用性有所下降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结构,包括有底板和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一侧设置有抬升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上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升降板底部的升降筒设置在所述安装筒内,所述升降筒内固定有螺纹筒,所述安装壳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架和两组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安装轮,所述第一安装轮上的螺杆穿设在所述螺纹筒内并与之螺接,所述第一安装轮底部设置有蜗轮,所述第二安装架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安装轮,两组所述第二安装轮通过蜗杆进行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四组万向轮,所述安装壳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抬升板底部设置有四组第一定位杆,所述安装壳上设置有四组定位筒,四组所述第一定位杆分别穿设在四组所述定位筒内。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二安装轮通过连杆进行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安装壳的一侧,所述安装壳的一侧设置有通过轴安装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摇轮。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壳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壳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
第二传动齿轮均设置在所述防护框内。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固定在所述安装壳一侧的支撑壳,所述支撑壳内固定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一端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底部设置有支撑块。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两组第二定位杆,所述支撑壳的外圆面设置有两组定位座,两组所述第二定位杆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定位座内。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上套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为橡胶材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支撑座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装配式建筑模板放置在抬升板的一侧或升降板上进行支撑,可通过转动摇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与蜗轮的配合带动螺杆转动使得螺纹筒带动升降板上升对建筑模板进行抬升,升降板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第一定位杆与定位筒的配合定位防止发生偏移,即可将建筑模板抬升至需要的高度,使得装配式建筑模板的施工更加方便。同时通过该种结构对建筑模板进行抬升更加省力,提高了该支撑座的实用性。
[0015]2.该支撑座在使用时还可通过扶手与四组万向轮的配合在地面移动,移动至指定区域后可控制四组液压推杆伸长带动支撑块向下运动,支撑块与地面接触后即可对该支撑座整体进行抬升,从而方便将该支撑座稳定的固定在地面进行使用,防止在对建筑模板支撑的过程中发生位移,且可通过减震器对建筑模板进行减震,提高了该支撑座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2]101、底板;102、万向轮;103、安装壳;105、定位筒;106、第二安装架;107、第一安装架;108、安装筒;201、升降板;202、抬升板;203、升降筒;204、螺纹筒;205、第一定位杆;206、扶手;207、防滑套;301、第一安装轮;302、螺杆;303、蜗轮;304、蜗杆;305、第二安装轮;306、第一传动齿轮;307、第二传动齿轮;308、摇轮;309、防护框;310、连接板;401、支撑壳;402、定位座;403、液压推杆;404、减震器;405、支撑块;406、第二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结构,包括有底板101和升降板201,升降板201一侧设置有抬升板202,底板101上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的安装壳
103,安装壳103上设置有安装筒108,升降板201底部的升降筒203设置在安装筒108内,底板101底部设置有四组万向轮102,安装壳103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
[0026]该支撑座在使用时可通过扶手206与四组万向轮102的配合在地面移动,方便将其快速的移动至施工区域,扶手206上套设防滑套207避免在移动过程中手滑,移动后通过支撑组件将其固定在地面进行使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将装配式建筑模板放置在升降板201或抬升板202上进行支撑,通过支撑组件对建筑模板进行支撑和减震。
[0027]升降筒203内固定有螺纹筒204,安装壳103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架107和两组第二安装架106,第一安装架107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安装轮301,第一安装轮301上的螺杆302穿设在螺纹筒204内并与之螺接,第一安装轮301底部设置有蜗轮303,第二安装架106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安装轮305,两组第二安装轮305通过蜗杆304进行连接,蜗杆304与蜗轮303啮合,蜗杆304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组件。
[0028]可根据施工需要对升降板201和抬升板202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时可通过控制组件带动蜗杆304转动,即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支撑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01)和升降板(201),所述升降板(201)一侧设置有抬升板(202),所述底板(101)上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的安装壳(103),所述安装壳(103)上设置有安装筒(108),所述升降板(201)底部的升降筒(203)设置在所述安装筒(108)内,所述升降筒(203)内固定有螺纹筒(204),所述安装壳(103)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架(107)和两组第二安装架(106),所述第一安装架(107)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安装轮(301),所述第一安装轮(301)上的螺杆(302)穿设在所述螺纹筒(204)内并与之螺接,所述第一安装轮(301)底部设置有蜗轮(303),所述第二安装架(106)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安装轮(305),两组所述第二安装轮(305)通过蜗杆(304)进行连接,所述蜗杆(304)与所述蜗轮(303)啮合,所述蜗杆(304)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底板(101)底部设置有四组万向轮(102),所述安装壳(103)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板(202)底部设置有四组第一定位杆(205),所述安装壳(103)上设置有四组定位筒(105),四组所述第一定位杆(205)分别穿设在四组所述定位筒(105)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二安装轮(305)通过连杆进行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珉国赵琼英陈家禄李才祖陈如愿赵宗林何开安彭德达
申请(专利权)人:陈家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