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风险识别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地质灾害风险识别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风险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地质灾害风险识别主要遵循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和地质灾害理论,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工程地质类比法、将今论未来方法、极端事件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物理模型法、数值模型法等。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群众报险报灾、野外调查、变形过程监测等。现有的地质灾害风险识别方法较传统,识别、判定地质灾害隐患准确性较差。因此需要一种的地质灾害风险识别方法,更准确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识别,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地质灾害风险防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风险识别方法,更准确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识别,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地质灾害风险防控。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风险识别方法,方法包括:确定出目标识别区域中的所有危险坡段区域,危险坡段区域为目标识别区域中高陡黄土斜坡上的承灾体的所在区域;针对确定出的每个危险坡段区域,根据该危险坡段区域的致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风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出目标识别区域中的所有危险坡段区域,危险坡段区域为目标识别区域中高陡黄土斜坡上的承灾体的所在区域;针对确定出的每个危险坡段区域,根据该危险坡段区域的致灾影响因子,确定该危险坡段区域的危险等级;针对确定出的每个危险坡段区域,根据该危险坡段区域的承灾体因子,确定该危险坡段区域的危害等级;针对确定出的每个危险坡段区域,根据该危险坡段区域的危害等级和危险等级,确定该危险坡段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等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出每个危险坡段区域:针对每个承灾体区域,确定该承灾体区域是否与确定出的至少一个高陡黄土斜坡区域高陡黄土斜坡区域之间重合,若是则确定该承灾体区域为一个危险坡段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出目标识别区域的所有高陡黄土斜坡区域:基于目标识别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出所有坡度大于预设坡度的第一黄土斜坡单元;基于目标识别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出所有坡高大于预设坡度的第二黄土斜坡单元;将所有第一黄土斜坡单元和所有第二黄土斜坡单元叠加,并将每个第一黄土斜坡单元与第二黄土斜坡单元重合的区域确定为一个高陡黄土斜坡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出目标识别区域中的所有承灾体区域:基于目标识别区域的遥感影像,识别出目标识别区域的所有承灾体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出目标识别区域中的所有承灾体区域:基于目标识别区域的遥感影像,识别出目标识别区域的第一目标承灾体区域;对目标识别区域进行现场调查,确定出目标识别区域的第二目标承灾体区域,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强,董英,张茂省,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