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拼装节点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62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拼装节点构造,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预制板、第二预制板、转动组件与连接板,所述第一预制板与所述第二预制板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预制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隔墙预制板可轻松调节角度,从而解决了工序复杂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方式均采用榫卯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激励载荷下可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振动能量。变形抵消一定的振动能量。变形抵消一定的振动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拼装节点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拼装节点构造。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的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以其施工周期短、绿色环保及建筑整体质量高等优势已然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而装配式轻质内隔墙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将决定建筑物的整体施工质量。目前,装配式建筑轻质内隔墙拼装节点构造做法种类繁多,传统拼装节点构造做法需设置构造柱、圈梁等,植筋、模板拼装及混凝土浇筑工程量大,且存在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等施工问题,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拼装节点构造。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拼装节点构造,包括第一预制板、第二预制板、转动组件与连接板,所述第一预制板与所述第二预制板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预制板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通孔与限位组件,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预制板固定连接,所述通孔设置于第二预制板上,所述转轴与所述通孔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定相对转动角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方形孔、第一齿圈与限位插销,所述方形孔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预制板上,所述限位插销设置有对应的方形柱与第二齿圈。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制板设置成母榫型,所述第二预制板设置成对应的公榫型。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两端均设置成公榫型。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中部设置有插槽。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所设计的隔墙预制板可轻松调节角度,从而解决了工序复杂的问题,另外本技术中的连接方式均采用榫卯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激励载荷下可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振动能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爆炸图;
[0016]图4是本技术A处放大图;
[0017]图5是本技术B处放大图;
[0018]图6是本技术C处放大图;
[0019]附图标记:1、第一预制板;2、第二预制板;3、转动组件;301、转轴;302、通孔;303、限位组件;3031、方形孔;3032、第一齿圈;3033、限位插销;30331、方形柱;30332、第二齿圈;4、连接板;40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如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拼装节点构造,包括第一预制板1、第二预制板2、转动组件3与连接板4,第一预制板1与第二预制板2通过转动组件3连接,连接板4与第一预制板1固定连接,具体地,两块第一预制板1可通过连接板4固定连接形成双层板结构,由于第一预制板1与第二预制板2可相对转动,并且可以通过连接板4实现多层,如此可以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要求不同所导致的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的问题,例如:当第一预制板1与第二预制板2在具体施工时需要建立夹角时(非一个平面的连接),此时在转动组件的辅助下,这里的第一预制板1与第二预制板2可以形成一个任意角度来适配现场施工环境,相较于将两块预制板先按照现场施工的角度去排成一个夹角再去进行固定连接两者具有优化工序,缩短工期的性能,并且这里设置为双层结构可以在其中填充隔音材料,使得墙壁可以有着更好的隔音效果。
[0022]如图3

6所示,具体的,转动组件3包括转轴301、通孔302与限位组件303,转轴301与第一预制板1固定连接,通孔302设置于第二预制板2上,转轴301与通孔302转动连接,限位组件303用于限定相对转动角度,此处的工作原理为:施工人员通过转轴301与通孔302的配合可实现第一预制板1与第二预制板2转动连接,通过限位组件303实现固定转角。
[0023]如图3

6所示,具体的,限位组件303包括方形孔3031、第一齿圈3032与限位插销3033,方形孔3031设置于转轴上301,第一齿圈3032设置于第二预制板2上,限位插销3033设置有对应的方形柱30331与第二齿圈30332,此处的工作原理为:当限位插销3033取出时,可实现第一预制板1与第二预制板2转动连接,当限位插销3033插入时,由于转轴301上设置有方形孔3031,同时限位插销3033上设置有对应的方形柱30331,它们相互配合使得限位插销3033与转轴301固定连接;另外第二预制板2上设置有第一齿圈3032,同时限位插销3033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齿圈30332,它们相互配合使得限位插销3033与第二预制板2固定连接,由此可得,当限位插销3033插入时,第一预制板1与第二预制板2固定连接,无法进行相对转动。
[0024]如图1

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制板1设置成母榫型,第二预制板2设置成对应的公榫型,连接板4两端均设置成公榫型。具体地,第一预制板1上的母榫与第二预制板2上的公榫相互配合,连接板4上的公榫与第一预制板1上的母榫相互配合,即可形成图2所示组装结构,如此可以解决施工过程中连接方式不稳定的问题。
[0025]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4中部设置有插槽401,具体地,使用人员
可根据使用情况合理地增加一些中间材料,例如可通过插槽401增加一层隔音板,从而提高该结构的隔音效果。
[002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拼装节点构造,包括第一预制板(1)、第二预制板(2)、转动组件(3)与连接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板(1)与所述第二预制板(2)通过所述转动组件(3)连接,所述连接板(4)与所述第一预制板(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拼装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转轴(301)、通孔(302)与限位组件(303),所述转轴(301)与所述第一预制板(1)固定连接,所述通孔(302)设置于第二预制板(2)上,所述转轴(301)与所述通孔(30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303)用于限定相对转动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拼装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奕富李昊研林泉彭恩儒王仁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